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艺术

时间:2022-06-01 01:37:52

探讨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艺术

【摘 要】老师,尤其是中学学校教师,作为一个班级内的组织者和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和塑造学生道德的责任,还需要指导学生在智力、身体素质、美德等多方面的发展,更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生活和班级服务管理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加快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各方面的天赋和潜力。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真才实学的保护。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中学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班级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班主任可谓是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平时的大部分工作都和所带班级的管理和教学息息相关,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平时要与学生朝夕相处,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其管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大部分的教育指令都需要通过班主任来执行,所以说班主任学校实施全面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班主任起到联系纽带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教育改革的发展,班级和社会、家庭的联系也越来越广泛,班主任作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联系的重要角色,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日常思想以及学习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日常管理教学的时候,既要面对社会和家庭影响的复杂性,也要在学生面对社会时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巧妙引导学生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二、中学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

虽然我国前几年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现实中分数和名词已然被看做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被很多学校看做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衡量指标,故而学校就将这一重任压在班主任身上,造成班主任因此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没有精力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更没有精力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偏差,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导致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内涵的片面认识,只注重对学生的成绩、纪律等常规项目的管理,但却忽略了学生情感、心理的发展。在这种强压式的管理模式下,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很听话,但那只是盲目的顺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增强了,班主任过于严厉的言辞反而会使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学生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我国目前的中学管理工作由于许多的班主任其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思想观念的落伍,导致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无法与当代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一致,从而逐步产生了一定的代沟。中学班主任仅仅是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做好,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至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

(三)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中学生的规模都比较大,学生数量与规模与中学班主任的比例不成正比,同时由于中学班主任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任教师同步解决。由此,导致我国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不足,许多的班主任并不太愿意长期留任岗位,同时由于中学班主任本身工作的难度较大,其工作性质的弹性也较大,对他们的各种待遇方面不能够保证,使得一些班主任将本职工作看做临时工作,随时准备“跳槽”。从而导致中学生管理对队伍不稳定,进而使得学生管理的效率以及实际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提高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艺术的对策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管理是一种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管理实际是一个动态过程。近年来由于中学大规模扩招,使得在校中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很多的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形成了特有的个性鲜明的性格,由此也给现有的中学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所以说,要想真正改善我国现有的中学生管理工作则必须首先从管理观念上进行更新与发展,吸收先进的班级办理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学生管理上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二)激励赏识,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潜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中学的教育,要知道如何批评学生,要及时的纠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错误,及时把他们带入正确的方向。但是在批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留意自己的语气,以免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丧失自主创新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做好各个层面学生的辅导工作

辅导并不是专门指对后进生或差生的辅导,而是对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该进行的辅导。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做好个别辅导工作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对思想、成绩都优秀的学生,要实行好上加好的指导思想,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后进生,应更爱护他们,和他们做知心朋友,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要精雕细琢,扎扎实实把思想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对转变后进生工作,要做到细致、耐心、反复并持之以恒。

四、结束语

努力创建优良的中学学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才能真正地提高中学学校教学工作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也是树立良好学风、校风、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班级管理的途径有很多,作为班主任,只要能够认真加强正确引导学生,管理措施形式多样,脚踏实地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和启发学生,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学校,促进社会的进步,加快和谐社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

[2]吴水清.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03)

[3]葛斌普.浅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218-218

[4]杨云,孙晓艳.班级管理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9,(18)

[5]洪涛.加强班主任培训 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08,(05)

作者简介:

胡月球(1969.03.23~),女,山东莱西人,大学本科,毕业院校: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初中班级管理。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