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和理解――学生成长的心灯

时间:2022-05-31 01:09:27

宽容和理解――学生成长的心灯

宽容和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从这些方面来看,宽容是教师步入成功的一种境界。

一、遇到不满不能吼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除了知识传授外,很多话是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学生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错误都可能让为师者不满。遇到不满意的事情老师的火气“腾”就来了,批评的话语就不由自主往外冒,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吼声中往往就消失殆尽了。有的学生表面不在乎,其实内心里哪个学生不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换个角度考虑,如果我们是学生,老师严厉的批评是不是也让我们很难过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开口前先理解学生,要慎开口。

二、我不是故意违反纪律

只有理解了这群风华正茂的少年,面对他们屡教不改的错误才不会动辄大动肝火。孩子总是在不断犯错误中进步的,理解他们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才会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如果这个错不许犯、那个错不许犯、犯了就挨批,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还有碍心理健康。

班上有个女生,像个假小子,上课爱把袖子往上一捋,动辄对男生拳打脚踢,上课纪律特差,几乎每节语文课她都会违反纪律。那节讲评课她违纪的声音越来越大,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让她站起来,她竟然不站,一条腿盘在凳子上,一条腿站着。

“这也叫站着?”我质问她。她大声说:“我又不是故意违反纪律。”“违反纪律还有故意的?故意违反是什么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心想,遇到这样不讲理的学生,不用管她就是。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办公室,一连几天,我还是耿耿于怀。此后几节课,我上课不再搭理她,违纪就违纪去。那节课考试,我批改她的卷子时,发现她做得很认真,从未有过的正规书写,准确率也很高。我这才反复咀嚼她的“我不是故意违反纪律”这句话,这句话里有委屈、有不平。多少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是敢怒不敢言啊,她竟然敢言了。细想起来,也是我的态度太粗暴了,处理方式太简单了。这几日的故意冷落,她该多难受啊。我在她的卷子上写道“这一年来,你第一次书写得这么整齐,老师很高兴。老师原谅你的顶撞,祝你学业进步。”孩子的缺点难以马上改掉,她上课忍不住再违纪时,我只是善意地看她一眼,她忙低下头。慢慢的,她竟然规矩多了,上课也能控制住自己了。理解了学生,学生也会理解老师。有了理解;就有了对学生的宽容。

三、我尊重你的分数

我们评价学生,一般围绕分数来确定优等生和学差生。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能力有高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人,学习一辈子,不见得能考上北大,如果硬逼着他考北大,他的一辈子注定在痛苦中度过。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不快乐。我们的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单单是为了分数而来。老师教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单单是教会他书本知识、考上大学。我认为,两者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而不是扼杀他们的生活热情。可是现在有多少学生乐于学习呢?问问学优生,他们真的热爱学习吗?为师者,要尊重学生的能力不同,平等对待学生,不能把青睐的目光只聚焦于学优生,难道学差生就是差生吗?我仍然记得那个女生的不自信。那次考试的优秀线是103.5,该女生考了103。以她的水平,这个成绩很不错了,我表扬了她,却发现她眉头紧锁,我很不解,她该高兴才是。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老师,我不是优秀。”我说:“没关系,你已经进步很大了。再说了,只是0.5分而已。”她说:“我妈说了,0.1分也是差,也考不上大学。”她的话让我不禁自问:“现在的孩子有学习的快乐吗?”我如果也像她家长,批评她差0.5分就优秀了,这孩子不定多难过呢。我本想找找不及格的学生,现在决定不找了,不干雪上加霜的事了。我对学生说:“不管你考多少分,都是你努力的结果,我尊重你的分数。”

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界限的,宽容学生不是纵容学生犯错误,更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而是需要理智、需要耐心,对其正确地引导,给予其改过的机会与过程。宽容是一种爱,学会宽容,就是学会了去爱。宽容学生的错误是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表现。将心比心,学会宽容,每一份善良的意念、善意的帮助都会博得感激之心、敬重之情。因为宽容,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给了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与过程,也赢得了学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宽容能驱走怨恨,宽容能带来亲情,能创造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学习评价中,不管怎样的评价,只要基于老师的宽容,这样的评价就是善意的,就是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就是好的评价。让宽容和理解成为陪伴学生成长的一盏心灯,长亮无衰竭吧。

上一篇:让自读课文教学成为孩子学习的钥匙 下一篇: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