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时间:2022-05-29 11:53:00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统计分析他们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结果:300例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160例患者合理使用,占总数的53.3%;124例患者基本合理,占总数的41.3%;16例患者应用不合理,占总数的5.3%。结论:普外科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中的不合理性偏高,医院应该加强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59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1%~10%。胆囊切除是对结石性胆囊炎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胆囊手术切口属于Ⅱ类切口,手术前后患者切口感染率、医疗费用等都受到抗菌药物的选用和疗程的深刻影响。为了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一个了解,笔者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析了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如果患者手术前就有除胆囊炎以外的感染而已经开始运用抗菌药物,或因除胆囊炎以外的感染已经开始运用抗菌药物,那么则将他们排除在外。年龄26~73岁,平均为37岁。其中男110例,女190例。

1.2 方法 统计分析他们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将调查表建立起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等)、手术后的感染情况、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等。

1.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 本文所使用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制定的前提是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原则是国际通用准则。分为三个类别,即合理、基本合理和不合理。评价时从适应证、配伍、剂量及给药途径、不良反应5个方面,如果患者有一项不符,则将其排除在外[1]。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医学统计软件包SDAS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 300例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160例患者合理使用,占总数的53.3%;124例患者基本合理,占总数的41.3%;16例患者应用不合理,占总数的5.3%。见表2。

2.2 术后停药时间 术后停药时间≤3 d为160例(53.3%),4 d为51例(17.0%),5 d为48例(16.0%),6 d为3例(1.0%),7 d为22例(7.3%),>7 d为16例(5.3%)。

2.3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 3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使用了5类21种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是主要的给药方法,一些患者在治疗中多次更换抗菌药物,导致总用药例数/次数在300以上。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

药品名称 应用

(例/次) 疗程

(d) 用量(mg) 平均疗程

(d) 平均用量

(mg)

甲硝唑 108 352 334 3.6±1.2 0.95±0.2

依替米星 66 194 76 3.5±1.1 0.4±0.1

环丙沙星 52 176 65.6 4.2±0.3 0.37±0.2

头孢呋辛 30 56 450 3.1±0.5 2.7±0.3

阿洛西林 28 62 306 3.3±0.4 5.5±0.1

阿莫西林 29 56 43 3.3±0.6 0.94±0.3

奥硝唑 24 46 16 4.2±0.4 0.32±0.2

左氧氟沙星 22 50 136 4.3±1.3 11.3±1.2

头孢匹胺 23 52 30 5.3±0.1 0.6±0.3

帕珠沙星 20 30 11.2 3.4±0.4 0.37±0.1

2.4 住院费用统计 300例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及其比值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统计

项目 例数

(例) 住院总费用

(元) 药品费用

(元) 药品费用/

住院总费用(元)

总体 300 13 393.30 6191.70 0.462 298

合理 45 9365.70 2162.50 0.230 896

不合理 120 16 746.60 9232.30 0.551 294

3 讨论

由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管已经被阻塞,抗菌药物无法随着胆汁向胆囊流入,因此就无法有效控制胆囊内的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并不能影响到胆囊炎症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与此同时,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经胆道排泄的头孢菌类抗生素中,绝大多数抗生素的治疗浓度都较低或未被检出,头孢西丁除外,它可以通过胆囊壁向胆囊渗入,这充分说明了手术之前过长时间给药,并没有太大的好处[3-5]。

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还表明,在运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对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左氧氟沙星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将此研究和本调查及经济学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以手术前2个小时之内应该给药1次200 mg的左氧氟沙星,手术后再次给药200 mg,并连续使用2~3 d[6]。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被作为保护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它在皮肤组织中具有较低的浓度,而且会导致连续有肌腱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预防性应用中不应该将该类药物列入其中。用药之前的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要依据。有关指导原则也明确表明,在胆囊炎手术中进行经验性用药之前,应该将标本尽力留取住,以作为对用药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的依据。由于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意识极为淡薄,导致绝大多数患者的换药并没有病原学依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记载停药、换药的依据[7-9]。

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其复方制剂的性质为时间依赖性,血药浓度比最低抑菌浓度高出的时间决定其杀菌效果的依据。给要间隔应该为3~4个半衰期,每天应该给药2次以上。本调查中每天给药1次的患者有12例,直到出院。患者在这种给药频率下,多数时间体内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会远远大于最低抑菌浓度,一方面无法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低血药浓度保持了较长时间,会极大增加细菌的耐药性[10],从而使医疗资源被浪费掉,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极大地增加了。

总之,普外科围手术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中的不合理性偏高,医院有关医师应该加强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显著提升,从而对医院药品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使患者的住院费用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腾.白东玉.一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用药回顾性分析[J].药品评价,2010,7(4):53-56.

[2]汪经革,董鸿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致“胆囊结石”17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57.

[3]何长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临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101.

[4]林小小,颜志婷,童向霞,等.41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费用调查及多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9,44(8):809-812.

[5]陶兴和.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086-1087.

[6]唐丽丽.超短波结合药物治疗胆囊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34.

[7]金秀丽,王瑞龙,唐淑洁.川芎嗪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39.

[8]苏兰,刘伟,胡思敏.189例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华西医学2007,22(4):848-849.

[9]张风华.41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9(12):2155-2158.

[10]廖泽良,王孝强,孙科.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应[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37.

(收稿日期:2012-12-27)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分... 下一篇: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