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料何时现身才有效

时间:2022-06-01 08:53:13

新闻资料何时现身才有效

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被教师们搬进品德课堂,特别是一

些新闻视频或新闻资料更受学生欢迎。如何使这些新闻资料在课堂上发挥它更大

的作用呢?下面两则案例都是《红绿灯》一课中运用同一新闻资料的教学片段,

但笔者认为它们产生的效果却是有差异的。

案例1

师:(出示一组四通八达的交通图片)同学们,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交通也

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生看图片感受发达的交通给生

活带来的便利)

师:四通八达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大家请看。(出示表示堵车、交通事故等内容的数幅图片)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上述情况吗?

生A:遇到过,前些日子,妈妈的车被刮了。

生B:周末,我和妈妈去街上购物,在红绿灯的地方,一辆电瓶车被汽车撞翻在地

生C:听爸爸说,前段日子,高速公路上两车相撞,车翻了,有人伤亡。

师:发生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

师(小结):违反交通规则后果严重。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以下资料,从中你认识到了什么?(出示数据:2010年,

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

产损失9.3亿元。学生自由读这则资料)

生D:交通事故很严重。

生E:以后要遵守交通规则。

师(小结):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案例2

第一环节

师:老师要做个调查,你和你的家人有没有闯过红灯?

(学生如实回答)

师:调查显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成员有过闯红灯的行为。

师(继续追问):当时你们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闯红灯?

(师生一起剖析闯红灯的心理)

师(小结):虽然不是每次闯红灯都会酿成事故,但是经常闯红灯,一定会增加

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同学们,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负责。

第二环节

师(出示交通标识):同学们,认识这些交通标识吗?

师:请到黑板前,把这些交通标志贴到黑板相应的文字旁。图文连起来读一读。

第三环节

师:今天老师来实验学校上课,经过世南南路,一路过来看到许多交通标志。现

在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走吧。(视频播放世南南路,生回答看到的标志所包含的意

思)

第四环节

师:今天你来当小交通员。在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画面?

生:翻越栏杆、红灯亮时横穿马路、开车打电话……

师:那你看到时会怎么做?

生:我会进行批评教育,让他改正。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曾看到的不和谐的画面,然后教师再次指名交流)

生:有人在高速公路上倒车、开车转弯时不打转向灯……

师: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

师(出示多幅两车相撞的画面):同学们,这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后果。

师(紧接着出示一则新闻资料并放大、飘红):2010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

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

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9.3亿。(同学们唏嘘不已)

师:你对车祸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名交流)

生A:交通事故实在太可怕了。

生B:交通事故成了城市安全的一大隐患。

生C:我们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

师(出示句子):车祸猛于虎!

剖析:

在我国,每年约有两万名少年因交通事故伤残或死亡,这其中有30%左右是由于学

生自己违反交通规则而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已成为未成年人的“头号杀手”。

所以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红绿灯》这一课时,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和他

人的生命负责。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时刻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上述的两个案例所设计的环节,虽然都能达成目标,但是达成目标的程度和效果

是不一样的。

案例1中,教师把这一环节放在课始的导入部分显然不是很合适。而且从教学过程

来看,从观看交通事故图片、交流生活中违反交通规则的事例到自读新闻资料谈

感受,简简单单的三个步骤,怎能让学生在内心产生共鸣、产生震撼,唤起学生

的真情实感呢?又怎能让学生从内心的感受自觉转化为行动呢?

此外,教师在出示新闻资料时,没有作一些特殊的处理,如把这些数字放大、飘

红,以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接下来,教师也没有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只

是让学生自读,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这则新闻资料

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显而易见,要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困难的。

而案例2中,教师在教学前,已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教学:调查生活中闯红灯的现象

、认识交通标志、走一走世南南路。这样,学生对相关的交通知识已有了一定的

了解和认识。

在种情况下,教师又用两个步骤做了铺垫,首先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违规

现象,学生以眼“察”之。教师抓住时机,出示两车相撞的画面,学生如亲临现

场,以心“验”之,感触深刻。紧接着,教师用动情的语言娓娓道来:“这样的

画面数不胜数,原本美好的家庭在瞬间破碎。大家请看这样一则新闻资料……”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优化教学语言 营造灵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