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中西方女性善良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比

时间:2022-06-02 01:10:07

影视作品中中西方女性善良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比

摘 要: 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多体现在羞怯、含蓄和婉转,而西方女性的善良则来得热烈、直率和坦诚,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本方对此分析了影视作品中中西方女性善良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 影视作品 中西方文化 女性 差异

“这世界缺少了女人,至少没了五分的美丽、六分的温柔、七分的爱和八分的坚强。”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名言。

中国的传统女性是最温柔善良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连续剧《渴望》把中国女性真善美的形象完美地塑造出来。女主角刘慧芳,她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有的优秀女性的优点于一身,温柔、善良、吃苦、耐劳、隐忍、大度……是一位人见人爱的东方女性。刘慧芳太善良了,善良得不仅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委曲求全,反而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在家庭与个人之间,刘慧芳没有了自我;在婚姻与社会道义之间,刘慧芳选择了后者[1]。刘慧芳心里想的总是别人――丈夫、养女等,惟独没有自己。这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但是里面也包含着糟粕,比如“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又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落后观念。

西方女性追求的是独自、自由、平等、博爱的处世原则,她们用一种更为率真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善良,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电影《弱点》改编自由真实故事撰写的小说。故事讲述流落街头的黑人男孩迈克无法融入社会。他不甘堕落,无法随波逐流。他又没有父母荫护,在学校里始终无法抬头。直到一天,陶茜太太目睹了他的困境,好心将他收留。有了家庭的关爱,迈克开始融入社会,并在学校橄榄球队里披荆斩棘,大展拳脚。

这部影片里最具魅力的人物无疑是陶茜太太――利安。她有着独立女性办事不拖沓的坚决态度,同时又有怜悯弱势群体的美德。对待家人,她是充满温情的。躺在床上为孩子们讲故事的一幕温馨而且让人难忘,那一桌丰盛的万圣节大餐令很多观众垂涎三尺,而手牵手祷告却更让人感动不已。对待朋友,她慷慨大方,但也坚守其做人原则。当一个朋友提出为利安的女儿的处境感到担忧时,利安坦白地说:“我为你感到羞耻!”那是对种族歧视的最好抨击。而对于弱势群体,她又有着令人喝彩的善良情怀。初次遇见迈克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利安一家晚上接孩子回家时,发现男主角迈克居然穿着短衣短裤,在马路上独自行走,细心敏锐的利安立马下车询问迈克这么晚了去哪里,是否有地方住。自尊心很强的迈克刚开始不肯说实话,在她的再三质询下,迈克终于道出了没有地方住的现实。利安立马就安排迈克到自己家住上一晚。要知道,在任何国家将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是被美国白人认为危险程度很高的黑人,带回家过夜是比较危险的。她的信任感和同情心让她散发着特殊的魅力。她的宽容也同样让人着迷。儿子和迈克一同开车出去,结果出了车祸。试想,一般的母亲看到迈克会是怎样的心情?肯定是责备、埋怨。而利安却宽慰迈克:“没事的。”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

她对迈克的尊重让她走进了这个大男孩的心中。开始的时候,迈克对利安还会有排斥,当利安要求他告诉她所有她该知道的事情时,迈克沉默了。于是利安让步:“告诉我一件我能知道的事情。”从此,“大个子迈克”的称呼就消失了,新的迈克尔诞生了。影片的最后,迈克对利安一家产生了误会与不信任后,利安开始反思:迈克到底愿意打橄榄球吗?那是他的选择,他的人生。她会一直支持他。

利安的魅力在于她的善良,而她的善良不是唯唯诺诺、委曲求全,也不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而是善待他人,勇敢争取,富有主见,聪明睿智。在帮助迈克的同时,她也悟到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付出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因为在这付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受益非浅。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一份助人后的快乐。无私地帮助别人,不但有益于社会,而且是助人者精神世界的一次自我满足的过程。莫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西方女性那种为人的率真与善良,向往个性的解放与张扬,以及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在利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这两部影视作品为例,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多体现在羞怯、含蓄和婉转,而西方女性的善良则来得热烈、直率和坦诚[2],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更多强调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自一降生就被纳入到家族伦理中,个人身份消解在人伦关系中,家国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深入精髓,中国女性在这些思想熏陶下,自我个性的发展无从谈起。

西方强调个性价值的实现,强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张扬人性、解放个性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价值倾向,个人价值的追求逐渐渗透到西方文化的血液中,现已成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个人主义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个人价值和平等的不懈追求。西方女性受这种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为了实现自由和平等,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去争取,能够自觉地站在自我的立场,彰显人性的善良。

当然无论是中国女性含蓄的善良,还是西方女性率真的善良,都会给人带来感动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逄格炜.影视剧人物塑造中的道德呼唤与重建――刘慧芳与牛鲜花之比较.东南传播,2009,(5).

[2]马龙云.从女性视角折射出的中西传统文化差异――从李清照与埃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对比谈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上一篇: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