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园区抱团谋发展

时间:2022-06-03 06:29:31

软件园区抱团谋发展

5月5日,上海浦东软件园浦软大厦二楼会议室,随着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和非理事单位的代表分别在键盘上按下代表联盟的英文缩写,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的网址()出现在大屏幕上,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在参会代表的掌声中宣告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中国的软件园区将进入合作共赢的新时代。

来自上海浦东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成都天府软件园、大连软件园、齐鲁软件园、南京软件谷、深圳软件园、厦门创新软件园等全国75家软件园区负责人和工信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一起见证了这一对中国软件园区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还共同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章程 (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联盟理事会单位,并在随后召开的联盟一届一次理事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

软件园区

走过黄金20年

中国软件园区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迄今已有20年历史。20年来,中国的软件园区从最初的上海、北京、珠海等几个园区发展到如今遍布全国的100多家,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软件园区达到11个,在软件产业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今天的软件园区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地方政府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为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超过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与此同时,软件产业在中心城市和专业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60%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来源于软件基地或相关园区。东部省市继续领先全国发展,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5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84.8%。

“除负责园区开发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外,浦东软件园区还着重建立园区服务体系,如客户研究、分析评价等个性化服务,同时还进行产业投资和软件研发,从最初的空间提供已经衍生出众多的功能和服务。”当选第一届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龙说。

从产业聚集

到产业集群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相互渗透,软件在工业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一批新兴技术的兴起,新业态和新市场不断涌现,产业分工开始向垂直化、纵深发展,由此带动了包括软件服务业在内的整个IT产业的大变革,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兴起。

在IT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必须不断创新求变。作为各地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软件企业培育发展的平台,软件园区也相应地需要积极变革。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软件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日益突出,产业园区建设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并从简单的产业聚集走向产业集群,从而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实力。

“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软件园区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新的软件产业格局面前,软件园区要求新求变,在应对新的变革时或多或少面临着困难。”张素龙介绍说,这些困难包括发展资金来源单一、不同园区之间专业服务能力不均衡、建设运营缺乏可持续性、土地/客户资源分布不平衡以及园区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园区吸引入驻企业还是主要靠财税政策的拉动。

张素龙认为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软件园区之间的协作解决的。比如,一线城市客源丰富而土地不足,就可以通过异地合作、品牌输出的方式解决。这也正是筹备建立中国软件发展联盟的主要目的之一。“促进园区之间的合作,帮助园区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建立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很重要的一个目的。”

张素龙用“渠道”和“平台”来概括联盟的作用。他表示:“‘聚力・谋发展’是联盟成立的初衷,也是今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而联盟的下一步工作将是切实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联盟平台作用,创造公平参与、互补共赢的合作机会;同时,积极发挥联盟的渠道作用,从各成员单位在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中提炼归纳出共性的焦点和矛盾,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争取资源、寻求支持,真正让联盟成为政府部门的智囊团、成员单位的代言人。

链接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标识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标识整体上成圆形,寓意平等的关系;图案形似盛开的花朵,寓意美好的前景;每片花瓣形似5人交叉握手,寓意合作共赢;不同颜色相握的手臂形似U型磁极,寓意各有侧重发展的园区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联系的个性与共性;每个人形头部自西北方向开始顺时针排列,演化为联盟英文缩写首字母,寓意智慧的分布和聚集。

整个标识阐释联盟的基本理念和愿景是:平等合作、多元一体、聚力发展、共赢未来。

上一篇:甲骨文:软硬一体诠释“简单”之美 下一篇:华为用CT拉动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