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析

时间:2022-06-03 09:18:49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析

摘 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政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市政建设也向科学化不断迈进,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现状和长距离顶管管体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和居住条件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特别是基础性设施的质量,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建设也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双重需要。市政给排水施工已经不同以往,当前的施工技术、调和、工艺、方法,均有了较大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众多技术中,使用较为普遍,施工效果较好的是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供水排水问题,使工程量得到压缩,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在市政给排水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种方法较为常用,但是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加以研究探索,才能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技术效果,服务于市政基本建设。

1 市政给排水工作的现状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属于现代化城市最根本的基础性建设,在城市进程与经济发展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通过良好的市政给排水建设,为人们营造舒适干净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不断满足人们变化的需求。虽然技术不断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也不断引进新的生产方式,但是在实践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各环节的衔接与联系,使给排水工程不能发挥最佳功能。当前存的问题呈现方式多样,例如排水设施建设过多,一些基本设施形同虚设,不但发挥不了自身作用,还影响到正常给排水能力;排水体系不流畅,个别区域还存在供水漏洞;排水管道长期埋于地下,缺少必要的检查与检测,发生问题后维修难度较大、设备设施保养能力不足,导致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种种情况表明,要想进一步提高给排水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市政工程建设内容,通过对不良情况的梳理,全面提升处置和改良水平,在各个环节加以科学控制,特别是设计、施工、管制还需要强化力度,从源头上不断完善给排水工程方案,使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能够及时投入使用,减少成本浪费,提高排水能力,满足城市发展进程的需要。

2 长距离顶管管体的结构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解,掌握区域特点,根据相关分析数据,做好方案设计,做好防漏水和防渗透工作,主要为三步:第一步,在具有钢制承插口钢筒的外部或者内部焊接钢筋笼,并加以固定。第二步,利用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浇筑,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罐体构造。第三步,可以通过承插式柔性接口,使相近的两个管道进行连接,并利用双橡胶圈做好密封处理。只有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才能有效控制好安装效果,保证不出现问题,三个步骤中的关键点是管体、钢筋骨架以及钢筒,需要做好环节设计与数据收集,确保施工质量。

2.1 钢筒

长距离顶管技术对材料的使用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1.5mm厚度的冷轧钢板,这样制作形成的钢筒会具备较强的韧性,钢筒两端设置钢制的插口环和承口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钢筒形成有效连接。然后再通过宽度相当的双胶圈进行垫层处置,做好双向连接操作,这样管道才更具有封闭性,有效防止渗水现象,确保给排水安全。

2.2 钢筋骨架网

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需要使混凝土和钢筒在连接时保持牢固,在钢筒外侧和内侧可以焊接一个钢筋骨架网。在施工后期,容易出现混凝土块掉落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可以使用单层钢筋骨架网,最终确保钢筒和混凝土结合后的承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投入使用后,能够承受最大的水压,尽量避免管体受到不必要的压力破坏。

2.3 管体

一般情况下,钢筒外部和内部浇筑混凝土完工以后,在外部就会形成混凝土顶管管道,这种管道较为密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全面保证浇筑的管道密闭性好,从根本上避免钢筋笼或者钢筒在长期水渗后出现锈蚀,能够极大的延长管道使用年限,确保给排水安全。

3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3.1 施工技术分析

3.1.1 制约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网的设计有一个严密的程序,按照经过区域做好配置,使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破坏,确保施工进度。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顶进距离超长,这是和普通施工不一样的地方,只有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才能从设计上,做到科学合理,解决制约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问题,尽量降低不良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长距离顶管施工蕞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推力,只有解决了推力的问题,解除相应的限制,才能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通常我们理解的是增长了管子,只需要再增加一些顶管机,形成更大的推力就可以,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简单的加法,在实际操作中,技术难度较大,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增加推力的同时,能否确保管子可以承担高压推力,在这样的巨大推力作用下,能够推进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也无法保证管道后座承受高压的能力,只有全面做好参数衡量,才能决策如何增进推力。

3.1.2 通风系统。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通风,这个问题不容忽视,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下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做好通风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会消耗很多氧气,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就会导致施工人员出现缺氧情况,严重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出现工伤事故。

3.2 施工控制要点

因为是长距离顶管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导致技术上的差错,破坏周边地层,使地层出现变动,引起周围区域的沉降,只有全面调查了解,才能通过现场详细的数据做好正确科学的预案设计,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地质的数据分析,做好技术上的调整,尽最大能力将沉降控制在小环境中。

3.2.1 进出洞技术。橡胶止水法兰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井洞口止水问题,通过合理的装置做好密封处置。全面做好预埋注浆孔的测定,便于压住湿润的土泥浆,洞外使用SMW工法桩对土体进行密封加固、加压密注浆等。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支护结构,需要在内部预先设置好适合的钢圈,确保进出洞口方便、快捷。

3.2.2 制备泥浆和注浆工艺。制备泥浆和注浆工艺是成熟的技术,需要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和把握,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触变泥浆进行配置的时候,选择优质湿润土,做好科学的配比,保证泥浆支承能力和减摩效果,通过浆液搅拌达到最佳状态,形成可利用的泥浆;二是注浆的压力要严格控制好,保证大于管体上部的水头压力和静止土压力。顶进时,需要控制好地下水位、地面变形等,需要及时调整,保证工程进度。三是在曲线段外侧存在法向分力作用下,要适当增加曲线外侧注浆数量,形成完整泥浆套;四是顶管贯通后的作业,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后期不出现大的沉降。

3.3 管节止转技术措施

顶进机头通过螺旋机和刀盘形成转动,机头旋转转角如果出现偏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保证旋转流畅,需要在机头前方筒水平二侧设置厚度为25mm、宽度30mm、长度1.8m的焊翼板,保证机头稳定。

4 结束语

顶管施工技术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技术先进,在施工中普遍得到推广与使用,全面提高了市政工程施工能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城市日后给排水正常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明.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0):209.

[2]沙永建.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131.

上一篇:浅析汽轮发电机的安装工艺 下一篇: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