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墓壁画的微醺酒意

时间:2022-06-03 04:40:25

楼兰古墓壁画的微醺酒意

阳光像一层金色的桐油涂抹在楼兰保护站上,我在晨曦中迎来了罗布泊的又一个早晨。保护站上空的红旗猎猎飞舞,两只狗儿欢跳着迎接着晨起的我。吃过早餐,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派杨俊带我去楼兰古墓群,这是楼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每天必去的重要地段。吴师傅开车带我们从保护站的后门出发,一群鸽子低鸣着飞向朗朗的天空。

楼兰古墓群距楼兰保护站大约有10公里的距离,顺着两条深深的车辙印,远远地看到起伏的雅丹地貌,一座座兀立在荒原之上,如同一个个埋着秘密的神秘岛屿。这些风蚀土堆,是风的杰作,星罗棋布,形状各异。有的如中世纪古城堡,有的像巨鱼浮在水面,有的像船舰,有的如石碑……高的大约有一二十米,矮的也有四五米。

小杨介绍说,在2002年4月前无人看守的这段时期,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楼兰古墓被盗,很多珍贵文物丢失破坏,十分可惜。2002年年底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盗墓案,使得国家文物局下决心在罗布泊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楼兰保护站。

车开过沙梁,继续向前,车行进的路段,好像是走在一段干河床上,河床两岸一丛丛枯死的红柳枝萧瑟地在风中摇曳,还有坚硬的芦苇茬扎在沙地里。

离那些风蚀台地越来越近了,我倒有些惴惴不安了,我的脚步愈发轻巧,生怕惊扰这里的每一缕游魂。原本是古楼兰人将自己的先祖秘密封存的圣地,如今却一再地被盗墓贼骚扰。望着那些高耸的台地,不由得发出疑问,这些墓葬为什么建造在如此之高的地方?那些土铸成的台地从外观上看是一座座彼此孤立的小岛屿。车停在一座高大的台地之下,旁边立着一座黑色的石碑。这是楼兰古墓群的标志,石碑上提示说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魏晋时期,这里安葬着不同时期的楼兰人,年代跨度也有了两千年之遥。为什么不同时代的楼兰人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归宿地,选择这里为自己保留尘世的遗骸和灵魂升天的通道?这里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

阳光将台地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台地旁边是一条干河道,大片枯死的芦苇斜斜地倒向一边儿,在干的裂口子的沙地上居然冒出一株嫩绿的芦苇枝,虽然只有几十厘米高,孤零零地,却顽强地在风中傲立。这里的一切都令人称奇,人和物,有生命的东西和那些静止的物体之间,似乎存有某些丝丝缕缕的联系。可是我却苦于找不到连接断档的楼兰人的线索。

楼兰古墓地的时间跨度有千年的光阴,对于它的考古论断还没有结案。时间纵向的轴与空间横向的坐标的连接出现了错位和偏移,如何能理清真相,拂尽掩埋在历史上的沙砾,需要时间。也许时间已经给出答案,我们并没有参透玄机。楼兰古人用墓葬的方式记录了当代的风俗人情,墓葬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及墓主人的身份。这里不仅仅只是西域人种的墓地大集合,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档案馆,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会囊括如此丰富的人种,如此迥异的时代背景和几乎像是毫无瓜葛的不同布幕。

在我看来这些台地除了形状不一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显著的特征区分。而小杨则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壁画墓。

气喘吁吁地攀上来,心里怦怦作鼓,一条极窄的小道,只能侧步而行。在一个略微平整的台地上,我看到前方有个七八米深的走廊,走廊的地上全是龟裂翘起的裂缝,走廊尽头是一扇木门,上着锁。我注意到小杨在仔细查看周围的环境,他说这个脚印是他的,昨天才来过。我惊诧:每天都要爬这么高巡视吗?他点点头说这里站得高望得远,可以远眺整个古墓群。的确,四面八方尽收眼底。一座座风蚀台地如同嵌在沙海中,远处的岚烟浮在遥遥的地平线上。

小杨窸窸窣窣地掏钥匙,在他打开壁画墓的那一瞬,我忐忑不安,甚至有点紧张,不知道将会看见怎样的情景。当小杨打开门,一缕阳光射进幽暗的墓室,我有些迟疑,甚至不敢踏入。因为在小杨推门的片刻,一条灰色的蜥蜴快速地爬进里间,顺着光线,我看见散落的带漆的棺材板和白骨。

