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29 06:44:42

简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建筑工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次数逐渐增加,施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完善,所以这种现状表明,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能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浇筑施工的不断应用,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通过应用新型技术和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浇筑施工进行完善,加快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建筑工程的大量投资,都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利用率。在实际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较厚实,水化热的比例较大,并拥有负责的施工条件,很容易出现建筑结构的温度变形现象,甚至会有裂缝。如果相关人员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很容易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1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

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由此出现裂缝。在建筑工程中,水泥和水发生反应,会释放大量热气,这些热气会在建筑内部堆积,与外界形成温度差,从而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少量水完成水泥硬化过程,其他水分在蒸发时,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并干扰施工。在建筑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最高的,混凝土的收缩情况,会受到减水剂的种类和不同的施工方法影响。浇筑施工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应注意外界温度,如果温度过低,那么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会增大,这会影响浇筑过程。所以工程项目在特别寒冷的冬天会停止浇筑工程,等温度上升后进行施工。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采取合理的技术,提高浇筑施工的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应用技术

施工人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前,应保持地面清洁,并选用合理的水泥例,规划初步凝固时间,若在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加长凝固时间,并热量蒸发提供更多时间,从而减少对浇筑施工的影响。浇筑施工应控制在 3-4 小时以内,严格禁止在施工中加水。

2.1 施工准备

施工人员应准备好浇筑需要的设备,并选用合理的水泥品种配置混凝土,避免材料选择错误出现结块现象。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指标,并保留好施工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80%以上都是骨料,所以施工人员选择骨料要注意选用表面没有弱包裹层的,这样的骨料岩石弹模比较低,膨胀和配比系数较好。施工选用的砂子为中砂,石子为卵石或是碎石,并且含量不能大于 3%。在混凝土配比中,施工人员可以应用粉煤灰取代水泥,这种方法烧失量较少,也不用那么多的水量。这种混凝土施工方法能够使施工更加顺畅。

2.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开始浇筑施工后,施工人员可以进行分区浇筑和处理,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在振捣过程施工一定要快,从而是振捣的材料更加均匀,加大混凝土的紧密程度。施工人员要注意完成所有浇筑工作才能进行混凝土凝固,并且不能中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要保证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减低水化热,促使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配置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是水化热系数,这个过程要求施工人员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材料,例如矿渣水泥,施工人员要适当添加粉煤灰,从而达到增强表层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2.3 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案

我国建筑工程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选用合适的浇筑方法,避免施工中没有裂缝,并要满足相关要求,如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施工人员应明确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混凝土的泵送中,混凝土厚度不应该大于 600mm,非泵送的混凝土铺摊厚度不应大于 400mm。大体积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不多,并适当添加粉煤灰,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每次搅拌的时间应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施工人员应准确放入各材料的含量,并指派专人投放粉煤灰或其他添加剂。在混凝土浇筑时,在第一层浇筑结束后,应保证第一层浇筑没有初步凝固,然后进行第二层浇筑,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逐层加固,直到浇筑完成。施工人员选取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应控制好间隔时间,并尽量缩短,最短的间隔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混凝土实验来决定。施工人员进行振捣时,可以通过三道振捣,先在混凝土的坡角设置,然后在混凝土的坡中间位置,最后将振捣设置在混凝土的坡顶。施工人员要保证三层振捣相互配合,并覆盖整个坡面。每次使用振捣棒,都要插入混凝土下层大于 50mm处,振捣棒要限定一定速度,400mm 为宜,施工人员要刮平混凝土表面,并撒上5-25mm 的碎石,然后拍实。

2.4对温度要实施合理的控制

( 1)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测温管进行预埋。通常测温管的长度可分为两个型号的,测温线的预埋要依照测温平面布置图设置,预埋的时候要注意测温管和钢筋要坚实的绑在一起,避免出现位移或者损坏。每一组的测温线用两根,在测温线的上面贴上胶带以作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对深度的区分。一定要用塑料把测温线做好防护,牢固的绑在一起,以免测温端头受湿度影响。

( 2) 要安排测温的专业人员,运用电子测温的仪器,要确保测温结果和读数精确. 对于测温人员的要求是其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定时对每个孔的编号实施测温,不能出现遗漏或者作假。对于测温记录一定要仔细的填写、要确保测温记录干净、整洁,让人一目了然。

2.5 浇筑施工的养护

施工人员要做好养护工作,由此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裂能力,这个过程具有积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压实表面。施工人员应在表面洒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最后在最外层覆盖保温材料,这种做法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将保温材料撕开,保证混凝土能够散热。浇筑工作的养护,还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施工人员可以再塑料薄膜下设置补水软管,然后根据表面的湿润情况,注入适当的水,由此通过温度差,增加混凝土的湿润度。建筑工程应指派专人进行养护的查看工作,大体积混凝土在初凝时,需要专人进行挤压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面层出现粉尘,并减少塑性收缩的情况,但是在最后一次挤压进行时,要采用合理的措施,确保浇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近年来大大的提升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并使得很多本来不可能完成的建筑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因而在建筑市场上受到普遍的欢迎。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操作的要求也比普通技术要高的多。想要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实用性,建筑企业就必须保障在浇筑的各个环节中,员工都必须保证操作符合规范,并达到要求。施工前要对混凝土的调配有严格的要求,尽量避免在施工前期出现原料配比不当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以至于给工程后期的养护造成不便或引起混凝土裂缝。建筑企业要对他们负责的项目负责,积极努力地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水平,吸取经验避免重复犯下错误。

参考文献

[1]陈志春.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1):132-133.

[2]衡大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152-153.

[3]许艾.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措施[J].建设科技,2014(3):314-315.

上一篇: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平台下的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