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绿化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5-31 06:38:35

假山绿化的应用探讨

摘要:简要介绍了假山的概念,归纳了适宜假山绿化的植物种类,提出了适宜假山绿化的植物选择要求。在假山绿化中,由于假山环境的特殊性,植物选择时宜采用高度小、根系浅、抗风、耐寒、耐旱、易管理的植物种类;同时用于假山绿化的植物需具备易移植、耐修剪、管理粗放、生长缓慢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从生长的空间、树叶的颜色、对光照强弱的需求、耐热性的强弱等方面进行权衡。在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观赏价值方面,选用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对于种植成功与管理便利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为主,仅在护坡固土上选用一些须根发达的浅根性小乔木植物,并且尽量采用乡土植物;应用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呼应,通过植物之间的高低错落增加假山景观的层次,体现出人工园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各种植物发挥出最佳的美化效果。

关键词:假山绿化;植物选择;植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44;S731.9;S6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566-04

中国传统园林是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园林中的山水是构图的主体,其他景物的布局围绕山水展开,因此假山成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造园要素[1]。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施,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观,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2]。它表现了中国文人崇尚的朴素、淡雅的风格,给人感觉精致而又亲切,传递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作为园林中独特的一景——山景,与水景一样有着它独特的观赏价值与美学魅力。从我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无一例外地都有假山的堆筑,包括石质假山和土质假山的堆筑,并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自然式园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园林中的假山造型多样,易于和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丰富了园林的景观,拓宽了园林空间。假山堆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园的景观,因而假山堆筑与风景园林的关系是值得每个设计者和造园家耗费精力、心血去追求、探讨的课题。在现代园林中,也出现了不少用水泥或钢化玻璃等材料筑成的假山。通过假山的布置,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提升园林的审美情趣,丰富园林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更多更美的视觉享受与精神愉悦感[3]。但是自然山水园必须有植物的映衬才能让假山生动活泼起来,否则贫山秃岭是没有生气和视觉吸引力的,所以假山绿化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假山绿化的植物种类,笔者在参考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现有假山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推进假山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1 假山的概念

假山是园林建设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小山。假山根据用材不同可分为土山、土石山和石山三类[1]。

土山即用土壤堆积构筑而成。假山是从土山开始逐步发展到叠石的,现在土山在城市绿化中大多限于山体的一部分。由于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的山林景象,故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进行护坡,以免被雨水冲刷。

土石山是常见的园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间,石中有土、土上缀石,草木着生其上,更富自然生机。土石结合,山石隐没在土中,似自然天成、泯然无迹,且还便于种植,树石浑然一体,一幅自然山林的景象顿现眼前。土石山有以土为主的带石土山和以石为主的带土石山。带石土山以堆土为主,只在山脚或山的局部适当用石头固定土壤,并形成秀美的山体轮廓。因土多石少,可形成小面积的树林景观。带土石山先以叠石为山的骨架,然后再覆土,土上再植树种草,表现的是山石的雄壮。也有在主要观赏面大量用石头形成石壁洞壑,在山顶和山后覆土或者四周及山顶全部用石,只留树木的种植穴,从而形成整个的石包土格局。

石山是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此类假山可独立成景,一般仅观石,很少做假山绿化布置。

2 用于假山绿化的常见植物种类

2.1 乔木类

主要用于土山和土石山脚,起到假山护坡的作用,通常选用根系发达或观赏性强的小乔木,常见用于假山绿化的乔木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H. L. Li]、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4]等。由于园林中使用的假山体量一般较小,能与之匹配协调的乔木种类不多,可供其绿化选择的乔木类有限,因而在假山绿化中的应用较少。

2.2 灌木类

用于假山绿化的灌木可以是垂吊类的,由山石上悬垂而下更似流动的绿色瀑布,使假山轻盈起来;也可以是低矮直立的,好像置身于缩小的石林中,偶尔的绿色也能赋予假山以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灌木类通常种植在假山预留的种植穴内,常见的有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 Hance)、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 L. f)、棣棠[Kerria japonica(L.)DC.]、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匍枝亮绿忍冬(Lonicera nitida L. cv. Maigrun)、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十姊妹(R. multiflora Thunb. cv. Platyphyll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夜来香[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金叶莸(Caryopteris× clandonensis cv. Worcester Gold)等[4-8]。

