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之我见

时间:2022-06-03 12:50:46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之我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新的课程标准也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小学数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多重使命。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就必须要将课堂教学充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教学模式的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最终爱上数学的学习。

一、提炼生活元素,导入教学内容

数学主要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其教育的素材和灵感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但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不能够顺利地在生活中找到理论原型,这就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去从生活中提炼教学元素,实现生活化的教学导入。

举例来说,在讲解到《环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光盘为素材,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时结合现有知识研究怎样求得光盘的面积。在学生们各自提出解决办法之后,教师再充分运用例题做深入的引导,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能够知道光盘的面积可以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而得出,不仅使数学知识简单化,还顺利地总结了求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环形面积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奥秘

数学是一门实用学科,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数学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在生活中搜集数学原形教育素材,使理论与实践充分地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为教室门窗上的一块碎玻璃更换新玻璃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能够换上一块大小合适玻璃的方法,

结合自己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难题。再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什么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在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讲一讲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车轴为什么要装在车轮的中心位置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三、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始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和研究中积极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指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局面。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也可以从探究式教学入手,学生探究的范围可以不受课堂的局限,完全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探究,从生活元素中找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连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在生活中搜集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分析和解决,在生活中能够自己动手去检验的知识,就大胆地去尝试,并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印证所学知识的科学性。从探究的形式上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是家长,让学生在课下也能与学习伙伴和家长一道,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课下探究的主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调动一切资源充分探究,此时要注意探究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如在讲解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与自己的“生活探究小组”共同探讨平行四边形的用处,感受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并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生活才是数学知识真正的用“武之地”。

四、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痕迹,数学思想更是渗透至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广泛的资源需要教师的敏锐捕捉和精心的提炼,只有如此才能为教学所用。教师要善于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个这样的例子:“现在有一盒糖果,老师要分给A同学和B同学,给A同学分这盒巧克力的1/3,B同学分到这盒巧克力的1/5。A同学认为B同学分得比自己多。那么老师再给他分这盒糖果的2/6,同学们想一下,A同学比原来分得多吗?A和B谁分得多呢?”这样一来,从生活中小小的糖果入手,就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小故事,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阿拉伯数字,事实上它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就会有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这些数学故事或游戏中,引入对新知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工作者,必须要群策群力,积极研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时

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与学生一道分享探索数学世界的奇妙旅程。

(作者单位 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下一篇:“动”“感”结合,让数学课堂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