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绿色的亲切

时间:2022-06-03 09:54:40

锡林郭勒草原绿色的亲切

与金莲川草原偶遇在塞北

为了避开出行高峰,前一晚给车加满油,凌晨5点就悄悄出发了。虽然天气并不尽如人意,灰蒙蒙的半死不活的老样子,可是,出发总是让人兴奋不已。

凌晨的八达岭高速略显安静,道路畅通得让人兴奋,很快出昌平进入山区。山里清凉得很,摇开车窗,尽情享受着清晨的凉风,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的味道,喜欢这种感觉。一个小时左右,狂奔了76公里,终于逃离了燥热的北京城。东花园收费站留下35块大洋的过路费,正式进入河北省境内。

网上几乎所有的攻略都一致标注从张家口向北前往锡林浩特。出发前我反复研究了河北和内蒙古的地图,总觉得像攻略那样走比较绕路,而且过路费还增加很多,于是决定来一次新的尝试。从怀来下高速,向北经过赤城县、沽源县,直插内蒙古,前往正蓝旗。事后证明,这条路是绝佳的选择。沿着S241省道一路向北,经过的赤城、坝上草原、金莲川、五花草甸、闪电河、正蓝旗等地,都是相当有“份量”的避暑圣地。

从东花园收费站到高速怀来出口,也就30公里左右,下了高速,沿路标往赤城方向开。清晨的省道上穿梭着各式农用车辆和务工的人群,显得异常热闹,车速在狭窄的省道上大打折扣,只能缓慢地往前挪动。还好,路况很棒,沿途交通指示牌也很完善,平均十多公里便有一处加油站。穿过赤城县城,道路也从平原过度到山区。

一过赤城县,车辆和行人骤然锐减,翻过几座低矮的小山包,穿过几条不算太长的隧道,地势浑然开阔起来。公路两旁的白杨活像当年立马横刀的蒙古大军,大片大片的苞谷林和土豆地,沿着燕山山脉一字排开。气温明显又降低了几度,山间田头均已披绿,这里距北京180公里。

驶出沽源县城几公里,路边突然出现一望无际的草场,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向一路边老农打听后得知这里就是京西地区最大的草原——金莲川草原。“八百里金莲川百花争艳”,据说,这里正是古代著名的“敕勒川”。我终于在花的海洋中见到了金莲花,这世间的尤物“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一望遍地,金色烂然。” 此草原蒙古语名“希拉塔拉”(汉译“黄色草原”)也正是因其金黄之故。

最奇妙的是这里没有任何人工开发的痕迹,四处也不见所谓的度假村及乱哄哄的旅游团,一个人尽情享受宁静和美景,幸福指数瞬间飙升到峰值!

忽必烈的故乡正蓝旗

沽源这一带属于张家口坝上地区,也是河北和内蒙的交界处。这里的生态相当脆弱,地处其中的闪电河湿地是由河流、草原、滩涂组成的复合型湿地,无论在景观还是在生态价值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起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是环京津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之一。

闪电河南部和东西部都是优良的耕地和湿地,北部便是茫茫的塞北草原。跨过闪电河,笔直的道路直插北方,很快出现了冀蒙交界处的指示牌,接下来沿途路牌上也多出了一堆看着犯晕的蒙文,内蒙古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条公路在河北境内还是平坦如砥,遗憾的是进入内蒙后已有部分路段坑坑洼洼,走起来十分艰辛。沿途除了可以看到放牧,还会看到蒙牛、伊利等等奶制品厂的基地。看着现代化、工厂化的牛舍,光顾着发呆忘了拍照了。出发5个多小时后,顺利到达内蒙古的第一站——正蓝旗。

正蓝旗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元代在此建金莲川幕府,后忽必烈建上都于此,和大都北京、中都张北共同成为元代的政治中心。历史上的正蓝旗曾是风云聚汇之地,清朝八旗正蓝旗的发源地,也是蒙古语音标准地,

