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成就考古发现

时间:2022-06-02 01:05:39

谎言成就考古发现

身陷囹圄 撒下弥天大谎

1963年,李金培出生在六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从他懂事起,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四处偷挖古墓,久而久之,他掌握了不少考古和挖掘古墓的知识。

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为充实考古队伍,决定招考一批热爱考古事业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李金培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成为一名国家在编的考古队员,过起了正常的生活。1995年,李金培调至湖北荆州地区工作,随后又作为单位的优秀人才,被送往武汉某重点大学,系统地接受考古专业教育。

1998年,李金培偶然遇到了一个靠倒卖文物发财的老乡。那时他正急需一笔钱装修新房,于是利用工作之便把一件文物倒卖给老乡,从中获利10万余元。但是事情很快败露,李金培获刑7年。

清醒过来的李金培后悔不已,不知道如何向妻女交代,尤其是面临初考的女儿茵茵。李金培辗转思量,他知道茵茵对埃及最感兴趣,便灵机一动告诉妻子:“告诉茵茵我在埃及考古,等任务完成才能回去!”

痛改前非为女勇闯埃及

可不久,令李金培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当妻子再次出现时,她提出离婚。为了孩子,李金培仍低声下气挽留妻子。可妻子告诉他:“我也撒谎说出去打工,孩子跟着她奶奶,至于我为什么离开她,今后你自己跟她解释,因为先错的不是我!”已经有再婚对象的妻子去意已定。

李金培料定孩子已经知道了一切,谎言无需再继续。他不仅拒绝劳动,还在监狱里拉帮结派,制造事端,破罐子破摔的他甚至不再给茵茵打电话。

2002年6月,监狱干警尝试最后一条挽救李金培的办法:让他跟女儿通电话。“爸爸,是爸爸吗?”时隔三年,电话那头孩子的问候没有变,爱他的心也没有变。李金培握电话的手开始颤抖,愧疚、怜爱、伤心、喜悦一齐涌上心头,汇聚成轻轻的一句:“孩子,是我……”“爸爸,挖成功了吗?你快回来了吗?”“不,孩子,还得等一段时间呢……”茵茵扑哧笑了:“爸爸,我都要考高中了呢。三年内你还不回来,我直接考到埃及的大学去好了!我到沙漠里去找你!”女儿的话仿佛一束强光射进李金培封闭多时的心,倍感温暖的同时,他也幡然醒悟:“孩子,我一定在埃及等你!”

这次通话后,李金培像变了个人,真正痛改前非。2004年,因为有重大立功表现,他获得减刑提前出狱。走出监狱,思乡之情牵引着他的双脚,他恨不得马上回到朝思暮想的女儿和老母亲身边。但是女儿会相信眼前落魄的父亲是从埃及归来的考古功臣吗?

女儿拯救了他的灵魂,他要帮她实现梦想。李金培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去埃及。这是拯救他们父女关系唯一的出路。

李金培找到他进修期间的一位老师,在他的帮助下申请了埃及的自助旅游签证,于2004年底登上了开往埃及的航班。到达开罗后,李金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附近的吉萨金字塔旁留影,给女儿寄出了发自埃及的第一封信。

危机重重 生死悬于一线

2005年圣诞节前夕,李金培前往一个神庙,想在那里谋一份工作。在拥挤的巴士上,李金培和旁边的一个欧洲人用阿拉伯语聊起天来。得知李金培在中国的从业经历后,那人说:“下车后,你跟我走!”

