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约的华人店家

时间:2022-05-31 11:15:13

在巴西经商,一年赚钱在于末。“末”即年末,巴西的民众每到圣诞、元旦之前,有倾囊购物的传统习俗,这就给商家提供了大笔赚钱的机会。笔者2005年末走访了巴西里约华人集中经商的海关街,了解到那里华商经营的一些情况。

海关街坐落在里约市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区,这里以三条大街和数条横穿小街组成了里约的“廿五街”。这里商家云集,店铺林立,每到年终岁末,其拥挤和喧哗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圣保罗的廿五街。据说,最早来这片老街创业的是阿拉伯人、犹太人,如今他们的后裔仍是这里的主要族群,而华人店家越来越多地挤进这片繁华的商业街,还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情。据陪我走访海关街的陈丕立先生介绍,如今在这片街区开店的华人店铺有100多家。

在里约海关街做生意,与在圣保罗廿五街有所不同,圣保罗的华商大部分集中在几家大商场内,租一个小隔间,抑或租一个三尺柜台,就跷脚当起小老板了。这种小规模经营模式,为新来乍到的新华侨和本钱不多的新移民提供了方便。而在里约,要想到海关街立足,是没有小隔间和柜台可租用的,要想进来做就得租间店面大干一场,房租每月一般少不了五六千黑奥,稍大一点而且地角好的店面,动辄就得七八千、一两万。

海关街的店家通常9点开门,到上午10点多时,繁华的主街上就人如潮涌了。我们走在行人熙来攘往的商业街上,突然碰到一个熟悉的华人面孔,定睛一看,原来是里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詹慧华,没想到这位热心侨社活动的女会长,也在海关街开有一家商店,于是,詹慧华的店铺成了我们访问的第一家。

詹慧华的店面不大,大约100平方米,经营的产品主要是日用百货,有各种文具、玩具、礼品等。店里生意主要由她和丈夫两人打理。据詹慧华说,从11月开始,海关街的生意便逐渐好起来,到了12月上旬,顾客流量明显增加,这几天她的商店营业收入可达几千黑奥。

而此时,圣保罗的廿五街和保利斯达的商场正遭受国税局、联邦警察频繁查抄的困境,于是笔者很关切地问起里约税务稽查情况。詹慧华说:“在里约很少有针对华商的大规模查抄行动,因此到了年末销售旺季,华商们大可不必像在圣保罗那样提心吊胆地做生意,也不必一有风吹草动就哗拉拉地拉下铁门,在圣保罗即使拉下铁门放弃经营最佳时间,也并非能保全货物无损,警察和税务人员不是还照样破门而入,把店里的商品搬得空空如也。”

其实,如果你以为里约的警察税务人员特别慈悲,因顾怜中国人而不去大规模查抄华人店家那就错了。原来,在里约海关街开店的华商,大都按有关规定进行正规经营,警察和税务人员找不到查抄他们的理由。当地的华商说,租店面做生意,并非租隔间和柜台,合同一打就是几年,靠打游击战术卖假冒货、走私货,既不灵光,也不合算。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紧箍咒,使得这里的华商们尽量不去沾假冒货的边儿,同时要想把生意做大做长久,就要进货开发票以备稽查。因此在里约,贩卖假冒货、走私货的人,多是在路边支棚摆摊的巴西人。这样一来,每到年终岁末,华人店家没有被查被抄之虞,尽可放心大胆、光明正大地做生意。

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在海关街开店的温州人,据说不下几十位。就拿批发温州雨伞的胡必如先生来说,节前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一入12月份,他便把守在店门口,提醒鱼贯而入的顾客:本店只做批发生意,无暇接待零售散户。顾客买完货出门时,他的另一个任务是忙着核对货品件数。

我们上门的当天上午,天上下着小雨,他的雨伞自然卖得特别好,顾客有的是店家来大批进货,也有一些靠天吃饭的摊贩儿做现买现卖的生意,一看天上下雨,马上跑来买上几把雨伞,转身就到附近沿街兜售,卖完了回头进货再去卖,这手进,那手出,三倒两倒几十块或上百块钱就进了腰包。

其实,胡先生的店不只是雨天才有生意,艳阳高照的日子也照样生意兴隆,因为他店里的另一大商品是太阳眼镜。温州制造的价廉物美的太阳镜、雨伞,就是通过胡先生这些温州批发商的劳动和智慧,遍布了巴西的大街小巷和海滨沙滩。

年轻的温州老板程普,在海关街一带开有两家百货店,小伙子虽然才来巴西7年时间,店里却雇用了20多个巴西工人。即使这样,当我们进去拜访他时,他也忙得无暇照应。他经营的是各种玩具、文具,因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从顾客的穿着打扮看,多是中下层的巴西民众。程老板说,就在我们来之前不一会儿,劳动部门的稽查人员刚走,他们是来检查巴西员工登记情况的,店里都按有关规定为员工登记,稽查人员没查出什么问题就走了。

早年进入海关街的华人商家、老板大多是来自台湾的同胞。如今台湾同胞有很多移民到美国、加拿大,或离去改做其他生意,仍然坚持在此开店的台商总共还有21家。台胞黄清露就在海关街开有一家商店,这位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经营的商品是人造花。走进他的店面,宛若步入百花斗艳的花丛之中,各式各样的人造塑料花卉,绚丽逼真,栩栩如生,常引得蜂绕蝶舞。