目前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可以用精致整洁来概括其市容市貌。忽必烈广场气势恢弘,街道宽阔干净,建筑风格突显蒙元文化特色,让人感觉赏心悦目。

在这里,遇到了最好吃的手把肉。当满满的一大盘肉肉端上来的时候,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鲜活的羊肉,只用盐调味,没有精致的外观和精细的烹饪。原始的,粗犷且鲜美的味道,慢慢地咬上一口,香味霎时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情不自禁和店老板开玩笑:再来20斤给我打包。

原始粗犷的牧民生活

正蓝旗沿着S308省道向西28公里是哈毕日嘎镇,G207国道南北穿过镇子。这里一路向北,G207国道的终点就是锡林浩特,一路上平均50多公里才有一个镇子,这也意味着抵达镇子才有加油站。

正蓝旗到哈毕日嘎镇这段近30公里的路面,路况奇差,到处都是坑,车速过快和底盘低的轿车很容易拖底,开得异常艰辛!拐上G207后,车速才欢快地提升起来。此时的国道边正在修建高速,很多路段覆盖了老国道,道路已经基本修好了,只是沿途的标志牌还未安装到位,一路上只能凭借地图和感觉往北开。

高速修建得断断续续,时而还得拐到路边的便道上行驶,沿途路过的车辆极为稀少。50多公里后来到了比较繁华的桑根达来镇,沿着G207国道修建的高速在此也戛然而止。内蒙古境内著名的集阿高速在这里斜穿过镇子,这条高速也被称为内蒙大通道,西南方向直达呼和浩特市,东北方向一直延伸进入呼伦贝尔地区。

沿着G207国道继续向北进入了浑善达克沙地,天空的云层逐渐加厚,不时还飘来一阵小雨。金色的沙丘漫不经心地横在天空和绿草交际的地方,四周的环境由简单的元素构建:天,云,草,树,沙丘,还有偶尔出现的羊群,悠闲的牛,健壮的马和牧民简单朴实的蒙古包,这几样东西的排列组合成了最美的风景。貌似每一样东西都是随意放置的,可是组合在一起,却是那么的和谐完美。拿着相机,随便拍,全都是大片。

漫不经心开出去100多公里,依然在沙地中穿行,海拔逐渐抬高,乌云也完全散去,阳光很刺眼,温度也猛然窜上去了。沿途,风车与天空白云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仙配。开着车窗,草和泥土的气息,混杂着偶尔出现的牛羊排泄物的味道,和不知名的清新,随着风,扑面而来。单纯,原始的味道。

离锡林浩特越来越近了,懒洋洋的看着太阳由刺眼的光芒四射,变成一个温暖柔和的红球。驰骋了一整天,跨越三省市,行程近600公里,终于要到了。开车进入草原腹地转悠,在草原深处寻访到一户牧民,说明来意及借宿请求后,爽快的主人还腾出一间蒙古包让我一人住,善良的蒙古族朋友!

由于这里不通电,照明都是依靠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白天在风力作用下储电,晚上提供短暂的照明和电器使用。主人在蒙古包外搭起简易的桌子,我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散发着一种特殊香气的奶茶上了桌,我满饮一碗。奶茶是用茶砖煮好兑入鲜奶再煮沸而成,于茶香之中见奶的浓重,也就是俗称的水融了吧。吃了几块奶豆腐,就看见了炒米。将炒糜子拌上新鲜奶以及糖,就成了一碗酸甜可口的炒米了。其作用嘛,就是让没量的人也能多喝三两酒,有量的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一大盘手把肉端上来,随肉上桌的还有七八把割肉刀。蒙古人的刀很特别,弯月状,刃开在里面,以示蒙古人的刀永远只对着自己。男主人为我切了肉,据说肥肉中间包着的瘦肉最为美味。喝着牧民家自酿的马奶酒,马奶酒微酸,酒精度不高。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偶尔主人家还即兴唱上几句蒙古长调,过起了我向往以久的原始粗犷的生活。事实证明,这种向往果然没错。