李金培大喜过望,跟着那人来到神庙附近的一间简易房内。两天后,李金培和几个埃及人一起被送到沙漠深处的戈壁地带,那儿有一处正在开挖的古墓群。

可不久,他偶然获知他们并非合法考古队,而是一个盗墓团伙。李金培害怕被抓后被永远驱逐出境,于是伺机逃跑。一天,收工后,太阳落下了地平线,李金培却一直躲在墓里。入夜后,他才爬出来,冲进茫茫沙漠。天亮时,他傻了眼,除了刺目的阳光和遥渺黄沙,周围什么也没有。

凭着有限的经验,李金培朝日出的方向走去。从日出走到日落,他连只鸟都没看见。第二天,他继续往东,水喝完了,随身带的食物也吃完了,实在支撑不住的李金培昏倒在地……

当李金培再次醒来,发现周围是一群说英语的旅行者。通过随队向导,他们弄清楚了这个中国人的遭遇。一个英国长者对李金培说,埃及有许多外国盗墓集团,他们专门雇佣没有身份的黑工,目的达到后,就将这些人杀死,卷起“宝贝”逃之夭夭。李金培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自己及时逃出,否则见不到女儿就命丧异乡了。

这个英国人叫罗伯特,是大英博物馆的学者。他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让李金培三个月后打给他。脱险后的李金培回到了塞卢姆首府,并毅然走进了警察局。没过几天,当地报纸登出一条新闻,说警察在沙漠深处查获一个盗墓集团,抓获了为首的法国人。报道中还特别提到了李金培在破案中的巨大作用,他也因此获得了在埃及的合法居留权。

随后,李金培跟茵茵通了一次电话,得知她选修了《古埃及学》。李金培很紧张,埃及考古的新动向,女儿随时可以通过上网了解,他不能再对女儿撒任何不着边际的谎,他必须实践对女儿许下的承诺。

父女重逢 梦想照进现实

三个月后,李金培如约将电话打给了罗伯特博士。博士让他到埃及与巴勒斯坦交界处的伊斯梅利亚地区去。在那儿,博士组建的考古队正在进行探索。李金培的考古和挖掘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挥,他因此成了一名正式的指挥员,也获得了在埃及考古的合法证件。

考古工作是艰难的。李金培和罗伯特一行,在广袤的沙漠里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搜寻。2007年,在一条漫长的军用古道上,他们将先进的考古仪器与李金培古老的工具、理论相结合,探测到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古城堡。初步探测的结果表明,这座古城堡规模宏大,周边还环绕着许多古墓。开挖的那天,博士和李金培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李金培对罗伯特博士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邀请他远在中国的女儿到考古现场来看看。当李金培讲完他与女儿的故事后,满脸沧桑的老博士给了李金培一个深深的拥抱,他说:“没有比在一座新出土的城堡上,跟阔别10年的女儿重逢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很羡慕你有亲人来分享成功!”2007年10月16日,茵茵抵达开罗国际机场。当罗伯特的助手将茵茵带到考古现场时,李金培慢慢地站了起来……

夕阳下,一个身材高挑,披着长发的姑娘快步朝他走来,边走边喊:“爸爸,是爸爸吗?”记忆的洪水霎时卷过李金培的心头,他不知道该怎样迎接这一重要时刻,只是伸出满是尘土的手,说:“孩子,是爸爸!”父女俩紧紧抱在一起,任幸福的泪水肆意滑落。为了这个拥抱,这位坚强的汉子奋斗了近10年。

入夜,女儿和李金培彻夜谈心,可他就是不敢提自己坐牢的往事。直到茵茵睡去,李金培替她清点行李,发现了一个厚厚的日记本,上面记载了李金培与茵茵在监狱中第一次通话以后发生的点点滴滴。看着,看着,李金培的眼眶湿润了:原来早在妻子和他离婚前,茵茵就在无意间听到了妈妈和奶奶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她知道爸爸对她撒谎,是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如果他打电话找不到她,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茵茵装作毫不知情。她前所未有地刻苦学习,只为了要爸爸欣慰、放心,好好改造。两年前,收到爸爸发自埃及的照片,茵茵高兴极了,那一刻,她知道他又变成原来那个积极上进的爸爸了。

李金培眼含热泪,将日记放回包里。他一直担心自己的谎言有一天会被女儿戳穿,没想到女儿也对自己撒下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以爱的名义。埃及早就有一堵属于他的墙,那面墙,就是他还在中国监狱时,女儿替他修筑的信念之墙……

上一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下一篇:花钱买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