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表的固执与自信

时间:2022-06-02 02:12:09

玩表的人都知道,不论格拉苏蒂还是朗格,追根溯源两个品牌都有着纯正的德国血统。日耳曼民族传承下来的浮士德身上那种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以及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全部体现在了德表这小小的时计之上。四分之三夹板、鹅颈微调装置、黄金套筒,这些创始之初的传统工艺被完全地保留下来,展示着德表的与众不同。可以说“艺术与工艺”是德国制表的代名词。

2013年很有幸,在家门口近距离地接触到两大顶级德表工艺。夏天里朗格带来的时计精品还留有余味,冬日里格拉苏蒂又奉上了“全套”的德表盛宴。

冬日里格拉苏蒂来西安巡展,很有幸受邀前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品牌带来了制表师,一位德国姑娘。说实话,在国内从事钟表行业的女性要远远少于男性,“腕表是男人的玩具”这句话并非没有根据,因为男性似乎更热衷于精密机械的把弄。但在欧洲,从事腕表制作的女性则要多一些。巡展的程序基本固定,品牌的Amber带领我们参观展出的表款,并进行了专业又详尽的介绍。

如果就是这样按部就班的推进,那么这个活动也就索然无味了。感谢品牌的贴心,参观结束后,安排了制表师与嘉宾的互动,让我们体验到了高端的制表行业光鲜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活动现场进行组装展示的是一款教学机芯,Amber邀请大家一起参与组装。受到专业技能和时间的限制,嘉宾们参加的仅是腕表配件的加工与组装。“赏花容易栽花难”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活”,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是给摆轮上螺丝,螺丝很小,目测如同小米一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不要说把它装到摆轮上了,就连把螺丝拿起来都很费劲。在场的几位人士试装都以失败告终,基于此状况制表师亲自上阵,很快就将螺丝装到了正确的位置。之后制表师还为大家展示了蓝钢螺丝的烧制和夹板的拆装。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我和这位德国姑娘就组装技巧和工艺进行了交流,她告诉我她能够在一分钟内装好摆轮上所有的螺丝,而她,还不到20岁,我不由地感叹德国专业制表教育体系的完善。

西欧有着悠久的现代制造业历史,所谓术业有专攻,像瑞士、德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很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譬如钟表制造,像格拉苏蒂这样的品牌基本从16岁就开始甄选人才,然后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制表师。这让我想起前一阵的一则新闻,说是瑞士正考虑给全民发工资,只要是本国公民每月都能领取相当于万元人民币的工资,政府相关人士说:“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去专心地完成自己喜爱的事情,能够更好地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就。”这样的说法虽不能全取,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次活动中展出了格拉苏蒂的众多经典产品:大日历窗、计时码表、古董表等,让我们一饱眼福。得益于德国人的“先见之明”,格拉苏蒂成为了现如今已完全掌控从机芯研发到组装100%依靠自身力量的高级机械腕表品牌之一。虽然品牌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几乎让品牌从历史上消失,这样跌宕起伏的背景也给品牌平添了一丝传奇色彩。

位于德国东部德累斯顿幽谧山谷中的格拉苏蒂(Glashütte)小镇,制表业在19世纪达到顶峰,出产的精密计时工具――座钟、天文钟、航海钟享誉全球。格拉苏蒂镇制表业空前繁荣,不仅是德国的制表重镇,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表中心之一。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经济低潮使格拉苏蒂镇的制表业受到重创,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让格拉苏蒂的制表业基本“归零”。作为战败国,格拉苏蒂镇所有表厂的工具机器基本被苏军拆卸一空,整个小镇也被炮火蹂躏得满目疮痍。而在上世纪90年代,品牌奇迹般地迎来春天。从重生到如今,格拉苏蒂已成为能够和百年瑞表品牌齐肩的小众高级腕表品牌。看似不可思议的涅之路,实则归功于德国制表的百年技术储备和严谨的德国精神。

日耳曼民族是个崇尚理性的民族,德国人始终认为制表也是一个以知识为本的行业。看似小巧的腕表其实是融合艺术设计、机械工程、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复杂系统工程。腕表呈现出的不仅仅是精美的时计,更展示出的是制表师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以及罕有的工艺技能。只有对制表师进行精心的挑选和系统化的培训,才能让该行业未来所依赖的知识得到保障。

1878年5月1日,德国第一所制表学校在格拉苏蒂建成,至今为止格拉苏蒂的制表学校已经运营超过百年,为德国制表业培养出不计其数的人才。2002年,格拉苏蒂重新开办了阿尔弗雷德・海威格(Alfred Helwig)制表学校。这家制表学校虽然是类似于“职业培训”的专业学校,但它并不像我们国内的职业技校,该校的入学要求极为严格。该学校每年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入学申请,但校方严格地将录取名额控制在15人,而这些人中还有3人将被培养成专业的工具制造师。

格拉苏蒂的巡展时间不算长,大概就一个小时。在返程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在快餐式的现代化社会中,变革每一天都在发生,而德表却能保持淡定,遵循经典且原创的底线,表面上看似是他们把德国人固有的刻板认真融入到了制表行业,实则体现的是他们骨子里的那份自信。而这份自信来自于他们对教育培训的重视和百年的技术积累。干净的线条、黄金套筒和格拉苏蒂传统的棱纹打磨,相信德表这些特有的元素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确,这不正是德表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文化语境理论下的外语文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