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首――朗读

时间:2022-06-01 03:10:56

教之首――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训练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欣赏文学作品,丰富想象,陶冶情操,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朗读是课文教学的“魂”,是教之首要,重中之重。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朗读课文呢?以下就谈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1 范读感染模仿朗读

模仿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去研究朗读,去范读课文,把课文读得生动、意蕴深长,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停顿、速度、轻重和缓急,让学生进入情境,模仿朗读。特别像《圆明园的毁灭》和《黄河魂》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更应该通过感情的朗读来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朗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首先就是把握好基调,声情并茂,把学生带回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去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侵略军的残暴和野蛮,从而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朗读起来也十分动情,因此减轻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在范读《黄河魂》一课时,特别配上《黄河大合唱》的乐曲,然后用抑扬顿挫的基调来朗读,把学生带到了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让学生感受瀑布一往无前、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精神,体会到这就是黄河前赴后继的精神,宽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势,加之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在模仿朗读课文中,情感和语调都能把握较好,为理解课文典定了基础。

2 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朗读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条件,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读字念词,正确把握调值。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感受调值的效果,再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如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西湖的绿》《西湖的绿》、《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趵突泉》、《黄河魂》、《记金华的双龙洞》、《镜泊湖奇观》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感受自然的奇妙和美丽,再模仿朗读,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如《趵突泉》一课中,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部分:“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大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在朗读上,学生大体能把大泉和小泉的部分的语调明显的区别开,但情感不够到位,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时,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朗读时,活泼一些。教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点评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好基调,把这部分读好。在写大泉文字中,有一句是描写冬天大泉的情景:“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把握好调值,语气要读轻些、慢些,使人仿佛真的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又如《黄河魂》中潮来了那部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在进行绘声绘色的朗读示范时,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让学生真确地感受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学生被感染了,入境入情地把自己融入进去,饱含激情地朗读起来,语调也把握得很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又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有目的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选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上一篇: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下 下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