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中别样的风景

时间:2022-06-02 11:49:14

追求语文课堂中别样的风景

摘 要:素质教育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等上下功夫,使语文课堂充满别样的风景,且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关键词:主体;和谐;方法;善问;激趣;创新

课堂是学生获取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展现自我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一改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突出主体,师生和谐

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师生关系密切,就能够彼此建立一种和谐互动的关系,学生就会对教师有一种依赖、信任和尊敬,而教师则对学生有一种与母爱相似的关爱、呵护;这样学生与教师见面时就不会把教师当作是一个可远观而不可接近的“授业者”,在教师面前就不会那么拘束。一次公开课结束后,刘丰毓(化名)就对我说:“老师,刚才我回答问题时好害怕,所以有些慌张,把题答错了,您不会生气吧?”我心里一震,好可爱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说呢!于是,我就对他说:“你表现得很好,老师当时也很慌啊!看到了你们那么镇静,我反而觉得自己不行。课上的内容都听懂了吗?……”经过这次谈话,刘丰毓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劲,每当我有些慌乱的时候,他还鼓励我呢!这种师生的感情让我感到工作的愉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好好沟通,教师就难以掌握学生的不同心理、性格特征,这就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让学生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和专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琢磨,师生共同双边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给方法,善问探究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压抑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必须彻底改变,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问在中心,疑在难点。”使学生真正进入教学过程,参与学习。

1.提炼文中的重点词语发现问题

课文中的一些好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从这些重点词语入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既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又能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准确地使用词语。以课文《看》为例,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更好看了。”教学时,教师可先板书“更”字,然后问:“同学们‘更’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此时,有的学生说,可以是“更加”的意思;有的说,一开始就觉得好看,听了爸爸的话知道勇敢,就“比以前还喜欢”了。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更”字展开讨论,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得出,作者用这个“更”字表达了他十分喜爱的感情。

2.捕捉文中标点符号发现问题

例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两次出现“鸟的天堂”,但第一次用了引号,第二次却没有用。为什么这样?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的问题。类似的情况,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看似平常处去发现问题。

3.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发现问题

每一篇课文,都有给人思考回味的空间,这就是文本空白。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文本空白,给自己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以课文《北风和小鱼》为例,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写道:“北风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北风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落了叶,北风向鸟儿吹一吹,鸟儿躲进了窝。”引导学生于此处思:北风还会吹向哪些事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于此处想,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

三、巧妙激趣,促进创新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兴趣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如何导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让思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呢?

思考以前的课堂,导入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那样虽然看起来简洁明了,可是对我班学生而言,这样不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致,不能让他们积极动起脑来。

课文告诉我们,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中国历史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

师: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电影,认真看,看完老师请你谈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播放虎门销烟录像视屏,然后就进行交流)。

这一环节,在兴趣的驱使下,创新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见,巧妙激趣,能使教学情趣盎然,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能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启迪创新灵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情感得以激发,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

总之,新课改对教师有新要求,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正如拍摄电影一样,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做到敢说、爱说、想说,且要营造个性张扬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说得自然、说得恰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学、要学。为师者也在期盼,因为我正在欣赏着这别样的风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青阳小学)

上一篇:小处着手,提升人文素养 下一篇:《平衡走》教学设计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