新课程理念下突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色

时间:2022-06-04 10:50:01

新课程理念下突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学生的“好学”、 “乐学”、 “会学”、 “自学”几个方面简单谈谈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好学;乐学;会学;自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更愉快的学习。在学校中许多老师都羡慕信息技术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老师上课只要让学生玩玩电脑,没有升学的压力,很轻松。但又有谁知道教信息技术课的苦恼呢?不用说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就是面对学生,也有说不出的苦恼。越来越多的学生早已掌握了书上的操作内容,操作得很熟练,上课时根本不爱听,就是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连鼠标也没碰过。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两极分化可想而知了。 一些新上岗的信息技术老师,面对这些情况,还真不知如何上课。结果一学期课的内容,他用了二、三节就讲完了,到学生这儿一了解,有基础的同学还是不满意,认为没学到什么东西;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什么也没掌握。总之,信息技术课的老师都感到上课越来越难了。

事实上,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求学生掌握纯计算机技术吗?不!应该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该是简单教会学生几个按钮的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笔者就一些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好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大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灵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激趣的氛围,促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上初一信息技术《准备构建资料库》这一课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存放资料。课前导入部分可以引入一些FLASH游戏,如“整理蜡笔小新房间”之类的游戏:让学生一起动手来整理小新的房间,将物品放到相应地盒子当中。在玩游戏的过程,就能引学生地好奇心,有些学生就会猜想:玩这个游戏跟我们上课有什么关系呢?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分类存放的含义,推动本节课内容的进行。

二、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乐学”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不易理解和掌握,在可让上如何教师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还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体会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分散了学习的难点,便于学生抓住关键,掌握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促使学生理解接受新知。

当然课堂教学重难点的落实,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学关键还在于其内涵,而不在于其形式,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教学重难点的含义和特点,才能科学地研究、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抓课堂效率,让学生“会学”

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操作性强,一堂课中至少要保证让学生有一半的操作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有较好的信息素养。那么怎样把知识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呢?经过实践发现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工具来提高教学效率是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生制作课程表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课程表和其他表格,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课程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过程,再重点教授制作课程表的技能、技巧。通过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节省了不少的上课时间。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教学任务很好的完成,同时还保证了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拓宽知识,让学生“自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教师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尤其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一种软件之后会使用另一个相似的软件。例如在教学完“指法”这一教学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去使用“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学生在自己的摸索中很快掌握了这一软件,而且还能通过使用“金山打字通”来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另外,在学完某个操作技能后还要能灵活的运用这个技能,而不是单会书本的几个例子,要活学活用,这是我们需要逐渐培养完善的。此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增长见识。

实践证明: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件乐事;还能使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