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数学测试讲评课

时间:2022-06-01 05:48:40

应重视数学测试讲评课

在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都会开展测试讲评。就评讲测试而言,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仅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经常到周边学校毕业班中听课、评课,发现很多教师一无教案,二无典型性,三无系统性,四没有对整份试卷进行分析,五无对学生得失分数的统计。他们只是逐题讲解,面面俱到,目标不明确,无总结归纳,更无提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供同行们参考。

1 深度分析试题,统计分数得失,精心备课

无论阶段性测试题、专题性测试题,还是模拟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比例,试题源于课本又略高于课本。教师在认真评讲的基础上,更要深度分析试卷。(1)从知识点、框架到解题方式,把相同的知识点归类,解法相同的归类,课本例题习题引申、拓展归类。(2)统计学生分数的得失,并找出错因,一般而言错因大致分为:①概念模糊不清;②运算失误,包括笔误;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④数学建模失当等。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精心备课,切记讲评课的目的:(1)矫正错误,让学生掌握准确的解法; (2)分析得失,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3)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对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做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评时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

所谓讲评课,既要“讲”,又要“评”,评“不足”,评“偏差”,评出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是:教者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评课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动脑动手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切忌教师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实,讲评课也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手与脑的参与,就收不到良好的讲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以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包括错误思考和典型的巧妙思考。教师还应该尽量提供学生消化的空间、探究和拓展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的意识。

3 以试题为蓝本,迁移背景,提炼数学思想

一般而言,试题中的综合题,运用的知识点较多,也较复杂,是由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习题通过加工、提炼、深化综合而成的。讲评试卷的综合题时,要以试题为蓝本,追根溯源,让学生有亲近感。然后,让学生把试题迁移到教材的原型题中,再以原型题为背景,经过改造、延伸、拓展得到。此外,教师要始终保持组织者、引导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尽量少一点“包办”。

4 知识点及问题归类注重条理性、系统性

讲评试卷还可以根据备课进行分板块讲评,以有利于学生归纳建模,大致可以这样分:(1)同知识点考察题;(2)解法相同或相似题;(3)学生答题中出错率较高的题;(4)由课本例题、习题经过加工、引申、拓展的题;(5)尚存在有加工、引申、拓展必要的题;(6)热点难点的题。分板块讲评既可以把知识条理性、系统性,又可使学生有源可寻,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思想,并且讲评时要留有一定的探究和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了基本的解题技能和技巧。

5 深化典型题的解题模式和技巧

试卷讲评结束后,适当设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再次熟悉知识点网络体系,熟悉解法,学会解题技巧,建立解题模式。对于试题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核心内容,例如建摸、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多种数学思想的试题,也要设置相应的练习。但要切忌盲目扩充课标以外的知识,盲目提高要求,盲目加大难度。人为的设置陷阱,既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浪费时间与精力。

总之,试卷讲评课,精心备课是前提,讲评方法是关键,建立解题模式是重点。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特有功能,以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核心,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贯穿始终为首要任务。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同时,试卷讲评课应该站在数学的高度,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特有的美。

上一篇:谈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议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