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7地市旅游资源发展比较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04 09:39:27

山东省17地市旅游资源发展比较及对策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外出旅游,旅游的发展对山东省的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针对山东省的17地市旅游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山东省的旅游文献、旅游经济收入、旅游外来人数、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山东省17地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引言

山东省旅游资源的发展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到2016年山东的旅游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由于旅游的跨度,我国在关于旅游方面的一些文献也在相继出现,发表的文献也因不同年限而出现不同的数量,它们的发表更好的印证了旅游资源发展的时间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对经济的影响。

(一)山东省所有旅游方面的文献总结

从折线图得出:2000年以前山东省旅游文献的数量[1]变化在中间出现一个小高峰但总体而言变化幅度低。从2001年到 2011年这十年间可看出山东的旅游发展以及研究处于极速发展阶段,2011年达到了高峰。从2012年至今我们看到它较之2011年有所下降,但是,它的数量较之初期还是在增加 。从而,我们可以知道山东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研究的一个趋势变化。

(二)山东省近几年的旅游外汇收入状况的总结

从图上可以得到:2012年的旅游外汇收入是最多的。这可以更好的与山东省旅游文献数量在2010年到2012年数量变化相匹配。旅游外汇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从侧面更好的反映出旅游的开发及研究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从山东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可以推测山东省的17地市旅游收入的变化趋势。

一、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及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的状况

(一)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近几年的变化

有关数据得出:在17地市中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是青岛市,最低的是菏泽市。该地市的旅游发展程度可以显示在旅游外汇收入的变化上。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发展等因素可以决定旅游的发达性。青岛市借助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濒临黄海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出与其相关的旅游景点(栈桥、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等)。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因其所处位置以及所得称谓“牡丹之乡”开发出相应旅游景点(曹州牡丹园、千佛湖文化旅游景区等)。两个地市中因青岛的自身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两个城市的旅游品牌设计理念不同,所以在旅游外汇收入上差别很大。

(二)山东省17地市接待入境旅客人数

山东省17地市接待入境人数中最多的地市是青岛、其次是烟台、威海这些靠近沿海的城市,而居于内陆的菏泽、莱芜、枣庄的接待量相对其他地市而言较少。其他地市居于中间位置。17地市的接待量从2008年到2014年呈现上涨的趋势,程度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是持续上升,从而可以预测山东省的旅游接待量会持续上升,上升的趋势以及幅度会越变越大。

二、山东省17地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旅游景点分布

(一)山东省17地市旅游空间差异

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的研究是大多是从单因素考虑,例如仅考虑旅游的接待量,并且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绝对量。但是对比较各地市旅游空间差异应该采用的是质与量相结合的指标和综合评价的方式来研究旅游空间差异。

山东省17地市旅游空间差异的特征:(1)沿海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是最理想的。例如:烟台、威海、青岛;(2)面积相对较小和居于内陆的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很理想。例如:枣庄、莱芜、菏泽;(3)其他类型的城市因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类型发展旅游业。例如:济南、德州、聊城等。

(二)山东省17地市分布以及5A级旅游景点分布

首先,山东省17地市分布以及代表景点。黄海、渤海邻近的城市有:威海、青岛、烟台、日照等。它们发展的旅游业一般是与所处的沿海地理位置有关。其他地市旅游发展的代表:省会济南的5A级旅游景区趵突泉;“神京门户”的德州扒鸡;济宁的三孔和三孟等;临沂的5A级的旅游景区蒙山旅游区。

其次,山东省17地市的5A级旅游景点的分布。山东省5A级旅游景点,总共9个。这可以很好的表明虽然截至到2013年山东景点数量3A级298家4A级160家但是高质量的还是很少,大多数都是低质量有待提高的景点。

