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荔城区文物保护与资源利用

时间:2022-06-02 07:41:43

试谈荔城区文物保护与资源利用

摘 要: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莆田市荔城区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古迹。本文从分析荔城区的文物古迹对莆田市发展旅游事业的观点入手,认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关键词:荔城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

莆田市荔城区不仅有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一个从具有1443年历史演化而来的古邑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现在的荔城区是莆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辖区内的文物及名胜古迹集中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区域旅游中极具吸引力。辖区四镇两办130个行政村(社区),653 个自然村计269.66平方公里土地内有三清殿、镇海堤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府城隍庙、大宗伯第等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少林寺、北辰宫等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凌云殿、青埔天后宫等4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9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荔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又发现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130处。大多保存完好。许多文物古迹都保留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极具地方特色。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物作为一段段历史的缩影,无疑证明荔城区曾为中华文明和兴化文化谱写过光辉的篇章,因此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对于研究、考证莆田的历史,开发莆田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先人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观览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留给人的印象深刻。观览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学,边游边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在一些以文物载体为重要旅游资源的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荔城区不仅有令人心驰的山水名胜,并且多丰富的文物古迹。古镇西天尾、黄石是镶在兴化大地上的一颗颗历史的明珠,古镇、历史名胜区的文物、丰富历史内涵,吸引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旅游者前往寻史觅踪:

在荔城区前身原莆田县就有莆田二十四景之说法。所谓莆田二十四景 ,是指原莆田县境内(包括今涵江区、城厢区及湄洲湾北岸)的二十四个景点。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这些景点分别是: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山列山献 、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氵祭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这些景点约定俗成,成为莆田妇孺皆知的传统景观,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如位于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已沉没于东圳水库;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有的景观经过修葺,还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

(一)南少林寺、紫宵寺、九华山风景名胜游。

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名“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西天尾镇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载,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紫宵寺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海拔550米。山上常年有紫雾飘逸,景物多奇。有关资料载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祖师所鼎建”,距今有1200多年。紫霄寺四周奇岩怪石、摩崖石刻、苍松翠柏、丹枫古樟、榕桐桂荔比比皆是,且枇杷连片成林,龙眼桃柚点缀,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紫霄怪石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九华山位于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系北干山脉主峰,海拔741米,与荔城南面的壶公山遥遥相望,同为兴化平原之侧的名山。九华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还有别名:因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而称“霞山”;因山形如笔架而称“笔架山”。九华山最为古老的称谓是“陈岩”“陈岩山”“仙公尾”。相传汉代有陈胡二道人来自北方,在莆田择胜而栖。姓陈的上九华山,姓胡的上壶公山,后皆得道成仙,故九华山有“陈岩”诸称。九华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显得扑朔迷离,有着梦幻般的色彩。九华山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壳上升以前,还是在海中的屿礁。现在,山上尚有“粘虫豪石”、“船篙石”可为见证。又有一石,面平如削,隐约有象形文字的痕迹,可能是原始社会人所刻的文字或图画,人们称为“仙篆石”。山顶有“燕子洞”,其附近有“仙人足迹”和“茶灶”、“棋盘”等石,又有三处深广各一米许的泉坎,号称“丹井”,又云是“陈仙淘金井”,原来是太古火山的遗迹。山上还有多处古迹名胜,如“紫云岩”、“桃花坞”、“罗汉石室”等遗迹还约略可见。九华山上摩崖石刻“上天梯”“天衢云路”等多为名人所书。

