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小学语文教学尝试

时间:2022-06-02 06:42:34

刘玉华:小学语文教学尝试

摘要:语文是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好语文课是每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本文结合作者自己参与语文工作的教学经历和经验,阐述了一些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03-01

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人们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做好语文教学就显得愈加重要。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该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功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学习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1.2开展各种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乐趣化。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时间不长等特点,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其一,适当的讲故事,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的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学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学习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其二,搞比赛,可以使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小学生生性好动,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字教学中,可安排了一些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写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促进语言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2.1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过去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统天下,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硬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感到厌倦。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上课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怎样学习比较好?"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解;有的说,分成故事片段:受命造箭、准备工作、借箭成功几个片段来学习;还有的说,从周瑜最后说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中受到启发,从课文中找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内容,再把课文融会贯通地理解"。学生们的纷纷见解,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体现。

2.2强化语言训练,在运用中形成技能。语言文字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它的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几句话:"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攻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①用上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看谁能说出来;②用第三人称转述,把这段话变换称谓表述出来。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3.转变应试教育教学观

以往的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考评学生的优劣、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办学水平,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的片面性。对教材机械地讲解,用统一的标准答案、一致的教学评价、作文的公式化、考题的标准化等等对学生进行模式化的教育。学生犹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课堂教学程序化的产品,压制了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扼杀了个性的存在,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而新的课程改革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高度,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了育人功能。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突破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条条框框中走出来,树立全新现代教育理念。即"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抛开学生的体悟而分解内容。一切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讲读,都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体会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的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机的篇章,不是丧失美感的知识点范例,而是美的、带有无穷意味、充满睿语哲思的精华。我们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由发挥,只有满足了个性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投入,进行创新学习。可以说,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我们便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己去建构知识的过程,用思考来内化知识,而不是吃"现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教给学生如何思维,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学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4.拆分组合,挖掘学生逻辑智能

大部分的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得要比语文好,我曾经问过一个学生为什么觉得学数学容易,他不假思索地说:数学书写简单。的确,相比之下,笔画越来越多的汉字对还处于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是十分吃力的。如果把复杂的汉字变成数学加法或者减法的记忆模式,那学生肯定容易记忆了。因此,我们把汉字化繁为简。"一加一等于二"的数理是每个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识的,那么,我们也把汉字用"一加一"、"一减一"的方法来学习。在学习"鹅"字时,我告诉学生:这个字含有两个我们学过的生字"我"和"鸟",我们现在把这两个熟字相加就得到一个新字了。通过把复杂的汉字拆分,学生学起来简单多了。原来语文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学习的,小朋友觉得这样的学习充满了趣味性,更加愿意去学习了。

5.设计游戏,发展身体运动智能

例如,在学习"旧"字的时候,我让学生猜猜这个谜语:二十四小时;学习"朋"字,我又说:六十天,打一字。小朋友都有不服输的特性,他们都积极参与到乐园般的课堂学习中来。根据小朋友好动的特性,在学习和朗读生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边读边演,以加强记忆。双手在胸前做了一个心形的动作。通过肢体的配合运动,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了起来,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6.学校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过去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就是看他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只要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就万事大吉了,不管教师们教学的差异有没有,一律实行"大锅饭"。这就让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压力感,对学生的教育没有责任感。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业绩与工资开始挂钩,这就让大家有了紧迫感,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学得本领,全面发展,提高积极性,努力去钻研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唯分论、唯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通过对教师评价的转变,促使教师做到教学的最优化。

上一篇:高中语文“诗歌与散文”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小学校长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