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高压期望,北师大才子服毒自杀

时间:2022-05-30 04:58:05

不堪高压期望,北师大才子服毒自杀

2004年11月6日,四川省射洪县爆出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四年前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王豪,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服毒自杀了!”农村孩子考入国家一流学府,那是多么不容易呀!王豪为什么要轻生呢?

如愿以偿,考入名校成就家族传奇

1980年,儿子王豪还没有出生,准父亲王家礼就发誓要把孩子培养成人中之龙。他经常说:“王家四代人,连当生产队长的都没出现过,在亲戚中是最无助、最说不起硬话的,直到我当兵后读了师范当上教师才有点起色。现在有条件了……”

次年春天,王豪一降生,王家礼就安排妻子刘胜会专心带儿子。第三年女儿王华降临人世,王家的经济相当拮据。有人鄙视他们:“教师家庭还不如有些农二哥。”

尽管家里不富裕,王家礼夫妇仍然悉心培养儿女。在王家礼的指导下,刘胜会把家里布置得像幼儿园那样充满童话色彩:在白色的墙壁贴上“白”字,在红色的吹塑纸贴上“红”字,随处可见学字、认数的玩具,一幅有飞瀑的画报写着“飞流直下三千尺”……

开始时,王豪的奶奶对儿媳妇的做法不理解,经常埋怨儿媳妇“整天不做正事”,后来听了儿子的解释,她才变得非常支持。老太太经常抱着王豪说:“孙儿乖,要听爸爸妈妈的话,长大了考状元,当宰相。”

王豪3岁就能背诵30多首古诗,能从1数到100。周围的人无不夸他聪明。上学后,他得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三面墙。爷爷经常在王豪跟前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知。我孙子长大一定是贵人。”每年春节上坟祭祖,王豪都被安排跪在坟前表决心:“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出人头地……”

在曹碑中学,王豪除了不爱说话,老师和同学几乎找不出他的不足。他经常独来独往,有的同学戏说他像偷着来偷着去的老鼠,加上他的名字“豪”与“耗”读音相近,就给他起了个绰号――“耗子”。其他年级的很多同学,都只闻王豪的大名,并不知道他的形象。

1999年,在射洪中学读高中的王豪顺利地考上了重庆邮电学院,但获知消息后他立马成了泄气的皮球。他低声地对父亲说:“非名牌大学不读!”父亲在他的肩膀上猛地一拍,大声说:“好样的!我儿子就是有志气!”那个假期,王豪取消了走亲戚的计划,一头扎进书堆里。8月下旬,在人人都羡慕他金榜题名之时,他令人惊讶地走进了高三补习班的教室。

在补习期间,有一次考试,王豪发挥失常,成绩比预计的少了20分,位次跌出全县前100名。王豪因此很不开心,躲起来生闷气。王家礼听说后连忙从家里赶到学校,不停地安慰儿子:“这次纯属偶然,你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千万不要急。”爷爷也专程从乡下跑到县城劝孙子,说古戏里唱的范进,考了多年都考不上,但还是坚持继续考,最终中了举人。

在背地里,王家礼把专门到城里陪儿子读书的妻子数落了好几番,说她没有注意选择儿子爱吃的营养高的食品,没有经常给儿子的卧室开窗,不该在儿子面前唠叨家庭琐事,不该在考英语那天让儿子穿得太厚……还说:“儿子若考不上名牌大学,就拿你是问!’刘胜会被丈夫说得哭了好几回。

2000年8月,王豪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成为曹碑镇首位名牌大学学生。这在镇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四五条“热烈祝贺我镇王豪同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巨幅标语挂在镇里最显眼的地方。射洪县的反响也不小,新闻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射洪中学、曹碑中学接连几天在电视台点播节目,全国知名的四川某集团公司特地奖励王豪4000元。

接到录取通知书当天,王豪一家就在学校、老家和祖坟前鸣放鞭炮,爷爷颤巍巍地跪在祖坟前老泪纵横;“苍天开眼啊,我孙子中了状元!我给你们报喜来了……”乡亲们都羡慕地说;“王家祖坟埋对地头了,王家该大富大贵了!”甚至有人说:“王豪今后至少能当县官。”

