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特色育人

时间:2022-05-29 05:03:30

历经百年流变,佛山一中始终禀承“追求卓越,造就栋梁”的办学目标,坚持“重素质、讲规律、活教活学、广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严、勤、活”的教风和学风;坚持“用良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用丰富的课程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一生都感到幸福”;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探寻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又适合当代青年学子发展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以高品质的德育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佛山一中注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倡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全面的教育”,通过高品质的德育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即使是在紧张的高考备考中,仍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品质。

1.在育人中研究高考,造就“最牛理科班”

2012年高考中佛山一中高三(10)班的李健华夺得广东省理科总分原始分状元,还有两位学生分列全省第3、第10名,班上共有7位学生位列广东省理科总分前50名,人数列广东省所有中学之最。这个高考奇迹引得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纷纷称之为“最牛理科班”、“最牛宿舍”。这个班的许多趣闻轶事也被挖掘出来。十班的学生都是学习佼佼者,难免心高气傲,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绝对自信,个性强又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针对这个现象,班主任何历程就在班上提出“做最好自己,助他人更成功”的箴言,鼓励学生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要求学生从分享解题方法做起,一起碰撞思维,让学生在分享中受益。此外,该班还形成了一个“值日班长”制度,就是每个学生轮流做一天班长,并写班级日记,放学前上台对着全班演讲。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维护班级荣誉。此外,何老师还在班上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和辩论赛,营造了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作为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何老师一点也不放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思想教育。他提出的“在育人中研究高考”思想,以及致力于打造班级文化的举措,正是学校“崇道正行,文化润泽”德育理念的生动阐释。

有学生在毕业留言中说:“十班带给我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光环,还有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教育要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培养目标,寻找离开学校以后仍然积极影响学生的东西。佛山一中一直都在践行着这一信念。

2.教育就像一次学生的自助旅行

佛山一中的德育,不在于课堂枯燥的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社团成果展、岭南文化嘉年华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品味其中,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

2012年3月,佛山一中举行了一场“功勋航天员进校园”活动。“杨利伟要来学校”的消息在师生中迅速传开,更是让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们兴奋无比。作为“学生媒体人”特有的触觉,他们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经过商讨,他们决定制作一个以“超越・梦想”为主题的专题片。于是,就有了连续一个多月的忙碌:策划、采访、拍摄、制片,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为了做好对校友孙锦云教授的采访,小记者们和指导老师作了精心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采访非常成功,连杨利伟的助手也大为赞赏,主动提出可以增加对杨利伟的采访。这是一个惊喜更是挑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完成对杨利伟的专访,表现出很高的专业素养。最后,这个专题片不但受到了师生的热捧,还获得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大赛综合类和主持人两项金奖。佛山一中电视台还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中小学校园百佳电视台。

除了制作专题片,学生电视台每周都会出一期节目,因此每天都能见到在校园穿梭的小记者们。与他们一样忙碌的,还有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成员。开办“学生公司”、举行学术年会、站岗维持纪律、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校园处处可见学生活跃的身影,事事都能听见学生理性的声音。这样一种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觉参与的氛围,使得教育就像参加一次自助旅行。

二、以丰富的课程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

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普通高中教育根本的价值追求。因此,佛山一中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注意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以多样的课程为切入点,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发展意向,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提供现实的基础。

1.丰富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12年2月19日,《佛山日报》一则“小专家把脉世界经济,广佛高中财经社团齐聚佛山一中纵论经济话题”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原来,这是佛山一中JA经济学社主办的首届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华南师大附中、广东省实验中学等省内一流高中的JA社团齐聚佛山一中,纵论世界经济。

2010年,佛山一中政治科组与JA机构合作,在学校成立了“JA经济社团”,开设了《JA经济学》和《学生公司》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而且有机会进行经济社会实践和公司创建实践。佛山一中JA经济社成立近3年来,已经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财经社团,被《商赛人》网站评为“2013全国十佳中学财经社团”,并在广东省举办的2010、2011、2012年中学生商业挑战赛中蝉联冠军,并两次获邀参加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JA中国未来企业家峰会”。

