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科技科普资金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31 03:47:21

独家原创:科技科普资金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我们对**州科技局、州科协和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三县的科技局、科协就科技、科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由州政协、州科协和州科技局等单位的同志组成,州政协副主席担任组长,调研时间从7月13日至21日,此次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走访重大科技科普项目实施情况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所取得的成绩

1.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年,全州科技大会召开后,州本级的科技三项费将由原来的每年4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20**年至2009年,州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又从100万元增加到120万元,另外20**年、2009年还各安排了5万元的科技辅导员补助经费和10万元的知识产权工作经费,20**、20**、20**、2009四年累计达450万元,共安排资助了78项科技项目,为我州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2.项目支持针对性强,效益明显。州本级科技三项费所支持的项目涵盖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藏医药开发、特色山野菜及菌类开发、花卉产业化开发、地方名特优产品示范推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素质培训工程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积极引进了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成果,加大试验示范力度,为开发我州的优势资源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为下一步产业化开发超前做了技术储备。项目的实施,对我州产业发展所需技术的储备、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批科技项目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开始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中有州“优质青稞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示范”科技攻关项目,香格里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德钦县万亩优质酿酒葡萄种植技术示范以及葡萄冰酒研制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新财源建设,推动了州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大投入,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体,也是科技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近年来,全州科技工作围绕“为企业服务、帮企业解难、促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指导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项目,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中,以有限资源引导和带动企业投身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科技型企业中,以生物产业为发展重点的藏龙公司和格桑花卉公司发展迅速。藏龙公司资产总额5100万元,20**年工业总产值3800万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2300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技术性收入72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31%。格桑花卉公司资产总额2332万元,20**年公司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同比增长8%,销售收入500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技术性收入2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40%。

4.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工作成效明显。一是通过开展科普进学校,在全州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科学实践活动、各类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培养青少年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技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使他们成为我州科技工作者的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科技咨询服务,以农函大招生办学、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推进“百万农民学科技奔小康”行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按省的任务,每年完成1000名农函大学员招生办学、10000名农民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1.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

有的地方和部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没有真正确立,科技意识淡薄;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迪发[20**]8号)中“把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放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2.科技投入不足,经费短缺

按照迪发[20**]8号文件要求,“20**年州级科技三项费支出从‘十五’末的4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并确保每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到‘十一五’末达到200万元以上”,在州委、州政府的重视、支持下,20**年州级科技三项费增至100万元,并每年有一定的增长,但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差距。2009年州级科技三项费120万元,比20**年科技投入的100万元增加了20万元,但由于基数较小,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仍显不足。据了解,我州全社会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在全省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目前的增长速度离“到‘十一五’末州本级科技三项费达到200万元以上”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3.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全州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虽有所增强,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建立技术中心的企业为数甚少,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仍很弱,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缺乏凝聚人才的科研设施和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项目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等原因,全州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研发力量严重不足,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缺乏;加之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部分科技人才游离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之外;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4.科技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目前多数科技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才,缺少专业的科技管理知识,同时参与培训的机会少,政策知识、业务知识老化,科技管理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梯次结构不尽合理,与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二是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干部轮岗交流、选拔使用机会少,部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拓性不够,整体活力不足。三是在县尤其是乡(镇)一级,科技管理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在职不在岗的现象比较普遍。

5.科普宣传不够,科技政策需健全

科普宣传力度不大,措施跟不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工作宣传不够,造成对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协调、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的力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科技示范中弱势群体还没有带动起,科技贡献率不高。申报名、特、优、新产业项目以及把握科技方针、政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需健全完善。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抓住机遇,围绕我州产业重点,谋划大项目、谋求新突破,争取国家和省里的科技项目,为**跨越式发展及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按照“突出重点、创新驱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建设。

3.进一步争取多方支持、多方整合,加强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增加科普经费,科普惠农兴村项目,为我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公众科技素质的提升、科技创新奠定科技基础。

4.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迪沪对口帮扶工作,集中力量建设好**上海科技中心。进一步做好迪昆科技合作,组织实施好“云南藏区科技人才培训项目”。继续抓好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提升我州的科技创新能力。

5.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继续为种桑养蚕、无公害蔬菜种植、养殖示范、中药材种植示范的推广和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扶持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注重农民增收增效,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农民致富能力为工作重点,整合农村科技资源,跳出农业看农村,重点为农村科技服务;重视培育科技型民营企业,以优势产业化支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6.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力求做到发展什么产业,培训什么专业技术人才。按“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协调各方力量,培育一批农村乡土致富人才。

上一篇:独家原创:财务会计部经理助理竞聘演讲稿 下一篇:独家原创:医院护理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