在庆功宴上,王家除了从不沾酒的王豪兄妹外,个个醉得跌跌撞撞。王家礼用手拍打儿子的肩膀,脑袋一摇一晃地说:“儿子,供你读书供到这一步,我和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今后,我们王家,还有这么多亲戚,就看你的了!”亲戚朋友都借着酒劲大赞王豪前途不可限量,将来一定要当中央干部才行。

之后,有七八家亲戚争相请王豪到家里做客。王家礼把他们排了次序,让王豪挨家去拜访。

没几天,有个叫程松的暴发户提着几大包礼物,乘车几十公里,专程从太乙镇赶到王豪的家,向王家礼夫妇讨教育子良方。王豪的家人眉飞色舞地给人家传授经验。

王豪考入了名校,曹碑中学的教师们经常讲他的故事激励学生。就这样,王豪越来越充满传奇色彩,成了曹碑中学的活招牌。

豪情万丈,怎奈求职逆水又逆风

2000年9月7日,王豪到北京师范大学报到。一跨进校门,他和陪同上京的父母、妹妹王华,都被气派、美丽的校园镇住了,他们东瞅瞅、西摸摸,大呼小叫的,俨然刘姥姥进大观园,引来了不少异样的目光。一家人不时感慨:名校就是不一样,这才真的叫开眼界啊!

听说以前的毕业生很多去了欧美,父母当即表示,王豪毕业后也不回四川了。临别时,王家礼拉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王豪,条件已给你创造得这么好,能不能成为一条龙,就要看你的了!”

大学生活序幕一拉开,王豪就下定考研的决心。他仍然像中学那样只争朝夕,成绩相当不错,而且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在这期间,他没有改变“耗子习性”,天天钻进书堆里,上了两年学才把班里的同学认识完。有一次,他居然把间隔较长时间才上一课的老师当成班里的同学。

2003年秋天,班里许多同学为求职恶补交际课,王豪却“我自岿然不动”。一拨又一拨的单位到学校招人,同学们一个又一个有了工作,他却不是嫌招聘方条件不好放弃应聘,就是因为不善于与人沟通被好单位剔除。

11月初的一天,王豪得知北京海淀区一家通讯公司到学校招聘,月薪4000元左右,便兴致勃勃地跑去洽谈,本来与对方谈得好好的,谁知在签合同时听说那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他马上一脸不高兴:“不行!在这样的地方难以干出大事业。”对方说:“所有企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他一脸严肃地反驳:“找个起点高的平台岂不更好?”

11月14日,中国某海洋集团到学校开招聘会,王豪觉得该集团不错,就和班里的几名同学一起交了个人档案,还去和招聘方洽谈。从20日开始,那几名同学陆续接到录用通知书,可王豪到了23日还没有收到,有同学叫他打电话去问一问,他说:“那样会显得太贱。”

24日上午,听说该集团招聘结束,王豪不相信,打电话去了解情况,得知对方确实已经招聘完了,不禁脱口而出:

“怎么我没有接到录用通知书?有没有搞错?”话一说完就挂断电话,转身要去当面理论。他“混蛋”、“腐败”地骂骂咧咧走到门口,又自感无趣而折了回来。下午,他没有去上课,买了一包烟躺在床上抽。从不抽烟的他抽得昏昏沉沉的,像得了大病似的,不时咳嗽作呕。同学们劝他:“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这才罢手。这次打击,成为他考研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2004年4月,北京一家机电公司招聘,王豪又去了。洽谈伊始,双方谈得挺不错的,后来对方明确表示要他先到设在甘肃省武威市的子公司锻炼,他一听闻此言,马上掉头就走,还边走边嘀咕:“把我发配到那里,把我当什么了?”回到学校好一阵子,他还为此闷闷不乐。一个同学好意相劝:“在那样的地方,你才显得鹤立鸡群。”他气得把茶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大声反问:“那你怎么不去?难道我比你差?”

