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分析

时间:2022-05-30 01:31:48

普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我国的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并且未有足够的重视,但在近几年,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始逐渐注重该种教学,并进行教学改革,也正是基于此点,本文对教学改革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改革策略,希望对体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教学 改革探索 分析研究

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根据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解决,当前该项教学改革,主张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研究出一条新型的体育教学新方法,勇于创新,为今后实验研究教学奠定基础。

一、运动人体科学的提出

运动人体科学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属于二级专业课程,它主要是对运动和机体的联系和存在的规律,进行研究,在各高校专业中包含: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生物化学等一些学科。它是一种处于体育教育边界的课程,具有研究价值高、内容繁多、实践性较强等特点。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该项学科未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以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存在。但随着教学的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开始重视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正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发展,使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成为现阶段教学主要研究的课题,此外,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为国家培养人才。

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形势研究

(一)缺少重视

根据现阶段教学实验看,各校的一些实验教学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工科专业教学实验,对于人体科学实验并未有过多的经济投资,这也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更多的重视理论教学,而对于实践方面,未有足够多的涉足。此外,国家相关教育单位,在教学实验方面,也缺少一定的关注,从目前发展形势看,各高校教学时间较少,不及总教学时间的15%,在教学实验方面,未有详细的划分,缺少完善的考试机制,学生对于该项课程,多是以看热闹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实验教学的发展。

(二)缺少专业特点

人体科学实验主要是根据医学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多数是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在教学上,一味的强调理论教学,主要是对人体构造与人体机能为教学重点,并未有过多的实验教学时间,使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学生也未有较高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以图片、模型作为教学主要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的灌输式教学,缺少该专业教学的特点。

三、改革方法

(一)更换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地位

想要提高教学地位,首要环节是: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改变教学理念,只有将实践教学给予过多的关注,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当教学质量提升后,教学地位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实验教学改革主要根据该项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多样化改革。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课程

全面的改革要求,人体科学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课程,第一,增加教学时间,将该项教学提升至30%,超过总教学时间的15%;第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遵循综合性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将其划分为:基础理论、教学设计、实验、综合实验几部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够将其运用至实践中,并解决实验问题,增加学习积极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一,教师要时刻抓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其二,将一些取得实验效果的案例与学生进行分享,增加学生的知识视野,创新学生思维模式。

(三)改革教学模式

实验其本身性质是,将抽象化的教学结果将其直观的展现出来,而在教学中也是一样,进行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实验结论,发现其本质,笔者将其归纳为几点:第一,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性作用。第二,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该项科学实验所涉及的课程较多,更多的是一些抽象化的知识,一些课程只能通过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涉及教学任务、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增加经济投资,引进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若是学校缺少足够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一些实验效果,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是需要长期的探索,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教学体系,根据目前改革形势看,我国该项教学实验,具有较大的改革空间,当然,这还需要相关教育专家、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形成一个专业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谢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4).

[2] 李艳霞.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21).

[3] 黄天云.高师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现状思考[J].才智.2016(07).

上一篇: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对推动学校阳光体育的可行... 下一篇: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