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金光农场香蕉高产优质栽培

时间:2022-05-31 12:07:56

广西地区金光农场香蕉高产优质栽培

摘要:广西地区的金光农场以科教兴场为主要战略方针,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建立中国优秀的农业基地。广西金光农场地区的阳光充足、气候独特,适于种植一些热带或亚热带水果。本文主要是对金阳光农场蕉园的种植管理等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其他香蕉的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蕉园选择;种植方法;种植管理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的一种草本果树。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伤害、温度影响等,其外观以及价格很容易受到波动。因此,为了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率,对广西地区香蕉种植先进技术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蕉园选择

要想种出优质的香蕉,蕉园的选择很重要。在选择蕉园时,要尽量选择朝南背北的土地,进行趋避风寒;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低、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是蕉园的首选。不能选择碱性较重,土壤粘着容易积水的地块,这非常不利于香蕉树的生长。

2 香蕉品种的选择

香蕉要想拥有较丰硕的产量,处理要对蕉园进行控制外,还有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香蕉品种,大量的种植经验表明:泰选香蕉、8818香蕉以及巴西香蕉等等都是比较适宜的品种。其中巴西香蕉耐水,而8818香蕉相对更适应干燥的土壤。

3 种植方法

3.1 正确的种植时期

在广西地区的气候来看,适宜种植的月份一般在四月的下半月至五月的上半月,此时种植的成活率较高,来年的三、四月份进行收获,且种苗的来源比较方便。

3.2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种植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质软硬,土质硬,相应的种植穴就越大。一般情况下,种植穴为长宽深:80cm,60cm,60cm。农家肥应在种植前施于种植穴中,并为了防止种苗腐烂的发生,需将施入的肥与表面土壤充分混合。

3.3 种植时的注意事项

种植香蕉的密度由香蕉的品种而定,种植方式取决于种苗的高矮。种植方式为一畦双行(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一畦单行,这是为了保证每一株种苗都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在空间充足的前提下,使种苗密度最高,以保证香蕉的产量。一般情况下,种植规格如下表所示:

4 如何管理蕉园

4.1 种植土壤

对于香蕉来讲,其种植土壤的PH值要求在4.5~ 7.5之间,其中最适宜的PH值为5.5 ~6.5,PH过低例如低于5.5是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会使种苗凋患上枯萎病。另外,除了酸碱度的要求,还要求利于香蕉生产的土壤是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的,要求土壤的地质松软透气性好以及营养元素含量高。好的土壤是增产的保障。

4.2 生长温度

由于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植被,长期的生长环境是高温多湿的风土条件。因此香蕉的产量对温度是有特定要求的,虽然经过长期驯化,但是香蕉的成长依然受温度影响并使限制香蕉生长的主要因素。由于关系地区温度达不到要求,在此生态环境下对于抗寒耐寒种苗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植被的健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产量的多少。在种植后当寒冷季节来临时,要注意植被的防寒栽培措施。一旦发生损失,要及时对已经受害的植被以及蕉园尽快进行善后处理。

4.3 水分

香蕉属于较大型的草本植物,其树干较疏松,整棵植株的含水量高。其叶片较为宽大,且根系并不发达,因此蒸腾能力强但蓄水能力弱,由于在香蕉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水分也是影响香蕉生长的重要因素。以香蕉对水的需求量来看,年降雨量需达到1800 ~2500mm且要均匀分布才是香蕉生长的理想降雨量。由于在广西地区其降水不管从量还是在均匀度一般不满足要求,所以在干旱或者少雨的季节要及逆行那个及时的灌溉。由于是在香蕉生长旺盛的季节,灌溉后及时排出园外可以有效的避免缺水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排水的需要,对蕉园进行管理时,要定期定时对排水沟进行修缮,使排水通畅,这是香蕉正常生长的保证。

4.4 施肥

5 虫害防治

种植香蕉时,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炭疽病和轴腐香蕉黑星病等。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防治方法是:选种时要选种无病蕉苗,在种植时若发现病株要及时挖除,以防止病情传染扩散,对于蕉园附近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以达到减少传染源的目的。在蕉园内或蕉园周围禁止种植其它植物,减少虫媒。香蕉中的香蕉象、早香蕉弄蝶、香蕉蚜虫、香蕉花蓟马等虫害的防治可以进行人工捕杀和药剂防治。尽量减少虫害对植株以及蕉园的影响。

6 结语

广西金光农场使用先进科技手段对农场进行管理,是中国非常优秀的农业基地。本文以广西金光农场为案例对种植香蕉的主要影响因素:蕉园的选择、种植方式、蕉园的管理以及虫害防治进行了经验的总结,希望金光农场的成功经验能为其他蕉园的管理提供样板。

参考文献

[1] 李进权. 氮钾营养对香蕉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

[2] 陈恩海.香蕉春季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热带农业,2010(3)

上一篇:密云县上半年天气与农业生产 下一篇:蔬菜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