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化子鸡的“江湖味”

时间:2022-05-31 09:16:10

别看丐帮负责人洪七公把一只叫化子鸡啃得风卷残云、口水滴答,他吃的那只鸡不一定有四川的叫化子鸡好吃。

叫化子鸡当然不是叫化子的“特供”,你看现在成都好多上档次的馆子,都有叫化子鸡端上桌。但叫化子鸡,又绝对和叫化子有很大关联。

作为好吃嘴,我在饕餮各地叫化子鸡风味的时候,一直注意这道名菜的由来。那年我到江浙出差,听当地人这样说:明末清初,在常熟虞山脚下有个叫化子,他一连几天都没讨得饭食,无意中偷了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炊具二无调料,他只好把鸡宰杀后掏出内脏,糊上泥巴,堆积些败枝松叶点火烤了起来。待泥巴烤得发黄,往地上一摔,鸡毛随泥巴一起脱落,香味扑鼻四溢。附近张大户的仆人路过这里,被香气诱入,讨得煨鸡之法,禀告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亲友品尝,赞不绝口。众人问主人是出自何名师,主人说是个叫化子,这是“叫化子鸡”。

但重庆人对这种说法不买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庆九龙坡有个郭老板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叫化子鸡是重庆人发明的。事实上,重庆文史资料也真有“叫化子鸡为重庆讨口子发明”的说法。

成都双流有个朱厨师,他坚持认为叫化子鸡是他祖先发明的,说自己爷爷的爷爷清末在彭镇沿街乞讨,有一年冬天实在找不到吃的,无意中偷鸡去肚肠糊泥烘烤,发明了这道名菜。当时他做的叫化子鸡好吃,买的人多,就邀约其他几个叫化子凑钱,在桥头开了个叫化子鸡店,后来又将鸡膛内填了几种配料,味道更鲜美,生意也越来越好。香味飘到有钱人家里去了,有钱人流着口水喊他的家丁半夜睡在叫化子小店门口,待一开店门,就把夜里刚烧好的鸡全部买光。

当然,现在争叫化子鸡的“版权”已没有多大意义,关键是这道菜确实好吃。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成都盐市口一店家改变了做法,鸡还是要杀,毛还是要拔,内脏还是要去。打整干净后,将鸡风干,以川冬菜、葱、姜、花椒、盐甚至全兴酒使其入味,有的还添加米饭、蔬菜,用牛皮湿纸拌黄泥裹紧,按叫化子烧制方式用黄泥密封,煨以灰火,待香味出,便端上桌。食用方式也按叫化子方式,用手撕手抓,香极了。制作方法虽奇特,但“叫化子鸡”的称谓却依旧。至今,这道舌尖上的美味艺术在四川各地传承,连大宾馆饭店也有“叫化子鸡”这道美食供食客享用。

上一篇: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苹果产业合作发展 下一篇: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失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