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共和国克莱佩达市

时间:2022-06-03 12:08:53

她是一座重要的海滨港口城市,大自然不仅赋予了她高纬度的“不冻”良港,还赋予了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展帆船运动的优越海洋条件。

她有着德国殖民的过去,却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保留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包容、开放和面向未来的性格。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以为她是青岛。但她不是青岛,而是青岛远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友好城市一一立陶宛克莱佩达市。克莱佩达是立陶宛共和国的第三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南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中欧之间,面积98.3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

克莱佩达的昨天

13世纪初,德国开始了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殖民统治。在占领地区,德国人砌起了厚实的砖墙作为军事要塞和防御工事,并通过暴力迫使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尽管遭遇了当地立陶宛人的坚决抵抗,德国军团还是于1252年在波罗的海南岸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命名为梅梅尔堡,后改称梅梅尔。但当地立陶宛人还是坚持使用她的立陶宛语名字――克莱佩达。18世纪,克莱佩达处于普鲁士王国的统治之下。1806年拿破仑战争期间,普鲁士首都由柏林迁往克莱佩达,国王弗莱德里克・威廉三世和露易丝王后在此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

克莱佩达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不仅有德国人和立陶宛人,英国人、荷兰人、苏格兰人、瑞典人和犹太人都曾在这里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依托克莱佩达港做生意的商人。一战结束后,立陶宛人于1923年成功地发动了,使克莱佩达成为立陶宛的一部分。1939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克莱佩达。二战期间,克莱佩达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945年,苏联军队进入克莱佩达。1990年,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自此,克莱佩达与她的国家一起展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克莱佩达的今天

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克莱佩达成为立陶宛西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克莱佩达拥有自然条件优越的不冻港口,是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80%的克莱佩达市民是立陶宛族,其他民族还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当代的克莱佩达重视国际合作和欧洲一体化发展,被授予过欧洲城市所能企及的最高荣誉,包括1999年欧洲委员会荣誉旗帜、2001年欧洲委员会荣誉牌匾和2003年欧洲委员会欧洲奖。克莱佩达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包括波罗的海城市联盟、欧洲城市组织、地方政府国际环境组织、和平市长会议、反城市等。

经济与教育

至2009年1月,克莱佩达全市运行的企业达到6205个。克莱佩达及其辖区内的县市创造了全立陶宛11.5%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的风向标。立陶宛全国重要百强企业中,有十五家将总部设在克莱佩达。来自瑞士、丹麦、德国、美国、泰国等国的投资商,都将目光投向了克莱佩达。截至2009年7月,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5.7亿欧元。

克莱佩达是立陶宛重要的交通枢纽,自东向西连接海路、陆路和铁路交通。克莱佩达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3.5公里。2007年,克莱佩达对机场进行了改、扩建,使其达到申根国机场标准。

克莱佩达港是立陶宛重要的货运和客运口岸,也为克莱佩达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便利的港口使克莱佩达及其周边区域更容易吸引外商投资,使克莱佩达成为立陶宛通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门户。

克莱佩达港拥有28个专门货运码头,能够处理各种货物。港口能够停泊315米长的船只,最大吃水13.5米。克莱佩达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波罗的海地区占有领先地位。克莱佩达有26个航线与欧洲其他港口和国家相连。约60个国家的8000艘船只每年往来克莱佩达港,港口的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克莱佩达港2009年的货物吞吐量还是达到了2900万吨。

豪华游轮旅游业在克莱佩达迅速发展。2009年,克莱佩达港接待了50艘豪华游轮带来的世界各地游客33500人次。

克莱佩达港的管理机构――克莱佩达港国家港务局和港口企业每年投资几百万立特(立陶宛货币)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发展。到2012年,克莱佩达港将会建成一个新的、更高标准的客货两用码头。

目前克莱佩达共有230家港口企业,其中有46家企业主要提供船舶制造、维修和技术服务,26家港口搬运企业和26家航运企业。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最先进的造修船企业也落户于此。

除港口经济外,克莱佩达木器加工和家具工业、化工业也非常发达。近年来,克莱佩达市也很重视风能、地热和淤泥利用等非工业产业领域的发展。

克莱佩达大学是立陶宛最年轻的大学之一,共有1万名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人文、海洋技术、艺术、教育学、社会科学和医学等7个学院学习。该大学还拥有2个研究班和5个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波罗的海地区人类学、历史、海洋环保、区域政策等方向的研究。克莱佩达大学还在校内成立了克莱佩达科技园,旨在推动知识型商业发展。

立陶宛基督教学院国际大学是一所国际知名的文科学院,学科包括商业管理、英语言文学、心理学和神学专业。现有的1万名学生中,有60%来自立陶宛,有40%为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

文化与旅游

克莱佩达拥有独特而迷人的文化,每年有众多国内外戏剧、音乐、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贯穿始终。克莱佩达的文化工作者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如克莱佩达大学的“海鸥”体育舞蹈队就获得过5次世界冠军。

克莱佩达拥有古老的海洋文化传统。从1934年开始,该城市在每年七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举办海洋节活动。在这个周末里,会举办上百场海洋主题的文化活动,吸引100多万名游客参观。克莱佩达城堡国际爵士音乐节也是欧洲一流水平的音乐盛会,聚集了国内外的著名爵士音乐家来此演出。

克莱佩达不仅是一个港口城市,更是一个旅游城市。部分城区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无论是波罗的海的蓝旗海滩,还是松柏林间的自行车道都给家庭和旅游者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克莱佩达正在推广其水上旅游和帆船赛事,库洛尼亚湾(Curonian Bay)为帆船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水上条件。克莱佩达举办过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帆船赛。2009年,克莱佩达举办了世界闻名的帆船赛事――“2009世界帆船航海大赛”,来自31个国家的100艘大型帆船和4000名船员访问了该市。克莱佩达距离立陶宛夏天最美丽的旅游胜地帕兰加和内林加都不超过50公里,各种高端酒店、餐馆、咖啡店和购物中心能够满足来自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青岛与克莱佩达的交往

青岛市与克莱佩达市的交往源于2000年初立陶宛外长阿尔吉尔达斯・绍达尔加斯访华。绍达尔加斯外长向时任外交部长的唐家璇提出克莱佩达市希望与中国相关城市发展友城关系。2004年5月30日,青岛市人大副主任马论业访问立陶宛,期间与克莱佩达市长德拉斯凯维尔斯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城关系协议书。

立陶宛克莱佩达市经济状况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并且拥有一定规模吞吐量的港口,其经济结构和城市风貌与青岛市有一定相似性,两市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4年立陶宛加入欧盟,为两市在经贸文化等领域推进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未来,两市将加强在文化、艺术、教育、港口等领域的交流,同时推动双方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

上一篇:老青岛走进剧本 下一篇:透过“三个葛优”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