2012年暑假,在复旦大学分别举行“2012JA中国未来企业家峰会”和“2012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联大会”。而作为佛山一中JA社团和模联社团的骨干,高二(19)班何楚婷和高二(11)班的邝秋鸿却在犹豫中,因为暑假一结束就将进入紧张的高三。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远赴上海参加了这次社团盛会,并且在大会中表现优秀,何楚婷荣获全场唯一“未来企业家之星”称号,邝秋鸿则获得在“模联大会”杰出代表奖。在随后的高三复习中他们仍保持良好状态,分别以617和646的高分被重点大学录取。

谭根林校长介绍,佛山一中以课程架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丰富的课程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构建了“7+1+1”课程体系,每天1~7节为国家必修课程;第8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学科拓展、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发展;第9节为体育活动课程,强身健体。

学校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为依托,将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弘扬岭南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和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在实践中研究、探索,编印出版《佛山一中校本课程学生选课手册》,作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选课手册》整合了拓展类、活动类、竞赛类、社团类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学生可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能发挥或培养自身特长的课程,参加该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拓展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大放异彩,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在高考中,他们大显身手,取得了优异成绩。2013年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杨睿昕是学校红十字会会长,获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的杨昕是小蜜蜂志愿者协会会长,理科总分原始分大市第二名的许方园是沧浪文学社社长,她们三人分别被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文科总分原始分全市第二名、广东省第16名的张妍炜(被北京大学录取)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虽然平时社会活动多,但丝毫不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她说,为同学服务既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学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一生都感到幸福

上课预备铃刚刚响过,高一(2)班的学生已全部在心理专用教室就座,马上又将开始一段盼望已久的心理旅程了。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学生每2人一组,一人做“盲人”,一人做 “拐棍”。“盲人”蒙眼后由“拐棍”无声引领走过一段有障碍的旅程,然后双方互换角色。旅程结束后学生们交流体验。学生A说:“我先当拐棍时,看到我的拍档表现那么紧张害怕,心里在耻笑他。但换了角色后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何表现那么紧张。”学生B说:“我先当盲人时就体验到了无助和害怕,当我做拐棍时我很能理解同伴的需要,我给予了他最充分的帮助。活动让我充分地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心理课在很多学校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而佛山一中自1995年起就将心理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并引进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次年又建立了多功能心理辅导中心,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使佛山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佛山市的品牌,荣获“广东省第一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佛山一中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一生都感到幸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每周开设的心理必修课,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李绮萍老师指导的“心大陆”社团已经形成了学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的特色,并由学生为主体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心育活动:如趣味心理测试、中外经典心理电影赏析、趣味心理游戏、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校园心理短剧大赛、心理学专家精彩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拓展训练、爱心义卖、心理辩论会、阳光天使选拔与培训等。每年学校的心育节均由心理社团策划与组织,内容丰富,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3.活教活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复杂的科学问题

2010年11月,广东省中学教师创新实验设计比赛评审中,一个“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设计引起了专家的兴趣,实验设计者用鲫鱼作材料,让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动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所用的试剂“胰岛素”和材料“鲫鱼”,取材都非常方便,价格也很便宜。此外,设计者还摒弃了传统的静脉注射式输液方法,改用鳃部喷注,使实验操作起来非常简便。这一创新性的实验设计,获得了广东省中学教师创新实验设计一等奖。实验设计者佛山一中生物科组黄广慧老师谈了他的设计动因:在“动物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中发现,利用教材安排的模拟活动,很难让学生获得感性体验,采用这个创新实验,充分体现了实验学科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仅仅是佛山一中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智慧教育,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个案例。多年来,佛山一中坚持“活教活学,轻负高质,主体发展”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自特长,不同教育教学对象、目标、内容和情境,灵活使用不同的教育教学设计、原则、策略、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地位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不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设计上,提供灵活多样的各类课程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个性,自主创新。

2013年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杨睿昕在毕业留言中写道:

佛山一中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你在锻炼自我中慢慢破茧成蝶。正是在“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并存”的文化熏陶下,我学会了怎样去勇敢,从过去的站上讲台就害怕不已到现在的淡定自若;我学会了怎样去坚强,从过去的用哭泣解决问题到现在的自己一个人面对所有挫折。这一切都是百年老校留给我的一生的财富。

(本文图片由佛山市第一中学提供)

上一篇:探寻心中的情感 下一篇:中小学书香校园环境建设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