强烈的怀才不遇感,使王豪又像上次那样自我糟蹋,他整个儿瘦了一圈。从那以后,他更加偏激了:凡是连那家机电公司都不如的,一律免谈!

王家礼在电话里了解到儿子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好的大学,这么好的学生,应该很抢手才对呀!”刘胜会却很理解儿子:“他自己会选择。不是见了什么工作都要,晚一点上班也很正常呀!”王家礼的心还是不能平静,他想弄明白:儿子接触的好单位应该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弄得工作没有着落?是儿子的要求太高了吗?……这第一步不走好,就可能成不了大器,过去的一切努力就会功亏一篑。这么想着,他给儿子发去一条短信:“玉在奁中求善价,凤栖阁中待时飞。”

这之后,王豪又错过了四五次机会,以至于一些同学背地里说他走火入魔。

9月,同学们几乎个个“名花有主”。王豪见招聘明显减少,又考虑到北京用人观念不如深圳,便决定去深圳看看。谁知在深圳,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很高,而且面试相当严格,他接连去了三个单位,都因学历不够或面试不过关而碰壁,至于对这两方面要求不高的岗位,月薪只有一两千元,而且工作十分辛苦。王豪心理更不平衡了:我不是民工,岂可当廉价劳动力!他一气之下打道回府。深圳之行,成了他的伤心之旅。

9月下旬,王豪听从老师建议,心情复杂地到成都找工作。这时,王华已从中师毕业当教师。一天,王华对父亲说:“去县里的那家公司问问吧,那里应该需要人才。”王家礼一听,惊得瞪大眼睛:“北师大毕业生到射洪县工作?”“那家公司虽然在射洪县,但并不比北京,上海的公司差。它毕竟是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呀!”王家礼把女儿的话说给妻子听,刘胜会想了想,说:“回来也有好处――离家近。但要看在那家公司干什么,若不是有实权的干部,就不谈了。”王家礼点头称是。

王豪在成都接触了好几家公司,见条件都不怎么样,话不多说,拔腿就走。那天,他刚走出招聘大厅便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说家乡某公司缺人才,让他回去看看,他不禁高声叫道:“什么?回射洪县工作?你搞错没有?”父亲解释说,那家公司很不错,只是地址在县里而已。王豪不好驳父亲的面子,加上手头已经没有钱了,就在国庆节回了家。他到那家公司做了个应聘的样子,然后又返回北京。之后在北京寻寻觅觅了半个多月,仍然没有一点好兆头。渐渐地,这个名校才子变得越来越没精打采、弱不禁风。

意志崩溃,北师大才子轻生留下什么

200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夜里,王豪突然回到家里。一进门,父母就异口同声地问他关于工作的事,他沮丧地摇摇头,一声不响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此后几天,忙碌之余,王家礼夫妇唠唠叨叨地和儿子说找工作的事,说什么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找工作就是不要太随便,这第一步千万不能走错。王家礼更是在课余时忙着从各种媒体为儿子收集招聘信息。

王家常有客人来,来人几乎都问及王豪找到工作没有,都说王豪前程远大。“北师大牌子硬,不着急。”有的人还给他们带去招聘信息。王家礼夫妇每每和客人认真分析,并主动与精心挑选出来的单位联系,然而不是联系不上单位,就是那些单位的招聘已经结束,或者就是要求有博士、硕士学位。王豪求职屡屡碰壁,王家上下经常唉声叹气,刘胜会有时还气得直骂娘。

只要家里来了客人,王豪就把自己关进卧室里,谁喊也不答应。日复一日,曹碑中学校园有了些诸如高分低能的议论,教师们不约而同地停止把王豪当作榜样宣传。王豪见状,更加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了,神情变得很麻木。

渐渐地,王豪的父母再也不给别人传授教子宝典了,整天步履匆匆、心事重重,王家礼在家里的话骤然减少。有一次,王豪听见母亲在喂猪时自言自语:“毕业已经这么久了,还是……那么好的名牌大学,原以为读了就飞黄腾达呢!花了10多万元呀!”听了这番话,王豪的泪水“刷”的一下出来了。