最后,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景点所属旅游资源类型的结论。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景点根据分类进行规整得出:(1)17 地市并不是所有地市都开发出根据旅游功能分类得出与资源类型一直的景点。东营缺乏参与型旅游景点,滨州、莱芜缺乏保健疗养型的旅游景点等。(2)每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也因各自所在的位置和城市的发展状况不同定制出的景点的品牌形象不同。枣庄微山湖湿地等(3)每一个景点的主打特色都是结合此地的环境、经济等的特征来发展的。

三、山东省17地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一)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山东省当今旅游的发展以沿海周边城市为主要市场,旅游收入在旅游业得以发展后稳步上升,旅游景点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景点,山东泰安的泰山、曲阜的三孔等。旅游活动的进行在时间上一般体现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上;空间上体现在17地市均有游客分布尤其是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景点上,这说明文化景观的开发在旅游的未来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山东省17地市旅游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生态旅游的l展没有达到标准,部分游客的旅游行为是对自然景观的损坏而不是保护。第二,整体规划意识薄弱、盲目开发严重。政府部门为了提高某一地市的旅游业经济收入,政府人员没有深入当地了解具体的发展可行性仅凭借个人的感觉去开发;旅游开发相关人士的开发研究态度是不公正的,存在一些冒险行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研究开发态度。第三,人造景观泛滥、相似性高、区分度低。旅游景点内的旅游观光游览设施泛滥,一些设施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第四,旅游景点的旅游服务人员的知识素养和服务态度有待加强,政府和相关负责人应该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培养。第五,自然景观的开发类似性过大,没有系统的与本地市的人文联系、不同地市过分追求利益的现象明显。第六,从游客方面可以看到: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低,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旅游观光文化环保的宣传不够深入。

(二)针对山东省17地市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在人文资源上较之其他省都是丰富的。从自然资源方面,在山东省15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像泰山、蓬莱仙境等的自然风景;从人文资源方面,山东省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山东省留下了:三大宫殿式建筑中的“大成殿”、”天贶殿”两个、四门塔等古迹名胜。山东省的旅游资源特点可以概括为“古”历史古迹,体现在广泛性、集中性和“海”是指地处沿海。因此,要保证我省旅游业今后的不断发展,就应走出一条具有山东旅游特色的发展道路,就应从山东旅游资源的上述两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制定有效的途径。

开发山东旅游资源可以从一下几点设想开始:一、完善现有的旅游项目;二、发挥“古”的特点,开办新的旅游项目;三、发挥东部沿海地带以休养、度假为主的旅游优势。

山东省的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更加彻底更加全面的从可持续发展入手。可持续发展 的途径:第一,注重宣传教育,适当采取法律手段。因为旅游业的发展的主力市场是人,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们在游玩的途中的一些行为影响着所存在的景点环境,对景区景点缺乏保护意识。对于这种现象,政府的有关责任人应该开展或者发表旅游宣传教育,针对恶劣的行径应当给以法律手段制裁,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第二,根据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判断该地的旅游发展是否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体现景点的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第三,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既能做到环境保护、又能为旅游者提供一次难忘的旅游经历、还能最大程度的造福于旅游地。因此,生态旅游是目前以及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大趋势。第四,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将环境影响评估带到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将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冲击和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估以及评价。有利于开发者、投资者等在开发上节约资本、做出明智的选择,对于旅游者它可以游客更深层次的感受景点的自然美以及人文美。第五,旅游开发观念以及经营模式的转换。要求开发者以及经营者要学会抛弃传统的、陈旧的污染盈利式开发的观念。要在开发的理念中注入创新的意识,开发出有独立意义和创新性的景观,在经营上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应该以树立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多个方面的比较来进行论述山东省17地市旅游l展的旅游现状、问题的。针对旅游发展的比较从经济、旅游空间等方面,针对问题提出了注重宣传教育,适当采取法律手段;根据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判断该地的旅游发展是否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环境影响评估;旅游开发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转换的对策。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地理系)

上一篇:新三板上市旅游企业绩效分析 下一篇: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