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3 08:54:04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路径;对策

一、引言

经过金融危机冲击后,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产业发展滞后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紧规划新一轮抢占制高点的部署――提出兴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将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政策推动其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宠儿。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目前,河北产业结构开始向高端化迈进,但产业体系低端、偏重、粗放、分散状况仍尚未得到彻底改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北立足当前渡过产业转型难关的重大战略选择,即对河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Porter(1990)认为从理论本质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资本(人力和物力)相随与劳动者和其他的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而Gereffi(1999)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升其迈向更具有获利能力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这种理解更偏重于原基础上的升级;从升级的路径上看,他认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也称链条升级)。Poon(2004)则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的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折页一种经济角色转变的过程。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创新性”、“战略性”和“导向性”三个方面。

三、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已经显现

河北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煤炭、纺织、电子、医药等优势产业。部分工业生产中的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河北省目前已有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中国电谷;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2.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河北省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其中,经国家认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2.2万件、授权量达到1.5万件,分别比去年增长27.6%和35.6%。规模以上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01.0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前三季度高0.5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和新能源五个重点领域继续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五大领域共完成增加值1274.2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97.9%。其中,新材料和生物两个领域增长较快,新材料领域实现增加值214.4亿元,增长20.7%,生物领域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20.6%,均高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

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100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实现利润292.8亿元。据统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领域,五大领域共完成增加值982.1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的89.3%,同比增长25.3%。从所占比重排位看,先进制造领域实现增加值396.7亿元,占36.1%,比上年增长22.7%;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领域实现增加值183.8亿元,占16.7%,比上年增长18%;新材料领域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占16.1%,比上年增长25.6%;新能源领域增长最快,实现增加值122.2亿元,占11.1%,比上年增长54.8%;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增加值102.8亿元,占9.3%,比上年增长16.8%。

4.存在的不足

和一些发达的省份相比,河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一定规模,但其产值占河北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待提高;二是资金支撑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以及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四是技术创新问题,河北绝大多数高技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要求;四是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带动力不利于河北的经济发展;五是产业结构尚不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由“二三一”结构转为“三二一”结构。

四、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

1.构建区域产业规划,与京津错位发展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背景下,需要对河北省战略性产业的规划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避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产生过度竞争,进而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展体系。

2.依托本省实际,寻求优势产业突破,建立产业集群

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立足本省实际,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充分发挥经济圈内的资源优势,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基地,并进一步形成若干产业链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从而提高河北省产业综合竞争力。

3.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构建“官、产、学、研、用”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配套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实施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更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家级技术平台项目落户河北,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李赶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创新研究.河北学刊[J]. 2011(5): 201-205.

[2]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12(8).

[3]张波;刘西田;张学维.河北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首都经济杂志.2003,2.

上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也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