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家族:净利突增88倍 非主业之功

时间:2022-06-01 11:42:05

中报大幕刚刚拉开帷幕,华丽家族(600503.SH)就以“华丽”的业绩登台亮相了。

7月15日,华丽家族的2011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8倍。这一业绩不仅在2011年中少见,在过去历年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也属凤毛麟角。

但在这份惹眼的中报背后,这家地产公司自身经营的隐忧也随之浮出水面。

《投资者报》发现,华丽家族净利润之所以出现惊人增长,并非因为其主营业务的迅猛发展,而是来自于资产出售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华丽家族第一次依靠卖出旗下股权粉饰业绩,自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公司连续四年都通过出售旗下资产提升公司利润。

净利增88倍依靠卖股权

位于上海的华丽家族以住宅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同时涉足建筑装饰、绿化环保等相关产业。

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亿元,和2010年同期的627万元相比,增长了8808%。

但令人失望的是,此次业绩的大幅增长并非来自于其主营业务。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0万元,同比下降了37.98%。这意味着,公司净利润的暴增并非主营业务之功,而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增长。

这一“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一份股权转让书。

2011年3月,华丽家族将其所持有的上海弘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1.52%的股权以7.88亿元的总价出售给搜候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借助这笔交易,华丽家族在上半年取得了4.76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011年上半年,华丽家族的非经常损益合计高达5.85亿元,这笔交易占其非经常损益的81%。正是这笔股权转让,令华丽家族净利润实现88倍的“华丽”增长。

在本次股权转让之前,搜候上海和华丽家族分别持有上海弘圣48.48%和51.52%的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弘圣公司20%的股权,根据测算,其账面价值约3亿元,若出售可获得税后利润2.5亿元。

连续四年靠出售资产提升业绩

翻开华丽家族借壳上市以来的公告,《投资者报》发现,该公司每年都在出售旗下资产获取“非经常性损益”。

2008年7月,公司通过借壳SST新智上市。同年8月,公司公布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华地将持有的天津地福商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COF III SRL,交易金额为3.39亿元。

公司公告称,该项资产出售可产生2亿元的净利润,其中绝大部分将在2008年第三季度实现。事实的确如此,2008年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83.9%。

事隔不久,华丽家族再度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09年5月,华丽家族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丽家族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上海福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地之福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权一次性出让给自然人叶罗彬、汤斯捷,转让价格总计2亿元。当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增长36.74%。

2010年公司再度出售旗下资产。其第一笔交易发生在2010年3月,当时公司与上海锦都房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持有的上海长春藤房地产有限公司85%的股权一次性出让给锦都房产或者其指定的第三方,公司预计该笔交易将产生约2360万元的投资收益。

同年10月,华丽家族再度出售股权,将其持有的上海弘圣48.48%的股权以7.9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搜候上海。虽然华丽家族在2010年前三季度仅有2166万元的净利润,但由于上述交易一次性为公司带来约3.9亿元的净利润,最终令华丽家族2010年全年实现了5.19亿元的净利润,较2009年增长了447.91%。

事实上,在公司不断出售股权之时,反映公司真实业绩的另一指标却一再亮出红灯――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多次出现下滑。除2008年这一指标同比增长113%外,2009年同比下降60%,2010年仅增长19.23%。

资料显示,2008年华丽家族股改时,大股东南江集团承诺,2009年和2010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6亿元。若实现利润数低于承诺数,南江集团将以现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补足该期间实际实现的净利润与承诺利润数之间的差额部分。

在出售资产后,华丽家族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472万元和5.19亿元,实现了此前的承诺。

不过,依靠出售旗下资产提升公司业绩,其可持续性值得质疑。

机构“以脚投票”急减持

事实上,对于公司持续卖出股权获取收益,以提升公司净利润,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表示担忧。他们正在“以脚投票”,减持公司股份。

根据公司中报,机构(包括基金、保险、券商、券商集合理财、社保基金和QFII六类)在2011年二季度末只持有406万股公司股份,较去年二季度末的1435万股减少1000多万股,只占公司总股本的0.57%。

而在2010年二季度末,机构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还有2.72%。

2011年二季度末持有公司股本的机构仅有三家,包括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华泰柏瑞价值增长基金和华富成长趋势基金。

在一季度机构的持股数量就开始出现下滑,降至461万股,较2010年一季度末的1285万股下降824万股。其持股比例也由2010年一季度末的2.44%降至2011年一季度末的0.87%.

除此之外,公司大股东的近期减持也受到市场诟病。

公告显示,公司大股东南江集团7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套现约1亿元。

对于本次减持所得的资金,南江集团表示主要是为了提供给上市公司用于开发项目的建设资金、归还到期开发贷款、为上市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提供资金支持、为上市公司储备其他非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机构和大股东们的减持,已经削弱了公司业绩增长88倍的耀眼光环,公司近期股价开始持续下滑,7月15日至20日共计下跌逾7%,同期上证综指只下跌0.58%。

上一篇:点石成金 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成长机会 下一篇:从银监局到工信厅 民间借贷监管无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