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时间:2022-06-02 08:35:37

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摘要】 国道205北起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地区,南至广东省深圳市,全长3160公里。该国道主要经过沿海地区,并且地势地貌复杂多样,沿海地区雨水较充足,夏季雨水尤其充沛,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较多的水源要充分利用,否则就造成浪费。但水体太多若排水不畅将会对国道205的运输功能造成影响。此次主要探讨深圳地区的国道205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国道205深圳段起点为龙岗布吉,终点为深圳和惠州交界处,全长36公里。该路段交通繁忙,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并要在设计时考虑与地铁3号线管线的接驳,这都给国道205的给排水设计带来较大的难度,本文对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给各位同行以参考。

【关键词】国道205,给排水设计,合理规划

【 abstract 】 national highway 205 from the hebei province qinhuangdao shanhaiguan area, south to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3160 kilometers. The national highway main after coastal areas, topography and landforms complicated coastal areas, the rain is enough, the summer rain especially energetic, landslide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happen very often. More water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r otherwise it will cause waste. But if too much water will be poor drainage of the 205 national highway transportation function the influence. The mainly discusses the national highway 205 in shenzhen area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scheme, the national road 205 shenzhen section starting point for longgang buji, end point in shenzhen and huizhou junction, the 36 kilometers. The road traffic is busy, the buildings around dense, underground pipelines varieties, and to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 and metro line 3 of the pipeline connecting the, the national highway 205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to bring greater difficult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ome of the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all the people.

【 key words 】 national highway 205,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ration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设计原则

1.1 设计前准备

对于此路段的给排水改建设计,首先我们要充分掌握市政管道系统的现状情况,根据深圳市相关规划,并结合现状、在建工程设计成果及相关部门对规划的调整意见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之前还要与专门的交通疏解设计单位互相协调讨论,合理布置管位并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以减少管道临时改迁的工程量、减小管道处置措施对地铁工期及交通疏解的影响。由于地铁工期的限制,建议交通疏解工程实施时,现状给水管道的处置以加固为原则。永久管道由于管位基本上在交通疏解道路以外,可以不受交通疏解的影响,合理安排工期分阶段实施。对于不适合开挖的地段,采用沟槽支护的形式开挖或顶管施工。

1.2 施工中遇到情况的协调原则

对于施工中需要改造的干管,要以一次改迁到位为原则。在改迁过程中要保证现状管道的正常运行,否则就要对设计管位进行调整修改或者是布置新的临时替代管道。新改造的干管不应出现遗漏和错接,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块现状支管的改接,要保证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不会因施工造成影响。最后还要做好与地铁3号线的供水系统及市政干管的衔接协调。

2 给水系统现状与设计

2.1 给水系统现状

由于现状国道205在使用功能上与市政干道有一定的差距。全线给水管道敷设不连续,

管道管径分级较大,供水水量时常不足水压也不够稳定,供水的安全性较差。其现状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地铁3号线建成后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需要。部分现状管道在地铁3号线建设过程中因影响地铁工程的施工而必须采取临时改迁措施,这部分管道在地铁完工后也必须妥善重建。因此,本项目应根据相关规划对沿线的现状给水管道及因地铁施工而形成的临时改迁系统进行改造、恢复和完善。

2.2 给水系统设计

本设计给水管道敷设在设计道路两侧人行道下且大部分路段位于交通疏解车道的外侧。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预留管设置间距不大于240m,预留管管径为DN200。由于本工程为旧路改造,预留管的设置还应与现有用户支管的改接相结合。管道交汇处阀门数按N-1原则进行布置,直管段按控制消火栓个数不多于5个的原则设置阀门。

本工程对于不小于DN1000的给水干管采用焊接钢管、DN400-DN900的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DN400以下的给水管道采用钢骨架(或钢丝网骨架)PE管。给水管道穿越道路、障碍物时(如过河、过铁路、过立交桥等)采用焊接钢管,以提高管道的整体性和刚度。

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圈接口、钢骨架(或钢丝网骨架)PE管给水管采用电热熔接口。

DN400及以上采用蝶阀,并装设伸缩节,DN400以下采用闸阀。在管段相对底点设置排泥阀及排泥湿井,排泥湿井以溢流管接入雨水管道。在管桥最高处及直线段的相对高点设置排气阀,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3 防洪及雨水系统现状与设计

3.1 防洪及雨水系统现状

国道205现状道路目前主要的雨水收集设施为排水边沟及排水渠道,断面偏小、埋深过浅,同时管渠位置不规则,大部分位于规划改造后的快车道下。大部分沟渠功能仅限于收集公路路面雨水,已不能满足地铁三号线建成后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排水需要及道路景观需要。部分渠道因影响地铁三号线的施工还必须采取临时措施。因此,国道205改造的同时应根据相关规划对沿线的现状雨水管渠及因地铁施工而形成的临时改迁系统进行改造、恢复和完善。

