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我辈复登临

时间:2022-06-02 04:00:00

【2007】

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在万众期待中冉冉升起,姜文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大批被感动和震撼得一塌糊涂的“粉丝”,特别还包括很多像史铁生、关锦鹏这样高段位的知音,当然也哭笑不得地遭遇了一些“看不懂”的质疑。显然,这部影片不是一种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现实主义”的历史表达,它充斥着虚妄与怪诞,也富含饱满的梦呓和寓言的张力。太阳照常升起,阳光依然灿烂,但太阳底下的日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一切则只能在梦中浮现了。那段对于很多人都不堪回首的岁月,在姜文眼里只是一段青春而浪漫的记忆。对于《太阳照常升起》的评论褒贬不一,引起了很多业内外的讨论,但在票房上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

【姜文的1996】

BQ创刊之始的1996年,姜文导演的首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荣获19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19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1997年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当下】

《让子弹飞》是姜文导演的第四部作品,虽然影片中姜文依然延续着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充满了隐喻、象征,耐人寻味,但与此前的《太阳照常升起》不同的是,从影片开拍之初,就被精心设计的商业包装包裹着,直至上映,而票房也超乎想象,甚至突破六亿,成为去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

在《让子弹飞》中,姜文虽然对自我表述和商业追求的配比进行了调整,使之以商业原创性获得了票房,但姜文的“作者”气质仍能在影片中清晰地呈现。姜文的“作者”气质就是一种专注于自我表现的气质。他导演的影片不管商业成功与否,总是沉溺于自我世界,尽管经历了《太阳照常升起》之后的商业失败,尽管《让子弹飞》有了较彻底的商业转向,但影片并没有显现出对观众刻意的讨好和迎合,而是仍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着追求。另一方面,《让子弹飞》中也可以看出姜文夸张甚至不惜走向荒诞的艺术个性,他的这种个性也体现于以往的全部导演作品。本片开头的马上狂奔、火车飞天便是其夸张特色的明显显现。

上一篇:张梓琳 艳色天下重 下一篇:跨国快递巨头叫板中国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