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脚石垫脚石

时间:2022-06-01 09:09:46

【摘要】绊脚石是石头,垫脚石也是石头,同样都是石头,为什么分绊、垫呢?原因在于人,在于它的用场不一样。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同样的问题,可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关键词】绊脚石垫脚石感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无可厚非地把老师比作了春蚕与蜡炬,可我却认为:教师应该也是一个舵手,在航行中不断地积累掌舵经验,直至成为一个优秀的舵手。

1.途中发现:绊脚石怎么办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40分钟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本来设计完整的一节课,却被一些突发事件打乱了原定的授课计划。处理这些问题,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了,如果绕其而行,则有可能偏离我的教学目标。是选此还是择彼?对于年轻且又毫无经验的我来说,真难!于是乎,总是祈祷这些绊脚石千万别再出现。可是,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我已经“为伊消得人憔悴。”可事情总不如人愿……

2.灵光闪现:垫脚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闲来无事,翻翻书报。一段美国前总统艾豪森威尔母亲的话吸引了我。艾豪森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他连续几次都拿到很糟糕的牌,情绪非常不好,态度也开始恶劣起来。他母亲见状,说了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话:“你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这就好比人生,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把差牌玩好,就是最大的成功。是呀!为什么我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变绊脚石为垫脚石呢?

3.实际行动:变绊脚石为垫脚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应用当中,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绊脚石”还可以如此应用!比如说:

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时,我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的夹着教案,微笑着走入教室。导入课题后,发现学生们个个心不在焉,有的甚至窃窃私语。我勃然大怒,刚准备发火,猛然想到明天便是“六・一”孩子们是不是太兴奋,以至于无法集中精力?对!我要以更有趣的事吸引他们。

师:孩子们,不知道你们昨天有没有预习新课?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点。

师:老师在备教案的时候,发现在咱们的新课中有一处“错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学生们一脸惊奇和疑惑说:“真的?”此时,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翻书查正了。

师:那么请同学们现在就一起研究一下,看看究竟是错在哪。

学生们先是认真的研究例题,仔细的演算之后,有了小声的议论,随后就大声的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站起来兴奋的大声说:“老师,我找到了!”

师:(微笑着)真了不起!在哪呢?生:例2列式计算错了!

师:那应该怎么算呢?你可以把你认为正确的写在黑板上吗?

学生演示:

37 . 81

-1 . 735

2 . 046(然后得意地回到座位。)

师:李丁,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样算吗?

生:因为,我们在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都是末尾对齐,所以我觉得算小数加减法也应该是末尾对齐。学生们都沉默了,看得出来他们在思考。

这时又一位同学忧郁地举起手又放下,又坚定地举起手来。

师:刘你想说什么呢?

生:老师我觉的李丁的竖式不对。

师:不对?为什么?

生:因为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他这样做连个位都没有对齐。性急的同学也站起来:对!我觉得刘星说得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还是像课本那样才正确。

还有一次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课,唯独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拿着自己的新帽子在玩,我用眼睛示意了几次发现他玩兴正浓,根本注意不到。我真想狠狠的批评一顿,可是又不忍心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路。不说吧?他无法集中精力,真是为难。这时学生们总结出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我灵机一动,顺势说:“是的,小括号就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一样,有着特殊的功能。比如:说帽子,可以是装饰、可以保暖、可以遮阳、也可以遮羞……,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的运用,帽子就不可以拿在课堂上玩。同样,小括号也不可以随处使用,只有在用的着的时候才能使用,才会用的恰到好处!”

4.感悟:舵手的幸福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记得优秀教师华应龙老师曾说过:“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如果你不是有意识地千百度的去寻,怎么会有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回味?”是的,好的教学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定。能把突发的、不期而遇的、不利的事件转化为难得的、恰到好处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把课上的让学生恍然大悟、悠然心会,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吧!

虽然,我知道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法则,但是在航行中,我已经掌握了难得的技巧;虽然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把教学中所有的“绊脚石”都转化成“垫脚石”,但是我在努力这样做,并在千百度地去寻觅。我相信,会有那份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幸福!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 下一篇:《海陆的分布》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