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

时间:2022-05-30 09:41:00

“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是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诸多教学行为的应然归宿。然而,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显性或隐性因素。在诸多因素中,“齐加尼克效应”就是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齐加尼克效应”与高效教学和高效学习做一探讨。

关键词:“齐加尼克效应”;高效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9

一、何谓“齐加尼克效应”

1927年,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教授进行过一项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困惑情景实验”,在该实验中,齐加尼克将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做同样的习题。这些习题包含不少尚未学习的新知识点,学生要顺利完成习题必须先对未知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齐加尼克对参加测试的一组同学进行干扰,使他们无法正常的“工作”,从而未能顺利完成全部任务;而对另一组学生,则让他们顺利的完成全部测试任务。实验结束之后,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虽然参加测试的学生在接受任务时都显示出一种紧张的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在测试结束后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经久难息,结果影响到以后任务的完成。再重新分组进行实验,结果仍然如此。后来,人们把该实验所反映出的现象――因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上长时间的紧张状态,称之为“齐加尼克效应”。

虽然,我们经常用“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来说明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鼓励学生自加压力,挑战极限,成就自我。但是“齐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学习的高效。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方面存在的齐加尼克效应,减轻学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循序渐进,树立并巩固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缓解紧张状态,实现高效教学的对策

1.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

没有互动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一个师生间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良流沟通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收放自如,即可娓娓道来、严密推理,又可静心倾听、适时引导;既可巧妙点拨、循循善诱,又可旁征博引、纵情挥洒。而学生则能身心舒展的生活,毫无畏惧的尝试,七嘴八舌的讨论,充满幻想的期待。

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喜欢学生暴露错误――学生知识、思维方式的错误在课堂呈现是高效教学最有益的资源。教师要做到目明以观其行、察其色,耳聪以听其言、察其心,腿勤以深入其间、参与其中,及时捕捉信息,即时生成教学资源。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精心创设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情境,以直观的教学手段、丰富的表达方式、真挚的教学情感、得体的动作行为、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高高兴兴地学思,有滋有味地分享,从而有效缓解齐加尼克效应。

2. 疏密相间的教学结构安排

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安排有多方面的成因,其中较为普遍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教学计划,即为了能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之前留有相对宽裕的复习时间,忽视课程标准要求、知识难易程度、学生学习规律,从而导致教学计划密集,进度过快。如此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结构,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生吞活剥、不求甚解,难以形成扎实的基础和完整的体系结构,导致后期复习中基础知识三番五次低效重复,基本能力止步不前无法提高,而且极易出现学习中的齐加尼克效应。

有鉴于此,一是要在教前通识整个学段的课标和教学单元,以便在具体计划制定中做到疏密得当,符合规律。二是要在“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整合教材。三是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构应疏密相间、有张有弛,教学节奏有快有慢、有条不紊。要重视教学中知识密度调控,增加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密度,留出思维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学结构的设计安排要在考虑学生的精力和能力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造成伤害,避免因疲劳和低效而导致的厌学。

3. 因学论教的教学难度设计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从学生的前置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联系)、思维水平(能力)出发,合理设计教学的难度、信息的密度、拓展的宽度、挖掘的深度。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好梯度。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对教学不加选择的贪大求多、好高骛远,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人为地增加教学的难度和深度,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尤为重要的是可能会使学生在屡屡的失败体验中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认真吃透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实质,依据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化解重点、难点,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唯有教师从现实出发,以学定教,因学论教,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学习中的齐加尼克效应,提高教学实效。

4. 多向思维习惯的引领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新课程理念倡导通过创设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感到困惑的情境中时,被引发的探索动机最为强烈。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由教师创设(下转第60页)(上接第49页)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反思我们课堂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较少创设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情境,学生较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二是教师把问题意识情境的创设误解为不断的向学生设问,而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属于无效问题或者不能称之为问题,不具有思维的启发性,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求解,在思考探讨的过程中能提出新的问题。只有把探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常规的教学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才最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的精神生命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5. 劳逸结合的学校文体生活

新课程的质量观强调教学要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高效教学和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不是把学生绑在课堂学习的战车上就能实现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丰富多彩的学校文体活动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特长,更为重要的在于丰富的学校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健全,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齐加尼克效应,有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表面上看是技术层面和教学行为的改变,而实质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必须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于心方能外显于行,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必将要通过学习理解新课程理念来完成,同时,我们必须有效借助于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尤其是学习心理学的原理。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川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 737100)

上一篇:初探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运用建模思想 下一篇: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