草原夜晚的月亮是嗜血的,让人痴狂,再安静的人看到它都会控制不住自己血液的温度,奔跑,叫喊……

中国最美的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转日清晨,在一片鸟语花香中醒来。走出蒙古包,在淡淡的晨光中,一切花草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青色。蓝,白,绿,只是这三种色,却搭配得那么清新自然,一望无尽的绿海中,间或在远处闪现出星罗棋布的白点,是大片的羊群。翠绿的草毯中夹着点点雪白,天地羊都沉静,只有淡淡的轻风掠过。一切都是无比和谐,我也陷入宁静。

这里的草,草长近膝,草面上泛着一层油绿的光亮。细长的草身柔软地舒展,向我展示它们的惬意自在。草间无数的黄色花朵。小的是稚菊,大的是黄花。还有不计其数我叫不上名字的紫花,白花。

勤劳的主人一家已经开始忙活一天的生产:男主人在收拾各种农具,女主人在马圈中挤奶,三个孩子,稍大一点的男孩在远处的山坡上,骑着马放羊,另外两个孩子在周边的草地上肆意打闹。主人特意给我蒸了羊肉包子,熬了米粥。

收拾好东西,向主人家道别,一家人说什么都不接受我的食宿费用,还邀请我以后再来。心中一种莫名的感动,悄悄留下200元钱,继续踏上我的旅途。今天的目的地是150公里外的西乌珠穆沁旗,那里正在举行一场那达慕盛会。

锡林浩特到西乌珠穆沁旗没有高速公路,只能走S307省道,沿途平均50公里左右有加油站,路两旁的草场也是半黄半绿,很多水泡子已干枯见底。在草原上开车的确是件惬意的事情,路上过往车辆很少,视线开阔,唯一不足的就是路况不太好,看似平坦的道路,冷不丁就出现补丁路面,猛踩了几次刹车后,我不得已放慢了速度,在辽阔的天地间悠闲地挪动着。

内蒙的草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分包给了牧民,所以你看到的草场都被铁丝围栏圈起来了。虽然每人可分得1500亩草场,但牧民已很难随意逐草迁徙游牧。如果一定要迁徙,经过别人的草场是要付钱的。据说近些年因此牛羊的体质明显退化,牛奶羊肉的质量也在下降。

如今草原上的牧民大多已经住进了瓦房,用上了风力发电,蒙古包越来越少,说不出是生活条件改善了,还是民族文化正在消逝。

一路上收费站不断,平均十几公里就能碰到一个,尽管道路很破,但是收费站一个赛一个的漂亮。多如牛毛的乡村级收费站,成了此趟内蒙之行热议的话题。

在越野级别的省道上爬行了3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西乌旗。内蒙古的地名不但读起来绕口,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在实际的指示牌上都是用蒙文来表达,为了对上号,着实让我费了老大的劲。

西乌珠穆沁旗简称西乌旗,“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之人”,是旧部族名称。乌珠穆沁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天然草场,没有任何人工斧凿的痕迹,素有“草甸子”的美称。这里既有优良的草甸草原,又有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向森林过渡草原。

西乌旗早晚的温度均不超过18度,对于我来说,凉爽得有点过头了,裹着长衣厚褂还明显的感觉到寒意逼人。当地人的穿着着实让我汗颜,大部分都是短裤、短袖,真不愧是吃牛羊肉、喝牛奶长大的,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强啊。

草原是牛羊的天堂,来到这里,一定可以吃到正宗的羊杂汤。哈哈,意外的是,当地人似乎对羊杂汤并不“感冒”,绕城市转了一圈,才找到一家专门经营羊杂汤的饭馆。8块钱一碗,分量和品质还是绝对满足了我的胃口。热滚滚的羊杂汤下肚,浑身顿时热乎起来。

街道上随处可见茶楼,其实这是蒙古族的民族餐馆。和哈萨克族等一些草原民族一样都喜欢喝茶的原因是,由于蔬菜很少,只能从茶叶中提取维生素来补充身体的需要,长久以来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内地人喝茶讲究所谓的养生或品味,但是在这里,喝茶的真正意义才得以体现。

