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时间:2022-06-01 12:51:44

多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对班主任而言,老师不仅要“授业”,还得“解惑”。拿到我们新时代来说,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格的塑造者,心理的引导者。现在,每一个班级总有一些“问题学生”,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这部分学生有的存在性格方面的缺陷,有的不求上进,有的自暴自弃,有的孤僻自闭……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学警句,树立座右铭。

名言警句是指导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典语句,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我一是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每期让学生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来警示学生的言行;二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座右铭,并以卡片的形式贴在桌面上,以提醒自己,劝诫自己。这样就使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更明白了如何积极乐观地做人,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引导意义。

二、学榜样,树立典型生。

榜样是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在他们的身上折射出许多优秀品质,学生向榜样学习可以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力求上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不畏艰难的勇气等。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向学生宣扬雷锋、赖宁等榜样的事迹,使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另外,注意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学生也就能按照要求去做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同时,注意树立身边的典型。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各方面表现肯定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表现较好,这时老师就应该积极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如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劳动积极;有的同学学习上有不服输的精神;有的同学能心胸开阔,宽容别人;有的同学能乐于助人等,对这些同学的事迹宣传后,能对其他学生产生促进推动作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三、重教育,适时正面引。

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各方面还不成熟,可塑性很强,所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使他们明白正确做法的好处,不正确做法的危害。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合群,这对我经常提醒他们要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多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胆量的增大,有助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培养自已良好的性格,健全人格。

四、会反思,时时当反省。

学生由于处于不成熟期,犯错误在所难免,所以当学生犯错误后,让他们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分析其危害,为以后改正错误、避免错误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有位学生陈某和别人不小心身体碰撞,发生口角,甚至发生斗殴,最后在校群殴。事发后,我找到陈某,分析原因,让学生谈自己在本次事件中受到的伤害,受伤害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心胸狭窄,缺乏对别人的宽容,对争强好胜的不正确理解等,通过反思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明确了努力方向,老师适时地提出整改措施,并经常对学生进行提醒,有助于学生改正错误想法和做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巧换位,多角度思考。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不少学生由于长期家庭的娇惯和宠爱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事事只从自己角度考虑,当自身利益受到一点伤害后,很容易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对于这类个人主义较严重的学生,我认为采用换位思考法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比如针对个别学生不服老师管教的现象,我让全班同学围绕“假如我是老师对这样的孩子我会怎么想”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到老师的主场上去思考问题。“那我们应怎么办呢”我又适时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同学们这时很自然地答出,老师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当感谢老师,为了父母的愿望,好好管好自己,让父母安心,让老师放心。这样通过换位思考,使学生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受到一次震撼,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六、常交流,多一份爱心。

不同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而且有些学生对老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的教育因缺乏个体的针对性而不认真听取,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采取个别交流是可取的,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异常学生,教育者都应在不同场合下和他们进行个别交流,使他们能够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这样达到一种心理平衡,待学生心平气和后,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在采用这种方法对首先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能相信你,和你交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关爱学生,坚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样才能为以后能够和学生交流打下基础,从而通过交流达到育人目的,培养心理健康,学习自觉的好学生。

总之,作为班主任,既要当好班级的“大管家”,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我们就一定会探索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条条新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合新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上一篇: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让花儿朵朵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