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敏 黑道的告别

时间:2022-06-02 03:07:45

马家辉在一篇谈吃的文章里曾引用他的一位黑社会朋友的话,“系喔,呢几年啲兄弟确实吃火锅多过打(是啊,这几年兄弟们在一起确实吃火锅多过打架)”,这和陈惠敏最近接受查小欣的采访时说的一样。遥想当年,尖沙咀金巴利道叫做“陈惠敏街”,“整条街的夜总会、的士格、夜场都由我话事,谁想在尖沙咀开夜场,要我点头”,而如今要是还来这一套的话,“现在?人家马上报警拉人”。

陈惠敏演过这些角色:《雷洛传》里的蟹王、《古惑仔》中的东星老大骆驼、《龙在江湖》中的社团老大眉叔、《黑社会》里的铭哥,《买凶拍人》里他则是“洪兴的标哥”……基本上,他演的角色都是黑社会大佬。原因无它,他本人就是香港最大帮会14K的元老。既然生为黑社会的活字典,所以香港很多黑社会电影开拍前都会找陈惠敏做资料准备。当然,他的文身也是真的,背后文的是龙,胸部文的是双鹰;两只手臂,左青龙、右白虎。

他的戏份、他的江湖,乃至他的凶名,都是靠打拼出来的。他能打,真打。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脚就李小龙,拳就陈惠敏”,非常朴实。说这句话的不是陈惠敏,也不是其他什么帮闲,而是李小龙自己。1972年,陈惠敏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拳赛,打到决赛,对手是泰国拳王,陈将其掀翻在地,荣获冠军。在他追忆往昔时言必提及的那个“我年代”,他日日都在打,“劈友劈得多啦,多嘅百幾人打百幾人,少都十幾廿個,70年代全部讲打,我陈惠敏金牌打手呀。(砍人我砍得多啦,多的时候几百人群斗,少的时候也有十几二十人,70年代全部讲打,我陈惠敏是金牌打手呀)”他的左手臂现在还有一条少说也有8英寸长的刀疤,佐证他当年的凶狠。

“我年代”指的是香港上世纪60、70年代。这是关于陈惠敏如何从一个香港皇家警察变成黑社会大佬的年代。17岁他报考警察,做了狱警,因此得以和被关押的大佬们交好,后来他主动申请做员警(类似于片警),收入不高,陈惠敏不甘心,自己申请去做扫毒组。扫毒组是好差事,黑钱来得多且快,人人争当,需要自己付五千元才能加入,不过,“当时规定扫毒组三个月要换一批人,但这三个月最少可以赚一万五千元”。他描述那个年代,距离警署外一百米地就是道友(吸毒者)聚集的地方,然而警察却从来不去巡逻,怕惊走他们,断了自己的财路。而警察的那些洋上司其实也很好搞定,陈惠敏们自有一套—给太太们送劳力士手表、中奖的马票,就可宣布攻破。若碰上实在坚贞的,每天带他去酒吧里鬼混,自然会玩上瘾,玩上瘾之后就自然会觉得手头短缺,然后,自然也就此沦落。

1967年,陈惠敏被警队发现是帮会中人,于是干脆退役,彻底投身黑社会。70年代,他是肥佬坤座下金牌打手,尖沙咀广东道附近有整条街泛滥,他是这里的看场,警察从来不敢踏足此地,“差佬(警察)怕道友,道友就怕我哋,呢個係江湖地下秩序(这个就是江湖地下秩序)”。

因为身手好,所以陈惠敏后来被影视圈看中拍戏。当年也被力捧过做男主角,不过没红,后来就经常客串演大佬男配。因为懂行,所以他看电影也颇为挑剔,比如他嫌郑伊健演的陈浩南头发太长,打起架来不方便,更没有大佬的威严,像小混混倒更多,实在不够写实。

然而他的“我年代”毕竟早已过去。30年前他就买了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现在他开宾利和奥迪,懂得低调之道。以前黑社会收小弟,入会仪式要斩鸡头烧黄纸搞足一天,现在只需要大佬封入会利是就行—并且行情紧张,连入会利是的金额也不复往昔。当年陈惠敏受过最大额的利是是366000港元,而现在,有些经济困难的大佬只能拿出36.6块钱。他的“江湖地下秩序”亦已崩塌,在“我年代”,他多么自豪香港“午夜十二点后由黑社会话事”,而现在呢,他不许自己的子女踏足黑社会,他会告诫他们,以前年代打得就能揾食,现在最紧要的是考哪间大学。别看戏里大哥光鲜,其实现实中黑社会很少有好下场。他还很遗憾因为自己的身份,导致子女硕士毕业后想做公务员没被录取,“后生仔唔好入黑社会,会影响前途,想考政府公务员冇机会,连下一代都唔得(年轻人不要入黑社会,会影响前途,想考公务员都没机会,连下一代都不可以)”。

但何止陈惠敏的“我年代”已经过去,王家卫当年《重庆森林》所拍的重庆大厦也不复往昔。这里曾经幽暗如迷,大量可疑的外国面孔出入,不明而活跃的经济交易,频发的刑事案件,都让这里披上了一层黑色魅力。重庆大厦曾经是香港低端国际化的中心—它将香港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第三世界国家连接起来,住在这里的异国人单身穿过洲界,躲避着法律与版权的干涉,做着不那么见得人的生意。他们是走私客、水货商人、手机小贩、性工作者、避难者……重庆大厦是他们的黄金之地。而如今香港收紧入境限制、打击非法居留,重庆客们三天两头被警察查证,这早就不是他们的地盘和他们的时代了。2004年,重庆大厦重新维修,装设了数百个摄像头,黑暗—如人所愿地正一点点被剥离。

既然一座城市不需要森林,那么就更不需要沼泽了—修剪得当的草坪和绿化带大约才是人心所向。不要有走私客,不要有黑社会,最好的社会是人人都是上班族的社会。所以,如今陈惠敏已经转型做红酒商人,负责Palinda红酒在内地的推广。他的生意在东北地区做得最好,在那里,人们见到他会非常兴奋,“香港黑社会大佬来了”。如今,他黑社会身份的意义,或许更多存在于被猎奇中,这样带来的利益,远大过什么打打杀杀。 (文 | koekje)

上一篇:历史不单单是记录 而且是要纠正错误的记忆 下一篇:“一笑先生”李玉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