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 毕摩文化之乡

时间:2022-06-01 12:42:50

美姑 毕摩文化之乡

索玛花开了会谢,惹布子的心放在火塘里烧不死。阿爸、阿妈啊,察尔瓦和天菩萨一辈子不分离。是谁创造了这片土地?哦依哦哦……是创世纪的史诗《勒俄特依》。是谁唤醒了打冤家的罗罗?哦依哦哦……是教育训世经《玛木特依》。

这是毕摩文化―中国最神秘的文化领地之一;《勒俄特依》、《玛木特依》史诗打造罗罗世界(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这是嗜血嗜酒的土壤;火把节豪放和优美煽情―踏地震天。

这里是为五湖四海的旅行者、天涯过客敞开大门的一座文化圣殿,不由得人急于想亲近和了解它,终于,我只身从内江出发,经自贡、宜宾、屏山,进入彝族聚居地雷波,然后到美姑、昭觉、西昌、盐源、冕宁、石棉,一路考察,至今还念念不忘那段特殊的经历,还想一千次一万次走近它。

亚细亚大陆上的黑非洲

21世纪,将是彝人的世纪!这颗镶嵌在亚细亚大陆的”黑非洲”,将熠熠生辉!光是那黝黑的皮肤和布满皱纹的脸上雕琢的岁月年轮和沧桑,那种长驻脸上的张力和光与影,肖像摄影家们向往的神采和巅峰,就足以使中国和世界的摄影迷们,甘愿为此耗掉毕生精力不懈追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洲,中国最大的彝族居住区。它的发源地―莫古格埠,据说,就在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林木莫古村。现在,这块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180多万彝族人民,积淀了令天下人向往不已、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1873年,法国人卡拉布奇(Crabouillet)最早涉足了彝人圈子,发表了关于彝族人的文化专著《罗罗人》。尽管接踵而来的探险者们总想窥视这片神秘的世界,但是,这片土地原生态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令他们浅尝辄止。

神秘的毕摩之乡

“毕摩之乡”美姑县,是凉山州毕摩最集中的地方。据2002年普查,美姑县有毕摩8680人,毕摩经322种、14万卷。历史上的阿苏拉则、阿格说主、阿克俄伙,代表三大毕摩流派。除了阿克俄伙的部分直系后裔迁往峨边县,其余的后代都留在了美姑。

翻越黄茅埂时,我认识了一位叫吾叶木且的彝族老人,他会用毕摩法器水鼓跳舞,节奏强悍,神秘莫测。他告诉我,毕,是念经诵咒;摩,是对有知识的老人的尊称。毕摩,也是一种等级,在古代彝族兹、莫、毕、格、卓中,排在第三等。因为毕摩不仅通晓文化,而且能通神,毕摩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凡一切彝族事务,宗教的或民间的社会活动,包括调解纠纷等日常琐事,都少不了毕摩主持。见到毕摩的人,甚至包括昔日的土司,都必须主动为他让路或让座,尊敬他。2003年11月16~18日,首届毕摩文化节在美姑举行。听说62岁的毕摩老人日维吉挂着羊皮鼓在台上表演转圈,转了一个小时。这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宗教文化,美姑县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对研究毕摩文化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毕摩出身大多是被黑彝统治的白彝,大到三四十岁、小到四五岁的男性,都可以免费学习毕摩。黄茅埂是毕摩文化发源的神山。关于毕摩文化,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天文、气象、医学、种植等各大门类,自然的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外专家无不向往之,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刚烈剽悍的真性情