(二)城区明清古建筑古民居游。

古建筑是荔城区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荔城区至今保存的上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筑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宋代建筑以古谯楼,三清殿、妈祖庙以及众多宋塔、宋桥为代表。八闽名楼古谯楼以其特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宋代台基而著称;其中县巷、大路、庙前等街集中了明清古建筑古民居的精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兴化府城隍庙、古谯楼、文峰宫三代祠和凤山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扬祖故居俱在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氏民居、玉井陈氏民居、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也在附近。这些古建筑集中了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精华。极具地方特色布局和构造特征,历来为中外专家所称道,使它们享有江南古建筑奇葩的美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位于莆田市城关北河边路,为元妙观建筑群重要遗存之一。元妙观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重建,整座道观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以东岳殿、五帝庙、林忠烈祠、太子殿和西岳殿、五显庙、文昌三代祠、关帝庙及福神殿为两冀,排列齐整。现仅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及文昌三代祠。三清殿平面为面阔、进深各五间,前檐及两侧设廊。屋顶形式,由于历代重修及改建,现为前后重檐,两侧为单檐,阴阳布瓦歇山顶造。殿身结构除前檐及两侧廊子是明、清时期增建外,主体建筑还保存着宋代原构,为八架椽屋前后乳伏对四椽伏,伏作月梁形,其两端卷杀明显,线条流畅。柱头铺作,为七辅作重拱出双杪双下昂(耍头亦作昂状)。第一、三跳偷心、第二跳头施瓜子拱、慢拱承托罗汉枋,第四跳跳头施令拱由替木承撩檐专。各间补间铺作用一朵,作法同柱头辅作。殿内均用花岩岗石柱,部分石柱略带梭形,莲花覆盆石础,为宋代遗构。各间的专、椽及斗拱等构件,尚存部分墨线绘画并以云纹,卷草图案为主。三清殿同宁波的保国寺,福州的华林寺一道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196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位于荔城区长寿街庙前路(俗称铁树里)。 大宗伯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计五进120间,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四、五进原为“御书楼”和后花园已毁。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833平方米,每进院落皆由院、厅(厅左右的正房、厢厅、厢房)、护厝组成。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结构,院厅用减柱法以增加厅的空间。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少数明代大型住宅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其大门立于偏左8米处,上置“大宗伯第”四字匾,系明代隆庆二年状元罗万化手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府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兴化知府盖天麟迁建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隍庙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绪年间(1875~1908),庙先后由地方府、县官员维修、扩建。仍然保持明代风格。原占地面积18亩,由照墙、外埕、内埕、大门、甬道、仪门、月台、戏台、中门、风火门、镇壶楼、正殿、两庑、寝殿,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保存完好。

古谯楼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建,原为子城城门楼,宋绍兴六(1136)焚于火,知军刘登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焚于倭乱,隆庆五年(1571)武师卿重建,并匾“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颜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楼门洞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嘉庆年间(1796~1820)知府马夔陛重修并书门额。现存建筑为三层台楼,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坐北向南,高16米。石构基台长50米,宽25米。台的东、西两端原有向南凸出的“伸手”3~4米,今存1.5米。城台门洞前后8.8米,上面架15根横梁。门洞两侧以条石层层叠涩出挑,顶部盖以5米长石梁。前后两门洞各宽5.4米,拱厚3.1米,拱高4米。城台上的二层木构楼阁,南宋以后城楼改为谯楼。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架椽),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斗拱硕大。二层前后有回廊,三层回廊设砖石栏杆。为福建省少有的谯楼,极具观赏性。

文峰宫三代祠现存清建“三代祠”及“梳妆楼”,保存完整。妈祖信仰源远流长,在妈祖信仰形成以后的一千年中,妈祖从民间称呼的“通玄神女”,到获得朝廷的封爵,由“夫人”而“妃”以至“天后”“天上圣母”累封徽号长达64字,为其他诸神所未有,妈祖的香火从福建莆田遍播大江南北,以至世界各地,这一切都与古白湖顺济庙及今文峰天后宫的作用和影响有极大关系。

清建“三代祠”和“梳妆楼”等原建筑物现仍完整保存。占地2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三代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升天楼”单檐歇山顶穿斗建筑。现存宫内最为珍贵的是现供奉于宫中的南宋木雕妈祖神像(距今已800多年)。

文峰天后宫在妈祖信仰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发现和肯定,成为研究妈祖、传播妈祖文化的重要庙宇。1994年和2005年二次往台湾参展的妈祖文物均为文峰宫供奉的妈祖金身神像,这两次赴台巡展,为促进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台湾妈祖联谊会两次大型进香活动(2000年及2006年)每次来大陆,第一站必达文峰天后宫,当晚都驻跸文峰宫,(第一次人数四千人,第二次人数七千余人)进香团以台湾大甲镇澜宫、台南大天后宫、新港奉天宫、台北松山慈佑宫、北港朝天宫、西螺福兴宫为主的四十多个妈祖宫庙。在城内步行街形成自古谯楼、文峰宫、凤山寺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文峰宫已被市政府定为妈祖文化的传播地。每年接待乡客、游客达几万人。

