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排挤”困境中的“犹太商人”

时间:2022-06-03 10:05:13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1]中,夏洛克是一个复杂的犹太人形象。众所周知,犹太人善于经商,可一开始犹太人并不是以经商为主。犹太民族的生产劳动以畜牧、农业为主。但是由于信仰的冲突,生活在基督社会的犹太人的处境相当艰辛。基督徒迫害、侮辱犹太徒被看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犹太徒很难被普遍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社会所容。由于经常遭到所在国家得驱逐,长期处于流浪状态,因此他们已经无法继续从事畜牧和农业。再加上欧洲社会对犹太人的持续迫害,破坏了犹太人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使得犹太人最后只剩下经商和放高利贷两条路了。可见犹太民族从商和放高利贷,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由于犹太人流散在世界各个角落,这无疑给犹太人的经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加上犹太人敏捷的反应、准确的判断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于是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但这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反由于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大量财富,再加上犹太人的“吝啬”,对所在地所做的直接贡献不大。基督徒们对他们满怀嫉妒和怨恨,于是在当时的基督社会经常发生一些屠杀犹太人,抢夺犹太人财产的事件。因此在《威尼斯商人》中罗兰佐勾走杰西卡,偷走夏洛克的财产在基督徒眼里似乎天经地义。夏洛克的失女失财的冤屈,没有一个可以伸张的地方。夏洛克的悲剧是整个犹太民族的悲剧。

在大城市里,犹太人与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基督徒的关系日趋紧张。犹太人逐渐被排挤出国际贸易领域和行业领域,最后他们只被允许从事赚取利息的借贷业,因此,虽然夏洛克很有钱,但是他没有资格像安东尼奥们一样去经商,商人的集会场所并没有夏洛克的立足之地。可以说他根本就不被承认为商人。因为借贷业违背基督教的教义,所以借贷业为基督徒所不耻。犹太人则不然,一方面借钱取利不违反基督教的教义,另一方面在商业活动日益发展的欧洲社会中又确实存在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借贷的需要。于是没有别的谋生之路的犹太人便自然而然地顶补了基督教所不齿的金钱借贷这一行业的空白。由于商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借贷业也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加上犹太人对金钱的积极的态度,使得大量财富集中到了犹太人手中,钱多原本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犹太人而言就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除了可能给犹太人带来更多的苛捐杂税外,还可能给犹太人带来不良的名声,甚至生存危机。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小民族却掌握着社会大量的财富,这必然导致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的不满,他们一次次加大对犹太民族的搜刮、打击。而犹太民族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有更多的钱财,这势必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加深了犹太徒与基督徒的矛盾,所以从根本上说犹太徒与基督徒的矛盾是经济矛盾。

借贷往往是借方找上门来,而且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此鄙视借贷业是没有道理的。犹太人是一个重视契约的民族,犹太有句格言“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严格遵守,这样既显得诚信,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仅仅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犹太徒夏洛克是非常重视契约的。而基督徒安东尼奥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仅仅看到了眼前利益,就想当然的签订了这样一份荒唐的条约,为自己种下了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

在对待法律的时候,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基督徒与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弱小民族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虽然法律是掌权的民族制订的,是为掌权的民族服务的,可当权民族仍视法律为儿戏,到是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承受法律不公的弱小民族更守法。当它损害到当权阶级利益的时候,法律只是一张空纸。在《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曾引威尼斯的法律:“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从十三世纪起欧洲社会就做出了“禁止犹太人当人涉及基督徒权利的公职”的规定,因此法律中包含着许多对他们充满不公平待遇的条款。威尼斯的这条法律就是针对夏洛克这样的“异邦人”的。这是一条充满歧视的不公平的法律,假如一个异邦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呢,该交与谁处理?“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 “公爵是个什么人,他是个对犹太人充满歧视的基督徒,可想而知,他对异邦人的处罚能公平吗?因此夏洛克的败诉在所难免,他没有意识到,法律所保护的只是威尼斯城的基督徒们,所以说夏洛克只能败诉,而且会败得很惨,即使法律和契约没有‘漏洞’,作为一个异邦人的夏洛克也永远都不会获胜。”

可生活在基督社会里的夏洛克们没有办法,身处弱势的他们只能被动地服从于法律,并寄希望于法律,否则他们连让基督徒们惊慌失措且丑态毕露的机会都没有了。因此当安东尼奥们、公爵等请求夏洛克开恩时,这时夏洛克才享受到了他本应得到的尊严,他拒绝了。犹太人受到了基督徒太多的屈辱,所以当夏洛克有机会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洗刷自己受到的羞辱,找回自己及自己民族的尊严时,他岂会轻言放弃。夏洛克长期以来“久积”的怨恨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的机会,夏洛克对基督徒的仇恨并不是无源之水,想想以前安东尼奥们是怎样对待犹太人的,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忍耐也会化作为一腔仇恨。这已不是犹太人夏洛克个人的怨恨,而是整个被迫害的、受苦受难的犹太民族的申诉,夏洛克就是以长期受迫害而扭曲的面孔出现的,并时时刻刻寻找复仇的机会,以争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终于夏洛克在“法庭诉讼”一场进行里报复。

安东尼奥们的一次次苍白的辩驳只能证明他们的虚伪,他们制定的法律只是异邦人头上的枷锁。但是安东尼奥们又一次胜利了,因为法律就是为他们服务的。违背法律的基督徒成了受害者,成了法律保护的对象,而遵纪守法的犹太徒却遭到了法律的严惩,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啊!甚至当夏洛克放弃割一磅肉的诉求,只要求自己离开都没能如愿。等待他的是更严厉的惩罚,由于“涉嫌危及基督徒的生命”他将被判失去自己的财产,生命也将有基督徒来决定。虽然“仁慈”的基督徒没有直接杀死夏洛克,但却提出了一个更恶毒的要求:强迫夏洛克放弃自己的信仰,改信基督教。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徒,这无异于扼杀了夏洛克的灵魂。就这样在“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夏洛克失去了亲人,财产,灵魂,变成了一副行尸走肉。“仁慈”的基督徒啊!你们让夏洛克这个失去了一切的糟老头子靠什么生活。

不要以为夏洛克皈依了基督教便能得到善终,基督徒们把皈依基督徒的犹太人称为“马拉诺”,意为“猪”以表示对皈依犹太人的侮辱。“在基督徒当中转教者引起了强烈的嫉妒和经济上的竞争,导致了敌视性社会民意的增长,种族仇恨的出现……设立国家宗教裁判所,其职责是调查和根除在转教者中传播的宗教异端思想……成百的转教者在信仰行动中被烧死,成千的人被迫进行各种形式的忏悔。”由此我们对夏洛克的“前途”略见端倪,这或许是夏洛克病态心理的根源之一吧。

上一篇:论商人习惯法及其适用 下一篇:商人精神与商法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