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转换在工程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1 07:54:34

视点转换在工程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从词、句和段落三个层面分析工程英语汉译中视点转换的具体运用,希望借助这些探讨,对后期的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能有所启示。

关键词: 视点转换 工程英语翻译 汉译

引言

柯平(1991)提出在翻译实践中运用“视点转换”这种变通手段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换,究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值,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视点转换作为一种翻译手法已经被学者广泛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于非工程类英语作品的翻译。其实视点转换在工程英语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词、句和段落三个层面分析工程英语翻译中视点转换的具体运用。

一、词汇层面的转换

工程英语词汇中名词化倾向和一词多义现象普遍,而两种语言中往往缺乏词性相同而词义又完全一样的词汇。为此,要转换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以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删除和增加也是常用的转换方法。

1.把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转译成动词。如:In spi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kinds of building materials,concrete continues to be,as it used to be over years,the backbone of civil engineering. 译:尽管其他各种建筑材料都发展了,混凝土仍一如既往,充当着土木工程的核心选材。

2.把名词、副词转译成形容词。 如:Constructure compensation shows a considerable variety. 译:建筑工程索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3.把名词、形容词转译成副词。 如:Many engineers find it difficult in solving the Problem. 译:许多工程师觉得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4.删除。如:A simple single—span bridge maybe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or drestressed concrete.译:简单的单跨桥梁可以由钢筋、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建造。

5.添加。如:The supporting power of soils increases with density .译:土的承载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二、句子层面的转换

工程英语大都是一些说明性质的论文,注重事实和逻辑推导,严谨精确,因而大量使用冗长而复杂的句子,具有很多修饰成分。表述中多使用被动语态,避开人的感情因素,使对现象的表述、对规律的论证、对事理的分析和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的推理更显客观。

1.语序转换。英语中后置于主句的条件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译成汉语时应前移。如:The generalization of this algorithm to continuous beams is established in a similar manner if the problem takes each single span at a time.译: 如果同时考虑每一跨, 那么用类似方法建立这种算法可推广到连续的梁上。

2.语态转换。在翻译专业文章时,英语的被动语态一般都译成汉语的主动形式,只有在特别强调被动动作或突出被动者时,才处理成汉语的被动形式。在下例中,将被动语态译成主动语态,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The employer hadn’t been told construction progress, or the letter hasn’t been delivered to them. 译:(承包商)没告诉业主施工进度,或者业主没收到函件。

3.长句翻译转换。英语句子通常比汉语句子长,翻译专业英语长句时,在不能顺译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转换视点,对其进行其他方式的翻译处理。

(1)倒译。如:The steel is the vital part of the structure, since concrete is deficient in tensile strength.译: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钢筋成为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拆分译。如:The loads a structure is subjected are divided into dead load& which include the weights of all the parts of the structure, and live load,which are due to the weights of people, movable equipment, etc.译:结构受到的荷载分为静载和活载两种。静载包括各组成部分的重量,活载由人群、移动设备等重量引起。

三、篇章层面的转换

篇章上,工程英语作为一种信息文体,着重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能,阐明观念原理,强调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因而在语篇形式上特别强调逻辑衔接。这种衔接一般体现在连接词的使用上。例如:To obtain a QSRR model,the compounds must be represented by molecular descriptors and retain as much structure information as possible.Here quantum chemical descriptors were used because they could be easily obtained using quantum chemistry program and also had specific chemical meaning.这段话使用了多种连接手段,如表示并列的“and”,表示递进的“also”,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这些连接词不仅使语篇衔接连贯,还使作者的复杂思维清晰流畅、层次分明。此外,一些段落在翻译时,如果按照原有的结构形式难以达到条理分明、干脆利落的表达效果,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先归纳,然后逐一说明。

结语

工程英语翻译工作不仅要求译者掌握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较多的词汇,更要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 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 使自己的译文准确、专业、严谨、流畅, 符合译文的语言规范要求。这需要采用各种翻译技巧实现,视点转换就是一种有效的变通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1]Trimble Louis.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Discourse Approac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武秋红,郑健.工程英语的翻译技巧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3]陈小愁.汉译英中的视点转换[J].中国翻译,1993.

[4]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人文社科项目(课题)。

上一篇:刍议小学数学解题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7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