死亡将生者挡在门外,一切关于死亡后的想象世界都可以表现在墓葬中,这个古墓并没有想象中的阴森恐怖。当我定下神来,发现是里外两个套间,外面_间大概有5到6个平方米的空间,斑驳的四壁绘满了壁画,里面一间无法进入,彩棺凌乱,把门掩住了。一进门有个破损的中心立柱,上面画有壁画。整个空间高度大约有两米,为了防止坍塌,在立柱旁、墙壁上均用木板撑顶着,所以空间显得格外狭小。

墓顶有个大窟窿,据说是盗墓贼为了图方便,直接从墓顶向下挖,故而墓室的中心柱已被破坏,顶部的土夯层上用一些木板支撑着。

在灰暗的光线下看墙上的壁画,细细观摩,不由得欣喜不已。顶部有雨水冲刷的痕迹,壁画的上半部几乎消失殆尽,画面中出现了扑朔迷

离之感。人物的面部隐去了,这似乎是天意,大概是墓主人不希望后人看见自己的模样,这更给墓主增添了几分神秘。

进门左边的墙壁上有一头黑牛,造型简洁,略有夸张,形态洒脱,这黑牛的头上仅有一角,身体做攻击顶撞状,画家还在牛眼中添了一抹红色,使得瞪得圆鼓鼓的眼睛活灵活现,显得力量十足。牛是原始崇拜之物,而独角兽则是早期传说里的神灵。

顺着看过去,这壁画好似一幅连环画。左边墙上还绘有金驼和银驼,它们相互咬住对方的腿,尖利的牙齿寒光闪闪,而眼神中并无凶恶凌厉之色,相反好像是在玩着它们熟知的游戏。两峰骆驼身后各有一人,黑色的长靴,白色的袍子,下摆镶有红色的宽边,手持黑色长棍,试图把咬在一起的金驼和银驼分开。骆驼是有灵性的动物,古楼兰人乃至整个西域如果没有骆驼,历史也许将重写,丝绸之路的运输主要靠骆驼。《魏书·西域传》中对骆驼有这样的描述:“风之所至,唯老驼预知,即鸣而聚立,埋其口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帮鼻口。其风迅速,斯须地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这说明骆驼还能在危急时刻救主人,由此可见骆驼对西域人的重要性。而壁画中相互戏耍的金驼和银驼代表着什么?有人认为它们象征着古楼兰人的地位、权力和财富。

正中间的墙上绘着一匹白马,头部已被盗贼挖去,据说是人头,如果推测正确的话,这是一幅中国的“人头马”像。图像斑驳模糊,需要仔细辨认,然而遗憾的是,最重要的证据剥落了,土墙上只留下浅浅的印痕,无法复原。

右边墙上绘了几幅人像,脸部模糊,衣着华丽讲究,并排的5个人手持酒具。其中一位穿着红衫的像一位官员,形象突出,脸部较为完整,可以看出鼻子和嘴,瘦长儒雅的面庞,三角状的美须长髯飘向一边,左手置于腰下,右手弯曲握着长角杯。造型颀长,面容清癯,俨然一派名士风范。从他的腰带佩饰推测,他应该穿着的是汉人官服,莫非他就是这间,壁画墓的神秘主人?他的红衫照亮了灰暗的壁室,俨然是这场欢宴的中心人物。

壁画上的古人跪坐着,正在开怀畅饮,把酒言欢,一幅其乐融融的欢乐场景,其他人端着的是碗,他们的3个人中有的身着蓝色外夹,内衬白色服饰,上面佩有红色的蝴蝶结装饰。有的穿白色宽袖中及肘部,内衬红色窄袖的服饰,服装的样式带有鲜明的民族气息。红衫长官身旁另一位穿汉服的人大概是他的副手,手里也端着一只大碗。只有红衫长官优雅地举着高脚杯,从造型上看那一定是个玻璃杯,使用如此精致的酒具,那杯中装着的是什么酒?我猜想一定是风靡西域的葡萄酒吧,那时候的楼兰附属国——尼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造葡萄酒。考古学家在楼兰古城东南处发现了两处类似现代的酒窖池,说明在西汉时期当时的楼兰人已经有了酿造葡萄酒的雏形。