这是一个被外界少有了解的剽悍民族。他们喜欢大块大块地吃肉,叫“砣砣肉”;大口大口地喝酒,喝“泡泡酒”;“无酒要隔九匹山嘞,无肉只隔一叶草。”他们迎接客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见血见火”,杀两只脚的家禽或四只脚的牲畜。有时甚至不用刀杀,比如杀绵羊,叫“友毒”,把羊颈子活活扭断致死。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人说话的口气,更能表现他们狂野的性格。如说烤肉,叫“狠呼”,把羊肉砍成砣砣水煮,叫“狠码”。生活中喜欢说“抢”字,比如吃饭了,不说请,而说:“抢啊!”还有结婚,叫“抢婚”或“抢媳妇”!这是一个以“抢”字著称于世的民族,他们为什么喜欢说“抢”呢?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事,但,有一点敢肯定,他们说“抢”,并不是杀人越货的意思。因此,当你在彝区行走时,听到“抢”字,千万不要心惊肉跳,他不是说要抢你,用北京话说,是想跟你套近乎。我推车路过昭觉县竹核乡遇到一个年轻的彝族小伙子甲巴伍日,他推了一辆自行车跟在我身后,大喊:抢你!抢你!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吼起来:老子还想抢你!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彝族人喜欢自己狂,更喜欢比他更狂的人。但是,到了农历6月24日或25日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跳“都火”的时候,你千万狂不得!假如那些彝族阿咪子(未婚青年女子)抠了你的手心心,你不要随便抠转去。这个意思是表示今夜你就属于她了,你如果莫名其妙抠多了,恐怕不是高兴,可能会受苦了―阿哥哟,阿哥,火把节才过半年多,你为什么心慌慌要走?荞巴巴蒸在大碗碗里,阿妹给你暖好了被窝窝。

大凉山里的情人节

可能是彝族男子过于粗犷吧,彝族女子却柔情似水。美姑县,传说是彝族美女甘嫫阿曲的故乡,距县城70公里的马洛村是彝族的美人谷,在县文化馆工作的沙马乌支,是连续获得几届彝族美女比赛“金索玛”奖和“太阳女”称号的绝代佳人。彝族唱歌的种类很多,如,山歌、祭祀歌、婚嫁歌、情歌、叙事歌、丧礼歌等;乐器有马布、葫芦笙、口弦、竖笛、牛角胡、月琴、唢呐等;舞蹈有斗鸡舞、斗羊舞、大鼓舞、刀舞、朵落荷(一种彝族踢踏舞)等。彝族姑娘唱起歌来,像百灵鸟,曲比阿乌、兰卡布尺、吉克尔哈莫,都是著名的彝族歌唱家。彝族姑娘挽起五彩的百褶裙跳起舞来,像蝴蝶纷飞。火把节开始,妇女要待在家里应酬客人,惹布子(小伙子)和阿咪子都要去参加节日盛典。每个人手中举着火把,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火海。如此万众一心汇集的火海,传说是为了烧死残害庄稼的“天虫”。这是激情燃烧的夜晚!这是欢呼如潮的夜晚!“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在男女对唱曲里,他们常常还这样唱:唉―不会唱歌的是水牛,唉―唉―不会跳舞的是木头,唉―

关于彝族,要讲的太多了,要解释的也太多了,很多还需要你亲自去体验和感受,可是去到这鹰与太阳如灵魂一般歌舞的凉山州,你千万不要当了木头,做了水牛呀!

户外探险+提示

购一本32开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地图册》备用,无论到哪里,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交通都非常方便,县县通公路,骑车或步行,随时都能找到食宿,费用不高,可以讲价。住彝族人家时,最好选择那些能跟你讲点彝族故事的人家。

与以前相比,彝族生活习俗已经有所改变,但待人接物礼貌还是必须有。如,天菩萨(头上发辫)不能摸,摸了要赔九头牛,听说赔不起就砍手或赔命。甘洛县南部有叫客人在屋外吃饭的习惯,是为了让客人随便点,吃好,没有别的意思。甘洛县尔苏文化中还有“摸捉孜”,即给活着的年满70岁的老人开追悼会,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入乡随俗就行了。

美姑县是重点。其他,如从屏山县到雷波县途中的龙华古镇,雷波马湖附近海龙寺的孟获殿,昭觉县碗厂乡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火把之乡”布拖县,西昌市区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泸山光福寺的地震碑林和蒙段祠的望天娘娘、安宁河畔的大石墓、黄联关土林,普格县螺髻山古庙、冶铜遗址,冕宁县的红军遗迹、长征纪念馆、灵山,漫水湾的卫星发射中心等,安排得过来,也可以随便看看。

除了火把节,彝族节日还有彝年(库施),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新年,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汉族的不少节日,彝族也过,如春节等。

上一篇:扎金甲博幻境:南康巴神奇塔峰 下一篇:抓住鸵鸟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