3.2 防洪及雨水系统设计

本设计根据相关规划,对路边的明渠、边沟以及过流断面不能满足规划要求或者流向与规划不符的暗管、涵进行改造。过水断面不小于规划断面的现状暗管涵:如果管位、埋深满足设计要求则予以保留,如果埋深、管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则尽量通过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予以保留。结合本项目的交通疏解措施对相关现状雨水沟渠做合理的处置,做到临时措施与永久管线设计相结合。

本设计雨水管渠敷设在道路两侧绿化带或慢车道下。雨水预留支管间距不大于120m,管径DN600。雨水管道埋深一般较浅,基本上采用大开挖法施工,可选用管材主要有排水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圆管、双壁波纹管等。目前深圳地区使用的雨水管材大多为钢筋混凝土圆管,该类管材施工方便,大管径管道比塑料类管材综合造价低。

本工程雨水管推荐采用承插钢筋混凝土圆管,橡胶圈柔性接口,以节省工程投资。雨水口连接管可采用便于施工的UPVC加筋管。雨水口随雨水检查井布设。道路坡度不小于0.003时,检查井及雨水口布设间距为40m,道路坡度较小时,布设间距按20-25m考虑。 采用双蓖雨水口,路段相对底点采用多蓖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及雨水蓖按国标选用,并落底0.3m,以便于管道系统的维护管理。人行道上的井盖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井盖,机动车道上的井盖采用防盗型重型铸铁井盖。

4 污水系统现状与设计

4.1污水排放系统的现状

现状国道205分流制的污水管道建设较少,大部分为合流制的排水边沟及排水渠道。周边地块的污水通过合流系统直接进入水系,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情况。其现状已不能满足地铁3号线建成后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排污需要及道路景观需要。因此,国道205改造的同时应根据相关规划完善沿线的污水管道系统,要对污水的排放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4.2污水排放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按雨、污分流的原则进行国道205排水系统的设计。现状国道205深圳段基本没有污水管道,本设计按规划沿深惠路布置污水管道,同时对沿线的污水接入支管进行调查并改接入新设计的深惠路污水干管。在确定污水管道设计标高时,如果涉及上(下)游其他道路规划污水管道标高,应严格按规划标高实施。

本设计污水管渠敷设在道路两侧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污水预留支管间距不大于120m,管径DN300。由于本工程为旧路改造,预留管的设置还应与现有用户支管的改接相结合。

本工程以开槽法施工的污水管道,推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增强管(环刚度=8-10KN/M2),电热熔接口。DN400及以下管道检查井间距为40m,DN500-DN800管道检查井间距为50-60m,DN1000、DN1200干管井间距控制在80m之内。人行道上的井盖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井盖,机动车道上的井盖采用防盗型重型铸铁井盖。

5 施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解决办法

5.1给水管碰口的问题

由于全线给水管道很长,施工受外界因素制约,进度参次不齐,没办法统一进行新旧管道的碰口处理,根据这种情况,现场统筹安排,采取分段碰口的方法,与供水公司密切合作,加大宣传,做足应急预案,并选择在凌晨用水量最少的时候进行碰口,将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5.2重大路口管道开挖回填的问题

一些重要路通繁忙,没办法完全封闭施工,进行管线的开挖,放置管道及修筑检查井等,针对这种情况,现场采取局部封闭施工、倒边施工或修筑临时道路等方法疏解交通,保证管道施工工期和道路运输的通畅。

5.3现状重要管道的保护问题

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现状管道,如高压石油管道,高压天然气管道等,由于该类管道的安全级别较高,必须慎重处理,针对此类问题,现场与业主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管道维护单位等充分沟通,做出保护方案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并邀请管道维护单位现场指导施工,确保重要管道的安全。

6 总结

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施工难度大,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讨论,以保证施工进行顺利。在施工之前要对该路段的现状情况,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并做足充分的准备。还要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例如地铁3号线和市政干道之间的关系,周边居民正常用水和管道迁改之间的关系,保证现状道路交通运输和管线开挖回填之间的关系等,要本着“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协调、共同发展”的理念进行施工。要设计严谨,保证完成任务,细心检查,做好准备,以备应急之需。保证好全线的给排水系统通畅。施工过程中要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法,使保证该工程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 王焱,刘国东,蹇依,等. 地下水流模型在公路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以国道231线郎川公路为例[J]. 公路工程. 2008(2): 5-9.

[2] 孙贵东,常庆,李学儒,等.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简介及其施工方法[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2(9): 23-27.

[3] 刘立志. 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方法[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3): 12-15.

[4] 李明. PE管在市政路排水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J]. 价值工程. 2010(4): 191.

[5] 黄启明. 市政改建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西部交通科技. 2010(6): 49-52.

[6] 郭淑玉. 谈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控制[J]. 山西建筑. 2012(1): 204-205.

[7] 高松. 翠屏路105国道排水系统年内动工[N]. 珠海特区报.

上一篇:曲线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 下一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探企业组织建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