锡盟各旗都有“乌兰茶馆”连锁店。奶茶很浓,肉饼很香。奶茶大壶5元,小壶3元,营养丰富,香气扑鼻。你进去几分钟坐在那儿没人理你,蒙古人的憨直可见一斑。在茶馆要一壶奶茶,静静滴观察周围的蒙古人,也是一乐。

我眼中的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那达慕大会的开幕仪式在草原上举行,今天的天气不太好,黑云压顶,仿佛要吞噬整个草原。但是恶劣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了那达慕盛会的热情和召唤,大家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

那达慕大会也是蒙古人盛装的聚会,现代的蒙古人平时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只有那达慕大会期间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色彩鲜艳而且养眼的蒙古人服装。

那达慕入场式的马队,手持套马索奔腾而来。各个年龄段的骑手都有,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分为跑马和走马,类似我们的跑步和竞走。标准赛马不应有马鞍子的。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摔跤又称为搏克,乌珠穆沁搏克着装绚丽独特,独树一帜。上身穿的“蝴蝶昭德格”(乌珠穆沁蒙古式摔跤服),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是用32尺或16尺白布制作的专用摔跤裤,外套有花色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昭德格”后背上的牌子或裤套上都印有搏克手家乡的名称。因此,在任何一个那达慕赛事上乌珠穆沁搏克华丽的服饰都能引来观众的啧啧称道。

开幕式结束后,所有参加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五颜六色的服饰让人炫目。草原上就是这样,尽管活动的仪式很简单,但是对于单调的草原生活来说,这已足够让大家开心了。

从西乌旗前往赤峰大约340公里,沿着S204省道,再拐入G306国道。G306国道基本都是柏油铺设,相当的平坦,沿途过往的车非常少,现在从赤峰去克什克腾旗或林西绝大部分车辆都绕行高速,空旷的国道不免增添了许多凄凉。尽管车很少,但是路政建设一点不含糊,所有的标志牌一应俱全。不过如此平坦的路面限速40km/h,的确有些难以理解。

沿途路过的很多村庄中都看到了教堂,格外显眼。过去一直以为内蒙古的草原民族基本信奉萨满教,对于外来教派,尤其是基督教,应该很难传播。今天亲眼所见,才深刻地感受到,宗教的影响力是不分国籍和民族的。

G306国道上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路面上有很多这种类似蟋蟀的甲壳类动物,个头比蟋蟀足足大两三倍,尾部还有弯刀一样的硬刺。小家伙爬得非常快,为了拍清它的真面目,我趴在地上“瞄”了老半天才拍到。至今也没有搞明白这是什么生物。另外路面上还有无数不知名的蠕虫,个个都在奋力地穿越马路,义无反顾踏上生死未卜的征程,活着到达终点就是胜利。这应该是生活在草丛或树上的虫子,至于为什么要冒死穿越公路,又是一个待解的谜。

天擦黑,抵达了赤峰市。从西乌旗一路饿着肚子狂奔至此,晚餐点上一锅热腾腾的羊蝎子犒劳自己,也为今天的旅程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只为那抹最后的绿

前两日长途奔袭了两千多里地,丝毫没有任何疲惫的感觉。返程路线选择了经承德走高速返回北京。

赤峰到承德走S206省道约200公里,均为山路,由于无法确认这一路是否通畅,为了确保时间充裕,凌晨6点多我就离开赤峰出发了,一路上的早点铺都还没有开门。8点多,路过一个小镇子,看样子,是个赶集日,正好可以停车吃早餐。小镇上的赶集很热闹,人潮涌动,各式摊铺应有尽有。

离开内蒙进入了河北境内,省道上造桥的工地一个接一个,本来挺通畅的道路尘土飞扬,一下变得拥堵不堪。很多路都被生生地阻断,要么绕行,要么返回去。所幸沿途山区的风光还算不错,弥补了因施工带来的视觉污染。

一路上村镇较多,加油站一个接着一个。山路峰回路转,淡淡的氤氲之气围绕着山梁。

如果有人说,那山上住着神仙,我真的会相信,从古至今,那么多的神话,一定有这样风景的功劳吧。

3个小时后,顺利进入了承德市区,按交通指示牌拐进京承高速,2个半小时后安全回到了北京。一切又恢复了熟悉。

一次简单的旅行,也简单地画上了句号。但还是如此的感谢这次旅程,给我带来这些想起来就会嘴角上扬的美好。

1 硕大的勒勒车车轮,在广袤的草原上散发出蒙古文化的气息,仿佛在述说着那些遥远的历史故事!

