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05-29 02:22:05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困境及对策

【摘要】语文是小学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世界的基础,除了能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对学生日后的自身修养起着铺垫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小学生有些难度,需要老师做正确引导。使学生从“读”向“善读”发展,才可以真正做到充分挖掘师生的教学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73-01

引言

语文这门学科富有艺术气息,蕴藏着深深情感,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也大有裨益,由于语文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和联想性,其知识多是零碎的,这就要求注重平时积累。阅读是语文的一个关键部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理性认识尚不成熟,在阅读理解方面往往捉襟见肘。从认识汉字到阅读理解再到语言运用,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做好指导工作。

1.阅读理解教学困境

1.1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在以往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多数用的是填鸭式教育。由于观念传统,缺乏长远考虑,将阅读理解当成识字教学,往往是学习一些生字,将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参考答案向学生灌输,而不顾及学生是否理解,以至于学生变的被动,且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甚至在逼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作者意图,这种缺乏主动分析的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

1.2缺少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不是简单的照着书本念文章,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同身受,将作者的写作本意挖掘出来。每个学生的经历背景、理解能力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便是同一篇文章,其理解的深度以及演绎能力也各有特色,这就是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常出现老师强制性的阅读,以其特定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而很少换位思考,以至于学生觉得阅读无聊乏味。

2.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2.1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广泛的阅读不仅能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加深思考、提高修养,同时对语言表达也有莫大的帮助。小学,是学习语言、认识世界的基础阶段,决定着未来的人生方向。总之,阅读不仅对语文,对其他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影响。鉴于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应使其对阅读感兴趣。例如,在学习《惊弓之鸟》时,可利用悬念的方式吸引学生,问题可这样问:一般来说,弓和箭共同使用才能发挥作用,可古人中有这么一位,不用箭,只用弓就能射鸟,原因何在?以这种不同寻常的提问来引起学生注意,并各自发挥想象,积极思考,带着探秘的态度去阅读文章,找寻正确答案。

2.2开展相关活动

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按传统的方法阅读,由于单调无趣,有违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在课堂外开设一些和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表现自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比如举办讲故事友谊赛,调动起学生的竞争性,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故事,看谁讲的精彩,可适当的利用一些小奖品,这样可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并学习如何挑选题材,同时还能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或者现场编故事,这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是对其阅读积累的一个重要反映,也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3重视个性化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能力,然而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尤其读和写。有些老师可能会更偏重写,但阅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积累,写是不会有多大进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对读和写之间关系最好的描述。然而阅读在众多学生面前,也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阅读是自由的,不应用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应使学生发挥自身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阅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杜绝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老师主要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隐藏在深处的真善美。

2.4培养记笔记习惯

语文知识较为零碎,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多靠平时积累,而记笔记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能够随时记录一些感想或新的知识,将平时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可作为作文素材。对其多加品味,以加深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当年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即是说一旦读书,必做记录。将此作为一个习惯坚持下去,对阅读理解学习有莫大的好处。

2.5加强阅读的生活化

何为语文?其实,生活处处都是语文,而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以致用。在阅读理解中,应注意将其生活化,促使学生对作者的真实意图有个深刻的理解。比如一些时代较旧的文章放在今天,学生可能无法感同身受,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多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能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个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深一步的去理解文章中的真实生活。而在平时的阅读中,也应尽量带着感情阅读,将自己融入到适合的情景当中。

3.结束语

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中占据的地位相当重要,其中阅读理解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认识生活及社会的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如教师观念较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个性化阅读等。因此,应该找准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一针见血,如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挖掘出阅读潜能,这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景海娜.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困难及对策分析[J].都市家教,2012,23(8):132-134

[2]胡晓哲.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J].成才之路,2010,16(20):187-189

[3]刘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三部曲[J].神州,2012,15(28):213-215

[4]苗野.语文“善读”之我见――浅析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J].小学教学参考,2010,32(9):109-111

上一篇:浅议初中英语课堂的激趣 下一篇:浅析提高农村高中生英语听力的方法