2.3 藤本类

藤本类植物常常用于攀附在山石上,对山石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让山石获得生命力,或者悬垂而下,使山石减少笨重感,增加山石的灵气。用于假山绿化的常见藤本植物有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unch]、五叶地锦[P. quinquefolia(L.)Planch.]、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Tobler)Rehder ]、牵牛花[Ipomoea nil(L.)Roth]、藤本月季(Rosa hybrida Hort.cv.Climbing Roses)、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Schum.]、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茑萝[Quamoclit pennata(Desr.)Bojer.]、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荷包藤(Adlumia asiatica Ohwi)、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山橙[Melodinus suaveolens(Hance)Champ. ex Benth.]、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Roth)Alston]、软枝黄蝉(Allamanda cathartica L.)、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白忍冬[L. japonica Thunb. var. chinensis(Wats.)Bak.]、探春花(Jasminum floridum Bunge)、北清香藤(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炮仗藤[Pyrostegia venusta(Ker-Gawl.)Miers]、甜果藤(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Mazz.)、花叶蔓长春花(Vinca major L. cv. Variegata Loud.)、大果菝葜(Smilax megacarpa A. DC.)等[4-6,9-11]。

2.4 草本类

2.4.1 蕨类 蕨类植物一般种植于假山基部、山体北面,尤其是喷泉假山很适合蕨类植物的生长,常见的有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L.) J. Sm.]、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L.)Presl]、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 et Bar.)Ching] 、石韦[P. lingua(Thunb.)Farwell]、铁线蕨属(Adiantum L.)、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Kaulf.)Ching.]、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江南卷柏(S. moellendorffii Hieron.)、伏地卷柏(S. nipponica Franch.et Sav.)、姬书带蕨(Vittaria anguste-elongata Hayata)、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岩穴蕨[Ptilopteris maximowiczii(Baker)Hance]等;有些也生活在向阳、、干燥的岩石上,如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Fee]、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Forssk.)Kuhn]、耳羽岩蕨(Woodsia polystichoides D. C. Eaton)、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等[12-14]。

2.4.2 景天类 景天类植物耐旱、耐贫瘠,体型较小,与山石配置可体现山石的粗放、质朴、厚重,衬托出植物的顽强与刚柔;常见的可用于假山绿化的有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垂盆草(S. sarmentosum Bunge)、凹叶景天(S. emarginatum Migo)、八宝景天(S. spectabile Boreau)、费菜(S. aizoon L.)、红花景天(S. spectabile Boreau cv. Brilliant)、东南景天(S. alfredii Hance)、假景天(S. spurium M. Bieb.cv. Coccineum)、 堪察加景天(S. kamtschaticum Fisch. et. Mey.)等[15-18]。

2.4.3 其他 其他一些比较耐旱、能够应用于岩石园的植物均可用于假山绿化,如龙舌兰科(Agavaceae)植物,麦冬属(Liriope Lour.)、吊兰属(Chlorophytum Ker-Gawl.)、鸢尾属(Iris L.)的一些植物,常见的有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ews)Focke]、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Kitamura]、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Andr.)Kunth]、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 L.)、尖叶石竹(D. spiculifolius Schur)、互生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阔叶麦冬(Liriope palatyphylla Wang et Tang)和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L. f.)Ker-Gawl.]、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 L.)、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等[18,19]。

3 适宜假山绿化的植物选择养护

假山绿化环境与地面相比,具有光照强烈、温度变化快、风速大、土层薄、水分易蒸发等特点,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生产上能够选用的假山绿化植物种类远远少于应用于地面绿化的植物种类,因而假山绿化在丰富植物种类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而且在假山绿化植物的选配方式上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加之假山绿化的颜色单一、应用于假山绿化的草本花卉种类稀缺,使假山绿化植物配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已有的假山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还比较粗放,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作为指导。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在贵州省铜仁市近些年的实践经验与工作体会,初步提出以下适宜假山绿化的植物要求,供同道参考。

3.1 选择耐干旱、抗寒性强的低矮灌木

假山是一种特殊的栽培环境,具有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层保水性能差和冬季保温能力低的特点,因此应选择耐干旱、抗寒性强的植物作为假山绿化植物的首选。考虑到假山的特殊环境条件与假山的种植面积狭小,应注意多选择矮小的灌木,使植物与假山融为一体,形成缩小的山林景观,从而表现出和谐的自然美,也更有利于植物的栽种与管理。例如无刺构骨(Ilex aquifolium L.)[20]、密花连翘(Forsythia europaea Degen et Bald.)[21]、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22]、玫瑰(Rose chinensis Jacq.)、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23]等。

3.2 选择耐贫瘠、喜阳的浅根性植物

一般用于假山绿化的植物被种植在预留的栽植穴内或者土石山上的土层中,这些部位一般土层较薄,土壤贫瘠,故应尽量选择耐瘠薄的浅根系植物。而且有的地方如假山顶及假山的东面、西面日照时间较长、阳光直射的面积大,光照度高,所以此处应尽量选用阳性植物,如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等。但在某些特殊的小环境中,如假山的阴面、灌木下,日照时间又比较短,因此可适当选用一些半阳性甚至阴生的植物种类,如蕨类植物、吉祥草等。

