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对阿霉素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时间:2022-06-02 03:46:10

卡维地洛对阿霉素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大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卡维地洛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雌雄不拘,阿霉素腹腔注射累计15 mg/kg,分6次给药,1周1次。心衰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存活的大鼠分为对照组,阿霉素心衰模型组以及卡维地洛组,检测其血流动力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衰模型组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等容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期压力下降速率(-dP/dtmax)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卡维地洛组LVSP,+dP/dtmax,-dP/dtmax和收缩压均明显均升高(均P<0.01),LVEDP则降低(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血流动力学,从而对阿霉素的心肌毒性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卡维地洛;血流动力学;大鼠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583-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严重心血管疾患,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和瓣膜病等的终末共同归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心衰的发病机制及其诊疗的研究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卡维地洛是一种兼血管扩张作用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也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CHF[2]。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大鼠CHF模型并用卡维地洛予以干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卡维地洛治疗心衰进一步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心衰模型的制备及动物分组: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雌雄不拘,180~220 g,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将动物随机分3组,每组6只动物,包括对照组,阿霉素组诱导心衰模型组(ADR组)和卡维地洛组(CVD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1 ml/天,腹腔注射,连续10周;(2)ADR组,ADR组阿霉素2.5 mg/(kg・w),腹腔注射,连续6周,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3)CVD组ADR 2.5 mg/(kg・w),腹腔注射,连续6周,然后卡维地洛10 mg/(kg・d),灌胃。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动物的饮食、皮毛、活动情况以及爪背皮肤有无水肿等。每周测1次体重,并以此为依据调整阿霉素和卡维地洛的给药量。卡维地洛最后一次给药24小时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尸检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1.2 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3]:将大鼠以20%乌拉坦0.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钝性分离右颈总动脉,行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插管过程中同步记录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记录后将大鼠脱臼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剪去心尖,4 ℃ 0.01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血液,沿房室沟分离心房和心室,置于4 ℃10%甲醛中固定24小时,流水冲洗过夜。置于30%蔗糖待组织块沉底,-28 ℃做冰冻切片6~7 μm。切片-20 ℃储存备用。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为均数±标准差(x±s),应用SPSS11.0软件包,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实验结果做统计学分析。P

2 实验结果

2.1 动物的一般状况: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期间饮水、进食、活动正常,皮毛整洁,体重稳定增长。阿霉素心衰模型组动物从实验第二周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精神差、活动少、进食量减少,有的出现腹泻、皮毛蓬松、干燥无光泽、体重增长缓慢。随着阿霉素累积剂量的增加,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出现负增长。一般状况差,表现为反应差,活动度显著下降,进食、饮水量明显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蜷卧、脱毛、消瘦,爪背皮肤水肿等症状和体征。

2.2 病理学检测结果:对照组动物尸检未见腹水,无肝肿大,肝缘如常。HE组织切片染色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心肌纤维的破坏,细胞间隙正常,未见细胞水肿。而阿霉素处理心衰模型组动物做尸检,发现有腹水,肝肿大,肝缘变钝。HE染色光镜下可见心肌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多灶性肌浆溶解,有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与空泡变性,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受累较重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溶解消失,呈小灶状或片状坏死。

2.3 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长达40年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曾一直被认为是CHF发生、发展的惟一机制。而β受体阻滞剂自1957年合成以来,由于其负性肌力作用,对心衰患者一直属于慎用或禁用。但经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该类药物能缓解CHF患者的症状,降低病死率。本实验进一步阐明了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影响。

本实验结果表明,卡维地洛可使心衰大鼠的±dP/dtmax升高,LVEDP明显降低,说明卡维地洛可改善室壁的顺应性,降低心室内舒张压力。另外卡维地洛是一种兼具血管扩张作用的新型的β-ARB,其药理学特性较第一代和第二代β-ARB更为广泛[4],表现为它可以非选择性地阻断β1、β2受体和α1受体,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不上调β1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CA)的敏感性,并且能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有利于抵消阻滞β受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加心输出量和重要脏器的供血。另外,卡维地洛还具有极强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等作用。正因为卡维地洛具有这些独特的作用,所以被视为更有前途的用于治疗CHF的β受体阻滞剂。

近年来研究发现CHF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5],后者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密切。炎性因子升高的水平及不同的变化趋势势必影响着心衰的预后[6],卡维地洛在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同时,是否也可以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其抗CHF作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子彬,Tsung O Cheng,张玉传. 充血性心力衰竭学[M]. 第一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2.

[2] Packer M,Bristow MR,Cohn JN,et al. Theeffectof carvedilol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U.S. Carvedilol Heart Failure Study Group[J]. N Engl J Med, 1996,334(21):1349.

[3] Pál P,Lucas L,Péter B,et al. Potent Metalloporphyrin Peroxynitrite Decomposition Catalyst Protects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J].Circulation,2003,107:896.

[4] J.D. 霍森普得,B.H.格林伯格.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M].第一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5] Parissis JT,Adamopoulos S,Rigas A,et parison of circulating proinflammataory cytokines and soluble apoptosis mediato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versus without symptoms of de-pression[J]. Am J Cardiol,2004,94(10):1326.

[6] Wisniacki N,Taylor W,Lye M,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systolic diastolic heart failure[J].Heart,2005,91(1):32.

收稿日期:2008-01-16

上一篇:优化解剖课堂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生理实验教学环节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