黄先生开店18年,先后经营过角仔店、礼品店,开店最多那年同时开五六家,如今只剩下这间人造花店。黄先生认为,台湾人相继离开海关街的原因,除了移民国外,再就是子女们大学毕业后,各自学有专长,纷纷转入高知识、高层次的商业领域,其中有的华裔子弟,还担任了联邦警局及税务局的部门主管。谈起自己的生意时黄先生说,销售人造花是这些年兴起的生意,前景蛮不错,比销一般的礼品,多了一个销售旺季,那就是除了母亲节、儿童节、圣诞节外,清明节也是商品热销的时候。

黄先生介绍说,在海关街的21家台商,说起来归为7大家族,他们经营的店面一般规模较大,营业额也较高。由于越来越多的大陆同胞进入这里经商,为了吸引更多人参加工商组织,原来由清一色台胞组成的里约工商会,业已更名为巴西华人工商会了。

里约华联会老会长周尚夷、前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周径华父子两人,在海关街各开一店,也有多年历史了。古稀之年的周尚夷先生,开店主要不是为了赚钱,一店在手,有所事事,也算晚年生活的一个精神支柱。老两口每年从国内进点散货,不紧不慢地卖着,这样一来,经济有了来源,不用向子女伸手;其次是有事可谋,不会向隅寂寞。

而周径华开的店,与其他华商有点不同,别人店里的货大部分是舶来品,而他的货源正逐步走向本地化。他出售以木粉合成板制作的各式文具与首饰盒、箱,因价格便宜,款式多变,深受人们的欢迎。他的店里还设有绘画加工台面,现场教客人彩绘装饰他们所买的盒、箱,这项服务吸引了很多小学生和幼稚园小朋友,许多学校和幼儿园都到店里来订货。经营商品本地化,是周径华开店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会受汇率波动和进出口政策的影响,经营更加稳定并容易掌控。

前华联会会长季礼仁,在海关街经营现代时装,季先生和儿子一起打理这家服装店,店面设在五层小楼的底层,这座小楼是他几年前买下来的,所以没有付房租的重荷。店面只用了底层,而上面四层都闲置着,下一步季先生想把空闲的部分利用起来。谈到商业街的治安情况,季礼仁先生说,里约海关街有保安人员负责社会治安,这里很少发生针对华商的抢劫案件,这比圣保罗廿五街华商要幸运,这一点也是继续吸引更多侨胞来此开店创业的因素之一。

移民巴西30多年的陈雄彬,在此也开有一家生意兴隆的店面。他的店既零售也批发,年末生意也比平时好了数倍。陈先生说:“里约的货源很多来自圣保罗,过去我们要跑到圣保罗进货,现在华人推销员送货上门,时常来里约海关街批货,显然他们也认识到了里约富有潜力的市场。批货的条件因为竞争的缘故也越来越优惠,可以30天后付款,即使这样还给打折扣。”

到了年底圣诞前夕,商家虽然一天比一天忙,但是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然而同在海关街开店的上官建峰先生,这些日子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原来,上官建峰筹集了几个货柜的圣诞新年货物,准备年终岁末大干一场。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没了他的商店,店里楼上楼下十几万美元的货物,眨眼之间付之一炬。

上官建峰毕业于四川大学,大学毕业后曾任职洛阳浮法玻璃厂,1997年移民巴西。这些年来,经过艰苦创业,生意上总算有了起色。然而顷刻之间,十几万美元的货物化为灰烬,其打击之沉重不言而喻。当我们走访他的商店时,店面仍在重建之中。为了生计和渡过眼下的难关,他与太太只能在被焚烧的店门口,摆地摊卖一点大火残留下来的库底货。

大火无情人有情。火灾发生后,很多侨胞打来电话表示关心和安慰,有的人还表示愿意捐助上官建峰先生,并要发动侨胞为他捐款,但都被上官建峰婉言谢绝了。尽管这样,华人教会还是送来了爱心捐款。据上官建峰说,不仅海关街的侨胞关心帮助他,连巴西的房东也很同情他,房东没有为房屋投保险,上官建峰也没有对商品投保险,双方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但房东表示,愿意承担房子烧毁的损失,并立即雇请了施工队加紧修复店面,争取12月中旬把修复一新的店面交给上官建峰继续经商,让他的生意能赶上今年圣诞新年的尾声,哪怕是能多少补回一点儿火灾的损失也好。

天灾人祸造成的痛苦过后,上官建峰深深感觉道,做生意买保险很重要,每年花几百块小钱,对大店家来说负担并不重,一旦遇到灾祸,便可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他希望华人店家能从他的灾难中汲取教训,尽可能对商店货物进行投保。

里约的华人华侨已达近万人,随着第二、第三代后裔的崛起,从事的职业已呈多元化,并逐步融入主流社会,但是市中心海关街一带,仍是华人华侨谋生、创业和发展的热土,让我们祝愿他们在这片繁华的商业区,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并促进当地商品贸易市场的繁荣兴旺。

上一篇:巴塞罗那华人经济扫描 下一篇:鉴宝专家“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