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1 01:48:23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丹参注射液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20-02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应最大限度的、及时改善患者脑部供血情况,减少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2]。为了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患者年龄均在45~73岁。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经颅脑部CT或MIR检查确诊,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发病不在急性期内患者;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或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包括抗凝、降压、脱水、抗心律失常和及小板聚集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400 mg/次,加入5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栓通注射液治疗,400 mg/次,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3 疗效判定

疗效评定标准为[4]: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结果用海南医学院学报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栓通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降低患者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扩张患者脑血管而增加血流量,利于病灶部位的吸收及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及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涛,张键.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8.

[2] 龚翔,沈君华,吴国平.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6):603.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蓄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 李辉,金小坡.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1):33.

[5] 应晓茜.血栓通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 30(4):12.

(收稿日期:2013-03-11)

上一篇:10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术后护理 下一篇:观察全麻复合骶管麻醉下新生儿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