3.3 选择抗风、耐短时积水的植物

假山上方的风力一般比地面大,特别是在雨季,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对植物的生存危害很大,加上假山种植层薄,土壤的蓄水、排水性能差,一旦出现暴雨,易造成短时积水,故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抗风、不易倒伏,同时又能耐短时积水的植物,如赤楠、火棘、吉祥草等。

3.4 选择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假山上,选用乡土植物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选用观赏价值高、地域性强的乡土植物能让游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铜仁市的乡土植物有火棘、凹叶景天、铁线蕨属、吉祥草、阔叶麦冬等,这些植物容易成为城市名片,增加游客的记忆点,能起到很好地宣传景点的作用。

3.5 挖掘适宜于假山绿化的草本花卉

草本花卉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目前能做假山绿化的种类还很少,精选适应假山绿化的草本花卉,可以更加美化假山。在草本花卉中,宿根性草本花卉的抗性较强,可从中选择部分种类应用于假山绿化,让假山不止是“绿”起来,而且还要“美”起来,如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鸢尾属、地被菊、常夏石竹、尖叶石竹、互生叶醉鱼草、宿根福禄考等。

3.6 加强假山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

假山绿化作为园林绿化的形式之一,需要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持久地保持特定的景观效果。目前假山绿化的养护管理还比较粗放,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来提高假山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假山绿化的发展。

4 小结

在假山绿化中,由于假山环境的特殊性,植物选择时宜采用高度小、根系浅、抗风、耐寒、耐旱、易管理的植物种类;同时用于假山绿化的植物需具备易移植、耐修剪、管理粗放、生长缓慢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从生长的空间、树叶的颜色、对光照强弱的需求、耐热性的强弱等方面进行权衡。在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观赏价值方面,选用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对于种植成功与管理便利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为主,仅在护坡固土上选用一些须根发达的浅根性小乔木植物,并且尽量采用乡土植物;应用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呼应,通过植物之间的高低错落增加假山景观的层次,体现出人工园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各种植物发挥出最佳的美化效果,使假山与植物绿化成为一个整体,给游人以自然和谐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33-134.

[2] 毛培林,朱志红.中国园林假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方 惠.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彭先涛,王海洋,袁桂美.重庆市主城区垂直绿化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148-151.

[5] 刘 炜.城市垂直绿化的实践应用与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66-169.

[6] 赵桂芹.北方城市垂直绿化攀缘植物的选择[J].中国城市林业,2004,2(4):31-33.

[7] 冯义龙.节水耐旱园林植物——金叶莸[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6):28.

[8] 沈效东,白永强,于卫平,等.金叶莸、互生叶醉鱼草引种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J].园林科技,2009(4):7-10.

[9] 刘光立,陈其兵.成都市四种垂直绿化植物生态学效应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9-263.

[10] 曹华浩.福建垂直绿化植物调查与筛选[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3):96-100.

[11] 鲍思伟.浙江天台山野生观赏攀缘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169-173.

[12] 余 莉,董 丽,任爽英.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J].中国园林,2005(6):69-71.

[13] 蒋 云,秦 华,顾 丽.观赏蕨类在园林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44-45.

[14] 丁晓浩,何云核.安徽省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利用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03-106.

[15] 路 洁,彭 励,倪细炉,等.景天属5种景观地被植物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108-114.

[16] 龙双畏,郑 伟,王振宇,等.景天属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51-5253,5262.

[17] 徐礼生,高贵珍,曹稳根,等.安徽省景天属植物资源的利用与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2):379-381.

[18] 盘燕玲.对几种宿根及岩生植物耐旱性生理生态指标的初步研究[J].河北林学院学报,1999,6(2):147-151.

[19] 马 洁,韩烈保,江 涛.北京地区抗旱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生态效益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增刊):51-54.

[20] 李淑琴,张 璐,张纪林,等.三种冬青属树种的耐涝性和耐旱性评价[J].生态学杂志, 2007,26(2):204-208.

[21] 苏 婷,郭金菊,石喜乐,等.密花连翘和矮溲疏耐旱性差异比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4):9-12.

[22] 梁士楚,潘复静,陆丽琴,等.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的植被动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7(1):75-78.

[23] 辛淑清,邬晓红,丁志峰.包头市主要园林树种的耐旱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20(专辑):96-98.

上一篇:植株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寒地黑土生态环境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