2 乌珠穆沁马,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体型结构较好,体格较大,多走马,是蒙古马中的最好类群。

3 蒙古皮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那古老而辽阔的大草原,以羊皮地图、简单的装饰画最为常见。现代蒙古皮画除保持古朴韵味外,更加融入现代民族技法。

4 草原上骑马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羊儿吃草的时候,牧羊人就望着远处草原的尽头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5 草原腹地牧人家的传统蒙古包和勒勒车。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草原上很多地区牧家乐项目也在悄然兴起!

1 沉浸在草原的夕阳中的剪影效果。

2 乌珠穆沁摔跤手上身穿的“蝴蝶昭德格”。

3 赛马是那达慕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4 蒙古族少女热情端上一碗下马酒。

5 蒙古民族服装都是长袖大袍子,腰带上都要挂着刀子之类,靴子是厚底,尖部略上翘。

6 那达慕大会期间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蒙古服装。

7 典型的蒙族人大都是方面孔,单眼皮,眯缝眼,大且高的颧骨。

8 摔跤手脖子上彩色布条编成的圆圈叫“江嘎”,是跤手至高的荣誉。

9 蒙古族人的身材普遍高大健壮结实。

10 那达慕入场式的马队,手持套马索奔腾而来。

1 从远处望过去,在茫茫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上,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盛开着一片紫色的鲜花,如同是天女撒下来的一般,显得格外的耀眼、格外的奇特。

2 锡林河是锡林郭勒草原上典型的内陆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养育着两岸人民的生产及生活,锡林人亲切地称它为"母亲河"。

3 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

4 位于锡林浩特市南边的平顶山,远远望去,平坦的草原上巍然呈现出10余座山顶平如刀削,山坡悬崖陡立,且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

5 锡林郭勒地区的奶豆腐和奶条,柔软细腻,十分可口,也可以晾干后食用。

6 新鲜的羊肉带骨肉,放进凉水锅煮40分钟即好,里面只放花椒和大葱,没有其他任何调料,新鲜、原滋原味是手抓肉的精髓。

7 锡林郭勒草原里生长着很多美丽的野花,野花炒羊肉自然就成了一道独特的蒙餐美食。

TIPS

自驾路线:北京-八达岭高速-京张高速-怀来-赤城-沽源-正蓝旗-207国道-锡林郭勒草原-克什克腾旗-赤峰-承德-北京。

到锡林郭勒游玩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在七八月左右。既无酷暑之感,又能赶上那达慕大会,是体验蒙古风情的最佳时机。但这里昼夜温差也较大,须及时更换添加衣服。

锡林郭勒盟以畜牧业为主,饮食上更偏重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马奶酒、酸奶酪、奶豆腐、奶皮子、牛羊肉串、手把肉、扒羊肉、烤全羊、涮羊肉、奶茶等是每一个到草原旅游的人必尝之美味。

锡林浩特市内住宿条件较好,有多家宾馆、招待所可供选择。只需乘车1小时左右便可到达周边游览景区,这对于一般草原观光,或者只停留1-2天的游客来说最为理想。若在草原景区旅游,住宿也可选择各个度假村,如奥奇牧村、葛根敖包度假村、赛汉塔拉旅游园、蒙古汗城等景点都提供住宿服务。

行车过程中不要随便把车开下公路碾压草皮,这是《草原法》不允许的。

上一篇:看穿旅行保险 下一篇:厦门9村城市化下的岛外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