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你还想来“一线城市”闯一闯吗?

时间:2022-06-01 08:40:54

毕业后你还想来“一线城市”闯一闯吗?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下,是选择在大城市中迷茫,还是去二三线城市就业?是逃避,还是找出路?面对这个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的2014年,即将踏出校园的同学们,毕业后你还想来“一线城市”闯一闯吗?

青春无畏型

野象少女布朗妮: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去一线城市闯一闯,为了自己为了爸妈为了后代,也为不辜负自己的梦想。趁着现在有机会想干嘛就干嘛,要不然以后就真的没机会了。

我是湖密我骄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有斗志,像朝阳一样,干一番事业。一线城市机会多,为什么不先尝试一下?不拼搏就放弃,在哪里都不会成功的!

龙之海:如果我们的大学生都纷纷逃离一线的发达城市,都跑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压力问题竞争问题是解决了,但终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都逃离一线城市,那谁去高端前线努力奋战,谁又该肩负起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

嘉嘉:记得《三联生活周刊》曾做了一期贾宏声的专题,里面有一句话写着:“从小地方来这里的人都将面对这样的惶恐,滚滚而来的城市激流,是否会湮没你来这里的初衷。”现在想想我可能更理解这句话了。我想我是不会回去的,我甚至还想往更远的地方跑,比如冲出亚洲,比如走向世界,比如飞跃地球……

知足常乐型

绫雪Serenity_USTC:二、三线城市安静闲适的生活远胜过一线城市的拥挤喧嚣忙乱、尾气噪声污染,跟随自己的心才是最好的选择。回过头看一看,那些你苦苦追求的名利是否真是你心灵所需要的?看看有多少幸福的日子被你抛在了所谓的奋斗之中?

零零发:创业、持股、成功、上市……这样的故事能有几个?百度、新浪、搜狐、谷歌、微软、金山、小米……这些风光的企业又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对于混IT行当的我来说,看过太多离欢悲合的故事。更多的普通人混迹在一些或者小有名气或者默默无名的公司里,做着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出人头地的工作。年轻的时候靠梦想,但是到了三十几岁,梦想几近破灭的时候,北京对他们来说还是那样的冰冷。当我看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我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找一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好好享受生活,有句话说得好,安居才能乐业,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

小猪猪:我的家乡在北京,不过我现在选择在苏州生活。其实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换了城市生活,不需要太大的勇气,想做就去做便是了。身边也有朋友不解,每每回京时都戏称我是不认识路的“外地人”。初到苏州时,朋友几乎寥寥无几,而吴语对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也未免太艰深了些。可是所有这些,都不妨碍我渐渐从了解一个城市到熟悉一个城市再到爱上一个城市。会在这里扎根么?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它也大到像北京一样面目全非,可能仍要辗转吧。除了跟随自己的内心,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肯与我一起,随遇而安。

迷糊纠结型

胧玉:距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候,母亲大人就各种灌注思想“哪家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回来嫁人了,哪家哥哥去南方闯荡了几年回来开公司了……你干脆毕业就回来吧,省了这个过程……”这使我想去北京闯的信念微微产生了动摇。我在毕业的城市待了几个月,结果因家里的一场事故离开。现在在家工作三个月,想去一线城市闯的念头依然在。

桃时的柴郡喵:现在仍然很迷茫啊……我在成都上大学,前两年一直说毕业了想去北京,至少留在成都。不回三四线的老家,但现在算了一下生活成本真的很高,能做的工作其实在哪个城市好像也差不多。家里人也一直在叫我回来,去了北京实习的小伙伴也说下个月要回来了,怎么办?

曲线救国型

胡夫金字塔:可能先会在二三线城市找个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去大城市闯闯。现在用人单位动不动就要工作经验,刚毕业的本科生哪里有工作经验啊?

月下笛如歌:既然有那么多的人想去一线城市,那么一线城市肯定有吸引人的地方。我打算毕业后先在一线城市闯一闯,锻炼一下,工作几年后再回到家乡附近繁华一些的城市定居下来。

潇溪雨梦:对于我来说,我会选择介于一二线之间的城市,如家乡的省会以及较发达的地级市。虽然它仍不属于一线,但却努力地向着一线城市积极、活力地迈进,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理智冷静型

聪:北上广机会多,对于有事业心,有抱负的人来说,是好去处。而二线城市对希望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觉得,选择城市要根据个人的性格和爱好,不要人云亦云。跟风最后的结果是扎堆,反而不是更好的选择!坚持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做好优劣对比!

安徽工业大学交流平台:随着一线城市逐渐加大对外来人口管理政策的力度,一线城市已经不再属于毕业生的就业首选,转换就业城市的机会成本相对要低很多,去二、三线城市慢慢打拼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ps:马鞍山作为安徽省内首屈一指的四线城市也是安徽工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

(以上内容来自《求学・考研》话题调查)

上一篇:医疗险保多少 下一篇:人本管理有效实现的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