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文本精彩 彰显语文魅力

时间:2022-05-31 01:33:40

捕捉文本精彩 彰显语文魅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应着力捕捉文本的精彩,通过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吸引孩子们对博大精深的祖国语言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从捕捉文章与生活的结合点,捕捉富有张力的词句,感悟千锤百炼的文眼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精研文本,彰显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75-02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共同栖居地。教师因巧妙的点拨,新奇的生成而倍感从教者的愉悦;学生因深厚的意蕴,精妙的语言而深受文化熏陶。师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品味语言的精彩,体会语文的魅力,分享生命拔节的喜悦。然而怎样捕捉文章中的精彩,彰显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在有限时间中获得最大收益呢?我结合多年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 捕捉文章与生活的结合点

唐朝的白居易曾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以说,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合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绝佳文本。我们教者有必要也应该将“时”、“事”相机揭示出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认识文本、补充文本,从而达到理解文本、高于文本的目的。

如《挑山工》一课通过记叙泰山上的挑山工肩负重担,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却走在游人的前面,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孩子们在深入品读文章的基础上深有感触地说道:我们一定会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专心致志地去做每件事。

我联想到学习生活中孩子们没有明确目的而随心所欲的现象便追问一句“挑山工为什么要这样坚持不懈呢?”

“他肩上有担子,他想把它挑到山顶。”

我紧接着问“为什么非要这么快挑到山顶呢?”

学生立刻想到文中的内容抢着回答“赶到小卖部交货!”

“我知道老师,我暑假和妈妈去过黄山,那儿有很多挑山工,他们从山下挑到山顶,能挣到20元钱。”

哦,看啊,孩子们,他们这样坚持不懈就是为了挣点钱,或许这些钱正是他们家孩子用来交学费的呢!

老师,我感觉他们家很穷的,否则不会去那么险峻的地方做那么辛苦的活。

孩子们猜测着挑山工做这种苦力活的原因,我神情严肃地说“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好多人活得不容易。但是他们为了亲人能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坚定地走着,实现着自己的目标。那么不管走的是平坦大道还是陡峭山路,只要有目标,我们就应该脚塌实地,坚持不懈地走每一步,不是吗?”

平时最善解人意的小姗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师,放心吧,我们明白,我们的肩上也担着重担--您和父母的期望,我们的未来!”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瞧,这与孩子生活相联系的谈话让孩子们的生命在拔节。

二 捕捉富有张力的词句

“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 是《彩色非洲》中的一段话,这段话中色彩的呈现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够很好地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还有一些文本中的留白可以很好地引发大家的思考,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文本中这些富有张力的词句,常常能生成别样的精彩,使师生在咀英嚼华中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仍以《彩色非洲》为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辽阔的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值得玩味。

解读文本时,我设想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品读想象中再现那色彩鲜明的画面,联系生活想到星星点点的漫天星,紫丁香再读出芒果树、仙人树、玉兰树的美。可是解读文本时以下写蝴蝶的语句让我大喜“其颜色不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各自的色彩和整袋的色彩皆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若把几十袋、几百袋蝴蝶工艺品组合在一起,在你眼前呈现的将是一片七彩流霞的斑斓世界,令你目不暇接,令你击节赞叹。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去,到那蝴蝶漫天飞舞的世界去参加“蝴蝶音乐会”,该是一个多么美丽浪漫的场景啊!只这短短40分钟,我们陶醉在几个词所造就的诗意境界里,享受着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孩子们在读、想、说中,既体会到了非洲的美还内化了语言,张开了诗意表达的金翅膀。

三 感悟千锤百炼的文眼

古诗词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我们汉语言传承的脉络,展现着我们祖先丰厚的人文情怀。这类文本往往语言凝练传神,一个字,一个词就饱含了太多的意蕴、境界、奇趣,诗词文眼的精妙就更值得我们引导学生深入品味了。否则怎能领悟汉语言博大精深之神韵呢?

在《忆江南 》一课的教学中,初读知诗意,再读入诗境,赏读悟诗情后,我引导学生品味诗词文眼之精妙、领略诗词精髓之神韵。孩子们在诵读交流中悟出词中开篇的“好”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囊括了作者对江南所有爱恋:江南风景美、江南百姓亲,江南岁月难忘......这一切的一切诗人是写不完,忆无穷的,只能饱含在“好”与“忆”这两只“眼睛”上了。学生从这文眼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爱恋、赞叹……

而《池上》一诗“偷”字的品味却体会到了诗中小娃的天真无邪和白居易对儿童的无比喜爱之情。文眼一字值千金呀,难怪诗人贾岛因推敲而撞轿呢!在我们和孩子们玩味词句的同时,他们也定会愈来愈注意斟酌每个字句的,学习因善品味而精彩。

语文课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只是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力求捕捉到最有张力的部分,最能引发孩子们思维的话题,最能激发他们想象的词句,最能让他们赞不绝口的文眼,他们会因为喜欢而好学,从而体会咬文嚼字的魅力,继而投入语文,享受语文,运用语文。

参考文献

[1] 王扣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2] 孟英.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3)

[3] 单志成.让语文课堂成为和谐融洽的对话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 2006,(01)

[4] 朱瑶.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S1)

[5] 谭艳.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S1)

作者简介: 姚双丽(1969.2~),女,汉,山西省长治市人,山西省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师,本科。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