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1 10:12:45

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学习转变了以往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观念,并且树立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新理念。合作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精神,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科学的引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 初中语文 应用 分析

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理念的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探究者和合作者。

一、注重教学前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

在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所要学习课程当中的重点知识,在确保课堂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保证了知识的深入拓展和迁移。在语文的教学中,课前指导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在大体上了解课文体裁,并且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通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借助课文下的注释来了解文中难以理解的词汇;归纳文中的中心思想;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进行课前指导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前交流,经过合作学习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对于合作学习来说,它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的知识优势、自身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特点等可以充分地展现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研究与讨论,来解决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地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且形成一个研究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将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中学到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还懂得了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在角色的体验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倡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因为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真切的体验,所以,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讲就不再只是停留在理性范畴上的认知,更多的则是扩展到人格、心理、情感等领域。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讲,就不再是知识的增长过程,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体验性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用脑子思考,还要用耳朵听、眼睛看、用双手去操作。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进一步感受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2.在讨论和辩论中体验合作学习。在所有学生中,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学生中所展现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有所差异。由于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内在感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对问题观察的角度、思考方式、解决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同样的知识时,也会因为认知以及情感储备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置问题,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不同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实现对知识认识程度的深化和反思。

3.在竞赛中体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竞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竞赛活动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段音乐、一个故事或者一个视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堂内容当中来,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快速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2.抓住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学生的意见不能达到共识的时候或者涉及到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时,都是展开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但是,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要进行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工作,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给中学语文的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使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坦著.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潘涌.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东教育出版. 2010.

[3]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龙固中学)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