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飘过那课堂

时间:2022-06-03 10:11:39

让歌声飘过那课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燕子》一文,生动地写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自由飞翔、停息时的样子,它使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先教学一、三、四节,再教学第二节。这是因为第一节写燕子的外形,第三节写燕子的飞行,第四节写燕子的歇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第二节则是写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与描写燕子的外形、飞行、歇息的关系不甚密切,采用这种变序教学法,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

一、话说燕子

激情是寻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发挥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因此,课伊始我就请几位学生说说燕子的样子,唤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燕子有一身黑色的羽毛。”“我最喜欢燕子那剪刀似的尾巴。”“燕子飞起来一对翅膀可好看了。”“燕子是一种候鸟,还会吃害虫。”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兴趣盎然,情绪激动,表现了作者对燕子无限的喜爱之情。

二、读画燕子

学生对燕子有了大体的了解后,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燕子的样子的。学生自由读,他们很快就读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写得多好啊!师问:“好在哪里?”生:“好在有一对俊俏的翅膀。”有的说:“这句话有两个词用得好。”师:“什么词?”生:“‘加上’‘凑成’这两个词用得好。我好像感受到这只燕子像画出来的一样好看。”这时我看到学生的眼里,有兴奋,有喜悦,有赞叹,更有对发现者的佩服。这时,我再让学生齐读这段话,要求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后我问:“你喜欢燕子的什么?”生说:“我喜欢燕子很美丽。”师问:“美在哪里?”全班齐读:“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一身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师:“读得真好。谁能把这只可爱的燕子画在黑板上?”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请一名学生上来画,其他学生读句子。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燕子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有的学生问:“文中为什么没写燕子的嘴和眼睛?”一个学生说:“它的嘴和眼睛没有什么特点。”“是啊!”老师说:“写景状物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不要面面俱到。”接着我又读了几段描写动物、景物、人物的片段,让学生知道这样抓住特点写,会更加形象、生动。

三、与写相融

经过反复诵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练写的时机就到了,我在黑板上出示这样的句式:“____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凑成________”让学生仿写。学生妙笔生花,只用了三、四分钟就写好了,有的写道:“一身雪白的羽白,一对机灵的耳朵,加上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的写道:“一片蓝蓝的天空,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加上一弯碧绿的湖水,凑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还有一个学生写道:“一张白净的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加上粉红色的樱桃小嘴,凑成了温柔可爱的妈妈。”当最后这个学生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展现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做到了读写相结合。

四、披文入情

学生不是无情物,学到这里,已不知不觉进入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因此,我让学生再从课文中找出写燕子很美的句子,话音刚落,学生就齐声读起了第三自然段。读完后,再讨论。有的说:“燕子飞行时也很美:‘唧’的一声,从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学生说:“‘唧’的一声是多么好听,并且我觉得它飞得很快,只有短短的一声,燕子便从这边的稻田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还有的说:“燕子飞行的姿态也很美,像飞机一样‘斜’着身子飞行。”通过再读,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燕子动作轻快的词语,学生很快就找出“掠过、横掠过、沾。最后,让学生带着轻快的语气读燕子飞行时的句子。学习第四自然段燕子歇息时,有的学生说:“燕子停息时站在电杆上,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更美。”我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五线谱、音符,便学生懂得“五线谱”指的是电线,音符指的是停在电线上的燕子,学生体会到燕子停歇时也很美,更体会到作者描写得生动形象。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像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写得更好。”老师问:“谁能唱一支有关燕子的歌儿。”学生反驳道:“不对,还要有春天,因为只有春天到了,才有燕子。”另一个学生说:“不对,是燕子给春天增添了生机。”全班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论了起来。一群不饶人的家伙,好热闹。这样很自然地就过渡到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五、齐唱赞歌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再结合看课文插图,让学生把前三段零散的记忆与整体的图画结合起来,体验春天的美丽,感受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最后师生齐唱《小燕子》这首歌,这堂课在学生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了。课尽情未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足以让孩子们唱上一段日子,他们哼着歌儿睡,踏着歌声上学去。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北门小学)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 下一篇:用比较法教学生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