(三)乡村古民居游。

拱辰办事处东阳村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民居建筑群,自明初御史陈道潜于此定居始,渐形成群落,是莆田现存的科举文化“活化石”, 村里曾先后出过数名进士。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就是当地科举文化发达的历史见证。为现存农村古建筑群的典型,从中可以体现明清时期乡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其代表性民居为御史第、德基祠、三房祠、瑞庆祠、庆星祠、通礼祠、陈必赖宅等。其中御史第现存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外大门砖埕、照墙、三进厅房和天井左右的廊屋组成。厅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保存有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正月立的陈俨庭训石碑,落款“嘉靖丁亥正月恩斋俨题”。保存较好。

西天尾镇的澄诸村俞氏民居、渭阳村古民居等俱保存较好。其中澄诸村俞氏民居敦叙堂为俞钜于明成化二十年(1845)所建,俗称“上大厅”。周瑛书匾。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近年重修。宅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原建筑有三进,现存前二进。悬山顶土木构架。其大廊石宽80厘米、厚18厘米、中间长6。54米、左右各长2。5米。保存较好。附近有明俞钊所建的园林池台遗迹,存有朱熹、俞钊等宋、明名人书题的“耕云”、“钓月”、“金鱼池”等碑碣。

澄诸村俞氏民居最乐堂俗称“下大厅”。明正统年间(1436~1449)始建,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今依旧制重修,保持明代风格。堂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二进二厅。两厅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悬山顶。保存较好。

渭阳村古民居围庄义兴黄氏大厝。位于西天尾镇渭阳村尾厝自然村,又称长埕三座厝,为明末入莆开基始祖黄宗成第七世孙黄裕昆所建。黄氏出身果农世家,经营桂元干和红板糖土特产起家,三座厝始建于清道光间(1821-1850年),该厝坐东北朝西南,面向九华山,外墙直径96米,进深42米,整座建筑占地4千7百平方米,主轴线为三大殿,一字排开的建筑其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势起伏,东高西低。三座厝共有上下大厅6个,大小房间98间,天井27个,不同风格的轩头42间,还有院内用地板铺成的砖埕3个,以及由6口小巧玲珑的人畜饮用水井组成,整体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显得宽大又不拥挤,整个平面空间和谐统一,长埕三座厝,在用料上颇为讲究,其深檀柱都用了大料,尤其大小横檀直梁的杉木直径都不少于20公分,主厅的房屋为屋架结构,用料更为上乘。虽经百年烟熏日晒,风侵雨蚀,至今完好无损,且采用了双横梁支撑壁柱的结构方式,起到了以框架负重并达到防震的作用,称得上是莆田民间建筑师的杰作,极有观赏和实用价值,是研究古建筑的典型实物资料。也可到黄石镇参观清中、清后村的翁六桂祠、桂苑祠等古祠堂,大多分布集中且保存较好。

(四)自然生态风光游。

如新度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大优势相互交融,自然景观有壶公山雄踞其境内,木兰溪流经该域,叠翠的森林公园,成片的荔枝生态公园及本区最高大,最高产的宋代荔枝王。人文景观有玉皇文化的发端地凌云殿、祥云殿古建筑;纪念筑陂治水,造福于民的钱四娘的香山宫,“开莆来学”初祖郑露的墓及祠,建于宋元佑间的五府桥等旅游文化资源。让人们可以游览大好河山时领略荔城区的人文景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激发爱国热情。

(五)妈祖信仰游。可以在西天尾镇的九牧祖祠了解、领略妈祖先祖的历史等。有关具体旅游资料可从当地文物保护单位部门提供。

二 、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形象化标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是一个地方旅游胜景构成的重要条件。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为吸引游客,注意文物保护

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文物古迹可满足这一需求,文物古迹遂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它,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三)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

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因此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相互促进。

当然,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和消费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边用边保,尽量消除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辖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

各相关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三)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四)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

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参考文献:

[1]连维良 充分利用偃师文化资源丰富优势进一步搞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2007年4月6日《洛阳日报》

[2]潘洪 论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科教文汇2007,6

[3]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

作者简介:刘鹏志(1968-),男,福建莆田人,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上一篇:云南丽江程海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企业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