11月2日,王豪到射洪县城去了一趟,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主动帮母亲拌猪饲料,给父母端洗脚水,挡也挡不住。不过,他比以前更爱发呆了。有一次,他吃着饭就呆住了,眼睛定定地看着前方,机械地把饭往桌子上挑。母亲知道他又在为求职的事着急,便安慰他说:“慢慢等吧,会有好单位的。”王豪强笑一下,说:“没事,我看得淡。”

6日,王豪和父母一起吃早饭,气氛非常沉闷,父亲问他找工作的情况,他竟像小孩一样咬着手指不说话。饭后,父亲说:“王豪,跟你妈妈去栽菜吧,顺便散散心。”母亲连忙制止:“算了算了,他哪是栽菜的人呀?”王豪苦笑一下,说等一会儿就去,然后钻进了卧室。

半小时后,刘胜会忽然莫名不安,忍不住往家跑。一进家门,她就闻到了刺鼻的农药味,只见王豪倒在卧室门口,口吐白沫……她大吃一惊,尖叫着跑出屋子,飞奔去叫丈夫。

像炸响炮弹一般,曹碑中学顿时沸腾起来。王家礼和几个邻居手忙脚乱地将王豪抬进医院抢救,可是为时已晚。上午11时,曾给王家和曹碑中学带来无上荣光的北师大才子王豪,昙花般凋谢了。

王豪死因是服毒自杀。在他的卧室里,人们找到了一封长达七页纸的遗书:敬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妹妹:

当你们捧着这临别的倾诉时,我已经飞身仙界了。请不要悲伤,不要气恼……

爹娘啊!不是豪儿故意不孝,而是实在挺不住了!我17载寒窗苦读,几万里辛勤奔波,一番番卖瓜的王婆一样自我推销,一次次地摊的死鱼一样供人挑选,到头来却空耗了生命,丢尽了颜面,浪费了感情。我有一万个对不起你们,一万个对不起关心帮助过我的人啊!

还记得,年幼的时候,你们经常说,给我取名王豪,就是希望我成为人中豪杰。还记得,中考前夕,你们晚上陪我练题陪得打盹在桌角碰肿了额头。还记得,两次高考时,你们都站在烈日下向考场里张望,妹妹旷了课在屋里为我熬鸡汤。还记得,你们送我到北师大报到时,拉着我的手说:“这下就看你的了。”……

我曾经是王氏家族的骄傲,是曹碑中学的自豪,而如今,却连个像样的工作也找不到,我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

绝不是我自作多情,你们不是还在为我求职的事夙夜忧叹吗?不是仍然希望我有个好工作么?可是,我的岗位在哪里呢?回到家乡以来,一直都有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我……

爹娘啊!我欠你们的,将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怎能再拖累你们?也许有人会说:“你不是没有工作,而是有工作你不愿意做。”是的,有些工作我不愿意做,因为那不是我理想的,也不是关心帮助我的人所希望的。

我的理想破灭了,生命的支撑不在了,我已在城里买好了农药,就要和我的理想一起愤然离开这个残酷的世界了。爸爸,你上课前别忘了含润喉片,晚上批改作业时多披件衣服……妈妈,少喂些猪,不要太累了……把我的骨灰撒进涪江吧,让我长眠在那一江清水之中。爸爸,妈妈,豪儿没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豪儿有愧啊!

妹妹,哥哥无能,哥哥对不起你,不但没有兑现带你到外国去玩的诺言,还要把照顾爸爸妈妈的重担拜托给你。亲爱的妹妹啊!请忘却我的种种不是,念及乎足之情,接受愚兄这临终之托!

别了,亲爱的人,我在天堂为你们祈祷!

噩耗传开,在射洪县各界引起了极大震动,有人狠批应试教育,有人痛斥用人方面的腐败……更多的人认为:王豪的轻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敲响了警钟,如果学校和家庭提前引导他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多教给他一些应聘技巧,亲友适时调整对他这个名校才子的期望,对他多加劝导,他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上一篇:再婚誓言:要是将来不爱了 下一篇:女检察官:七天走过情感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