我仿佛闻到了弥散的酒香,在画面中微微漾动。画面中的场景是送行还是接风?是政府接待还是私人聚会?我在回到若羌县城的接风酒宴上,看到了类似的一幕,恍如隔世。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守候和被守候的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因为有着温情暖意,干杯万盏也不醉,那些赞美、那些感激还有欣赏,都因为酒意而显得真实,充满愉悦。他们也许说着和我们相同的祝酒词,在酒的感召下,带着微醺的醉意,频频举杯邀酒,抒发自己美好的祝愿。

壁画的画工也许是红衫长官的一名追随者,他熟知主人的习性,跟随着主人一路西行,墓主人客死他乡,无法叶落归根返回家乡,在气息游离的弥留之际告知身边最亲信的人,希望将他埋在离楼兰古城不远的古墓地,但需按照汉人的人葬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统治阶级因为盗墓频频发生,忧患丛生,遂开始流行薄葬,陪葬品减少,而在墓室中采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画陪伴先人。于是在墓室的墙壁、立柱等位置都会绘有墓主人生前最重要、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的壁画。这座有前后室,且有中心立柱的斜坡墓地,出现在楼兰古墓地群中,并以精美的壁画成为在楼兰墓葬中的首次大发现。

这个墓室结构类似于一室一厅的居室,外间是客厅,里间是卧室。由于里间堆满了散乱的棺材板,无法进入,只能在门口向里间查看。正对着我的这面墙上掏了一个大洞,光从入口的门和顶部的大洞中射进来,折射到里间的墙壁上碎成一小块光斑,借着这微弱的光我看到了斑驳墙壁上,满墙的轮子,令人晕眩,略微带些夸张和变形。我以为是幻觉,仔细凑近了,果然是轮子,圆形的,黑色的,圆圈里面用红色的单线条勾勒,很像现代跑车的车轮胎。尤其是从墙上的大洞望过去,那视力可见的5个轮子显得诡异迷离。轮子、圆圈、旋转、轮回、风轮玩具、童年……一时间从脑海中跳出的是这些可循的链接。如果说,饮酒、牲畜这些图案有道可循,而里间的这些图案则令人费解,究竟代表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会出现在墓主人放棺木的里间,显然这些图案应该是墓主人生前很熟悉并喜欢的场景。这些轮子在墓主人死后的空间里依然旋转着,转晕了正在观看的人儿。

壁画画面厚重朴拙,线条粗放,有大片颜色的平涂,可看出有汉墓壁画及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双重影响。以大写意手法,概括地刻画形象,粗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画面。线描以中锋勾勒,富于弹性的圆弧线,显得简练奔放,又不失外形的准确。色调明快,单纯和谐,洋溢着生活的稚趣。

与克孜尔壁画带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和鲜明的龟兹风格不同的是,楼兰古墓壁画在线条形式以及技法上仍采用的是隋代以前的铁线描,以土红色减笔描法在泥墙上起稿,勾出大体轮廓,赭色晕染明暗面,再赋色,最后用浓重墨线或棕红色线复勾一次定型完成。设色以西域的明暗法(凹凸法)为主。

人物的服饰线描匀细流畅,富有弹性,如同“高古游丝描”,洋溢着秀劲古逸之气。由于面部被毁,从衣袍的表现形式上看,从中可以推测出几个人物间的心理、身份和关系。绘画中的形象以黑色勾线,人物的面部、手都涂有易剥落的铅白。壁画用的是矿物质颜料,色彩丰富,有朱砂、土红、黄、褐、赭、花青、石绿、黑、白等。平涂后被颜色覆盖的线条,在用重墨复勾时,并不完全依赖原来的线条,遂显得生动拙朴。

遗憾的是这间壁画墓毁坏得很严重,让我担忧的是这些残存的画面如果不加保护,它们就会不断地消失,我庆幸自己此时还能看到这些千年留存下来的珍贵画面。我恋恋不舍地一再将探究的目光深入那泥墙斑驳的诉说中,看着这个穿红衫手持酒杯的人,还能感受到千年前微醺的酒意,在时光中荡漾。

上一篇:天门神秘大峡谷:凄美的寻情谷传说 下一篇:米泉:西域水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