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医学检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06-02 04:38:07

660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医学检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免费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保障计划妊娠妇女的身心健康,防治疾病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作用及开展的必要性,为完善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660对孕前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60例妇女中占前三位的疾病依次为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泌尿系疾病。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做好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最后一道防线,起着一级预防的作用,重视孕前健康体检,加大普及力度,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孕前检查;疾病检出率;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6-01

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规定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的重要环节[1]。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主要是针对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及检测,目的在于孕前及时发现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并及时治疗,是保障生育健康和降低新生儿缺陷出生率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本文就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县妇幼保健站自愿免费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60对夫妇。男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5±3.21)岁;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6±2.32)岁。

1.2 方法 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表,由经过孕前优生检查培训的专职医生进行检查[2]。

1.3 检查项目 进行男女内外科常规检查;女性生殖系统检查;男性生殖系统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女性血液常规检验;尿常规和肾功能(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检测;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检测;血清葡萄糖测定;肝功能和乙型肝炎血清学(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五项检测,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测;梅毒螺旋体筛查;女性TORCH(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五项筛查;妇科B超检查。

1.4 诊断标准 HBsAg阳性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HBeAg(+),Anti-HBc(+)为乙肝大三有强烈传染性。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根据内、妇科相关诊断标准及化验室诊断标准。

2 结 果

本组660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医学检查结果显示①女性疾病检出率43.3%(186/660)、男性疾病检出率20.4%(135/660);②传染系统疾病检出率22.06%(其中乙肝占21.3%,141/660)梅毒螺旋体5例占调查组的0.76%)。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以常规检查异常居多,其次为前列腺炎,包茎精索静脉曲张为多,传染系统疾病以乙肝病毒携带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梅毒螺旋体,没有检测出艾滋病和活动性结核。

3 讨 论

孕前检查是指与优生优育密切相关的孕前检查项目[3]。包括阴道妇科检查即检查已婚妇女的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及盆腔等发育情况,为受孕做好孕前检查,同时也容易发现女性生殖器的先天畸形、宫颈病变及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为优生优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因此,孕前医学检查是对婚前检查缺失的有效弥补。为每对夫妇从结婚到计划怀孕提供优生优育保证措施,避免因泌尿系及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缺陷性出生。本文通过对660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资料分析后,发现孕前优生检查中,患病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是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为避免分娩可能对胎儿造成感染,建议应积极治疗妇科病,待治愈后再怀孕。对传染性疾病,建议暂缓怀孕,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病情稳定后咨询专业医师后再怀孕。对于男性常规检查异常者,建议寻找原因,对症治疗。目前我国仍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出生缺陷儿占出生人口的5%左右[4]。有学者提出通过孕前健康医学检查可以提高孕前检查的知晓率和检查率,避免在孕前和孕早期因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5]。通过对本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示我们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确保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一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加强计卫,民政,财政和妇联等部门配合,加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力度,做好我县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提高全县人口素质,做细做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利国利民的有益之举。

参考文献

[1] 孙河清,陈舒.论婚前保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15.

[2] 李洁.青海省2004年――2007年婚前检查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87.

[3] 杜丽.婚前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J].援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48-450.

[4] 陈新.什么是出生缺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5):292.

[5] 成玲,陈颖.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6):582-585.

上一篇:右美托咪啶对鼻内镜术患者术后拔管反应的影响 下一篇:新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