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柞蚕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1 10:12:53

吉林省柞蚕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1 吉林省柞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柞蚕放养总量较小,难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吉林省有宜养蚕柞林约200hm2(自然林125万hm2,次生林74hm2),由于受“天保工程”的限制,养蚕面积不足宜养面积的3%,约8000把左右,产量0,9万t左右。难以为下游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致使缫丝、纺织等下游产业难以发展,只能把原料卖给下游产业较发达的辽宁省。(2)种子市场混乱,产业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吉林省在柞蚕种茧管理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致使种茧市场比较混乱,这样一来就给一些非法繁种户开了方便之门。(3)没有龙头企业,产业难以发展壮大:吉林省的柞蚕产业,目前还停留在一种粗放经营模式上,缺少或者说没有成规模的加工企业,更谈不上龙头企业。难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

2 如何实现柞蚕产业化

(1)积极寻求破解林蚕矛盾的新方法,逐步扩大柞蚕放养规模:要想实现柞蚕产业化首先必须具备放养规模,否则就很难建立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传统的放养方式扩大规模首先要扩大蚕场,砍伐自然柞林,这种做法林业部门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新的放养方法,目前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正作着积极的探索,柞蚕大树(15-25年树龄)放养技术研究课题,已在省里立题。这是一个以原生态理论作指导,突破了传统柞蚕放养方法的全新的放养技术。它既可以满足柞蚕生长的需要,又可以达到不砍树放养柞蚕的目的,使蚕场面积逐年增加,放养规模逐年扩大。(2)搞好产业布局,逐步建立蚕产品深加工企业:柞蚕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就要建立与其相匹配的加工企业,没有企业的带动产业难以发展状大。柞蚕是生产保健品或保健食品的优良原料,因此笔者建议,蚕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定位应打破传统的产业模式,以生产保健品和健康食品为主,以巢丝、纺织、丝被为辅。建立龙头企业首先要考虑布局合理,我省的柞蚕放养区主要分布在吉林、敦化、东辽,所以建议企业分布应以吉林为核心、以敦化、东辽为两翼,集中建设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通过园区中的企业深加工,大大提高蚕产品的附加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蚕业在特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进一步带动柞蚕放养业的发展,达到蚕农增收、蚕业增效、蚕业经济发展的目的。(3)加大柞蚕的研发力度,为产业化提供保障:随着柞蚕放养量的扩大和加工产品的数量的增加,需要科研单位不断地提供优良品种和科技产品,这就需要科研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研发步伐,加大研发力度。(4)加强蚕种市场管理和蚕场资源保护: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作保障;二是加强体系建设,为制度落实提供组织保障;三是要加强管理力度,卡死不合格种子的流通渠道。

上一篇:若尔盖县畜种选育的历史现状及对策措施 下一篇:夏季羊常见两种传染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