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时间:2022-06-04 01:22:54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英语教师围绕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动向,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在努力打破阻碍自身发展的瓶颈,抓住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教师发展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各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各高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与重新修订。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逐渐成为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指的是在基础英语阶段之后,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一系列高年级英语课程,该系列课程侧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大学英语教师是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该在机遇与挑战中发展自我。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

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主要是以英语听、说和英语、写为主的综合英语类,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语言应用类、专业英语类等。

1.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高级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英语口译等。该类课程的设置不仅是对基础课程的延伸,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

2.语言文化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报刊选读、英语电影赏析、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名篇选读、跨文化交际、西方礼仪文化等。此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开阔视野,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

3.语言应用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主要有学术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设置该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融合与转换,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英语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专业英语类课程。专业英语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此类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有利于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困境

大学英语教师这支庞大的队伍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团队年龄结构失衡、学科背景单一、学术边缘化等诸多问题。

1.职业倦怠感。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各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全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工作量比较多,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重复次数也较多,部分教师容易出现课件更新迟缓、教学模式单一等现象。随着教龄的增长、工作任务的繁重与重复,有些大学英语教师逐渐会出现职业倦怠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伴随着高校扩张形式的演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重与日俱增,教学团队年龄结构不均衡,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2.学科身份模糊。在高校从教的英语教师基本分为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两种,两类教师在入职之前所学的专业方向基本上都是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化或者翻译研究等,但是从教之后两类教师的学科身份便开始有所不同,而且差异逐渐变大。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大学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工作重心在于教学,科研方面非常薄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英语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师发展,都脱离了学科建设,由此而产生的校本认同、学者认同以及学生认同问题接踵而至,不是被学术边缘化,就是被学科看不起,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始终有学术身份不明、无学科依托、不知如何发展等问题。

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机遇与挑战

大学英语的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挑战,有挑战就有压力和动力,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在大环境中努力收获经历、寻求突破。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地位的逐渐上升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1.提升教学水平。从根源上看,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重心依然是课堂教学,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优异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该通过扩充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等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从而逐步摆脱由于机械重复的任务而带来的职业倦怠感。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中,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2.拓宽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教授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原来所学专业方向的知识储备逐渐弱化,科研论文也是以英语教学为主,对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变得单一。结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每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方向和擅长领域主动开设相关后续课程,拓宽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自己主动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努力适应学生的新需求和课程的新变化,为拓宽自己专业发展空间而探索。

3.开展合作学习与跨学科研究。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是教研室同事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与学院内部专业联系紧密的同事的合作,也可以是与其它学院相关教师的合作,这种方式有利于相互的补充与学习,开拓研究视野。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初期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去克服,形成合力,从而使各门课程顺利开展。现在各高校基本都是多学科共同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这一优势,通过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来弥补自身学科身份模糊的不足。各高校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鼓励青年教师攻读或报考非英语专业类博士,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后续课程教学需要。

五、结语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满足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该课程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压力也有动力,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勇于用实际行动学习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6-8.

[3]潘赛仙.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及大学英语教师的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11):95-96.

上一篇:不锈钢与低碳钢焊接裂纹的预防措施 下一篇:仁爱版英语教材文化意识渗透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